
不久前閉幕的巴黎奧運會中,有一個特別的項目吸引了公眾的注意,那就是大眾馬拉松項目。這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次設置大眾組馬拉松賽,其賽道與正式賽道完全相同。全球共40048名大眾選手中簽參賽,包括120余名中國跑者。令人驕傲的是,中國姑娘黃雪梅獲得了大眾馬拉松女子組第一名。
大眾馬拉松,顧名思義就是面向業余跑者的馬拉松賽事。大眾馬拉松項目的設立,為業余跑者提供了與專業選手同場競技的機會,讓體育愛好者能夠親身感受奧運會的氛圍、賽道、組織、安保等服務。
為什么大眾項目會選擇馬拉松呢?因為慢跑是一種門檻比較低的運動形式。馬拉松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殊的慢跑活動,因為它符合慢跑的定義,即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達到熱身或鍛煉的目的。所以,如果您想積極參與鍛煉,但又不知道從哪個項目入手,不妨考慮一下慢跑。

慢跑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慢跑的步速因人而異,只要您在跑動時覺得不吃力,并能以一定的速度堅持較長一段距離,就可以視為慢跑。
您身邊有熱衷于跑步的親友嗎?他們平時的精神面貌是不是很不錯呢?是的,大部分堅持慢跑的人都有這樣的特點:積極樂觀、情緒穩定。
我有一個朋友,堅持跑步已經十多年了。只要有時間,他都會積極參加半程馬拉松賽。之前的他大腹便便,顯得很“油膩”。堅持慢跑后,他的身材越來越勻稱,肌肉線條也明顯流暢起來,看上去像是20多歲的小伙子。而且,他的頸椎病和腰椎病也好了,跑步令他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慢跑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增強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促進脂肪燃燒,提高身體免疫力,延緩身體機能老化,緩解壓力……
1.正確的跑步姿態。
良好的姿態是指身體不論運動時還是靜止時都能保持平衡,并且松弛而靈活。保持良好的姿態并非要用蠻力,它應該成為一種日常習慣。因為正確的姿態對于個人健康和運動成績至關重要,是保持身心和諧的關鍵。
2.適合的跑量和配速。
首先,不要攀比跑量和配速,看到別人跑得快或者跑得距離長,就有壓力。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跑步距離和配速就好。比如,如果月跑量為100千米,下月增加距離控制在30%以內,即130千米以內,不要突然增加;配速方面,6分、7分、8分都可以。不是跑得越快越能減重,事實是越慢燃脂效果越好。
3.每分鐘180步是最佳跑步步頻。
如果剛開始步頻不能達到每分鐘180步,也沒有關系,前期可以是165~179步。建議慢慢增加到每分鐘180步左右,這樣能降低受傷的風險。
4.注意呼吸頻率和質量。
通常情況下,呼吸頻率與步頻相關。呼吸要隨著步頻進行調整,如果跑量不太大建議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每四步進行一次呼吸;如果強度很大,那就兩步一次呼吸。
呼吸質量高,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減少能量消耗。那么如何正確呼吸呢?前提是上肢姿態要協調,盡量用鼻子呼吸,這在中低強度的跑步中是可以實現的。吸氣的時候,腹部要稍稍隆起,胸部也要隨之隆起,不僅要向前隆起,還要向背部和兩側隆起。呼氣的時候不要用力,雙唇和兩頰都要保持放松。即使在加速跑的時候,呼氣時也要保持放松狀態,千萬不要過度用力。
5.重視跑前熱身和跑后拉伸。
對于任何運動而言,跑前熱身活動和跑后拉伸運動的重要性都約占50%。為了更健康、持久地跑下去,請重視這兩項看似“無用”的活動。建議跑前進行動態熱身,跑后進行5~10分鐘拉伸。
為什么做好熱身很重要?慢跑是最有代表性的有氧運動,如果體溫還沒有升高就開始跑步,就會突然刺激心臟,出現類似于無氧運動的情況。通過熱身運動為身體加溫后,跑步者更容易順利進入有氧運動的階段,心臟跳動逐漸加快,人在接下來的運動中會變得不容易疲勞,耐力也會增強。
可以說,熱身運動與跑步的距離、力量的應用、運動的效果、運動后的疲勞感都有密切的關系。而跑后的拉伸運動不僅能緩解乳酸分泌過多產生的肌肉酸痛,還能幫助肌肉放松,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加身體的協調性。
6.選擇專業跑步裝備。
最重要的是選一雙慢跑鞋。跑步時,每千米每只腳接觸地面500~750次。起初,落在腳上的重量為跑者體重的1.5~2倍,當速度加快時,沖擊力能夠達到跑者體重的4倍。所以跑鞋需要增加緩沖,尤其是在后腳跟的地方,對腳弓也必須提供足夠的支撐。
中長跑
開學了,孩子們要加強體育鍛煉。體育中考有一組必考項目,就是中長跑1000米(男子)/800米(女子)。如何訓練才能在這項考核中取得好成績呢?我們可以從提高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兩方面著手。
1.速度爆發力訓練。
沖刺跑:100米×4組。手臂擺動幅度要大,步幅要大,步頻要快,間隔1分鐘休息。
變速跑:800米×2組。直道全力沖刺,彎道慢跑調整呼吸,間隔3~5分鐘休息。
定時跑:400米×3組。規定具體時間,時間由多逐漸減少。
2.耐力訓練。
跳繩:每次跳300~500個,跳3組,間隔1~2分鐘休息。
慢跑:2000米中長距離慢跑,保持一定的頻率和速度,加深呼吸。
體能操:在時間充足,場地較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跳健身操的方式進行鍛煉,以30分鐘為宜。
3.戰術安排。
領跑戰術:始終在隊伍的最前方,對領跑人員體能要求較高,適合平時滿分、體能較好的學生。
跟隨跑戰術:始終跟在第一、第二名之后,保持3~5米距離,最后200米沖刺。適合體能一般、速度耐力較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