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夏季節,炎熱的太陽真令人可畏。外出一趟,頭上帶回一圈裊裊水蒸氣,整個人熱騰騰的。
這時,苦瓜出場,帶一顆苦心,好似專為給予一味清涼來了。
苦瓜的脾性深沉淡泊,是古人口中的良藥。苦,苦口、苦心、苦腸胃。一路苦下去,五臟六腑里的污濁就會被滌蕩干凈,身體里的虛火也被一點點降下來了。
當心情糟糕、口舌發苦,在空調屋里坐著都感覺內心不安穩時,你就弄幾根苦瓜吧。簡單熗炒,或者焯水涼拌,脆生生吃幾口,你便可以感覺火氣就慢慢消下去了。
有個成語“口蜜腹劍”,它在民間換了個說法,叫“嘴甜心苦”,這樣說好似去了一層尖銳之氣。不論是哪種說法,這樣的人總是很可怕的。到苦瓜這里,格調來了個大翻轉。苦瓜是真正的“味苦心甜”,就像一個人,說話耿直,不計后果,卻懷揣一腔甜美,心地極為善良。
前幾日,我回老家小住。在太陽還未暴熱的早晨,我去菜園擇菜。進菜園后,我看見瓜架上有幾根靜靜懸吊的嫩綠苦瓜,我笑它奇異的青春風貌:青碧透亮的容顏,卻布滿了坑洼不平的“痘痘”!它若是個女孩,該有一點點自卑吧。
我愛惜地掃了苦瓜一眼。苦瓜安寧清靜,看起來十分碧綠,給人清涼的感覺,有點“幽馥暑中寒”的意思。忽然,我想起一句與苦瓜毫無關聯的詩“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芭蕉凝翠,梔子飽滿,這是南方暑天的美麗,北方沒有。但我感覺,北方的苦瓜與它們相似,都有一種清淡簡靜的性情。這些安寧的事物一來,火燒火燎的夏日便有了廣而深的安穩。
我后退一步看那整株兒的妙齡苦瓜,發現它們有著女孩兒的清婉和靈動。清代葉申薌有詞《減字木蘭花·錦荔枝》:“黃蕤翠葉,籬畔風來香引蝶,結實離離,小字ZxjryRb8E9IpKzm/syoZ6AKFsa2KRA+iXbFflPADyuE=新偷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當他妃子笑。藤蔓瓜瓤,豈是閩南十八娘。”詞中的“錦荔枝”便是苦瓜。看看,它們蠻形似的,因為荔枝也是滿臉痘痘的。不過,它們并沒有因此失其美,反添了一抹年華正好的青澀味兒。
在中國人的眼里,草木瓜果總是有情有義的、有神性的。苦瓜被贊高格調有君子之德:誠然,苦瓜是苦的,但它只苦自己,不傳于他物。譬如做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魚香苦瓜、尖椒苦瓜、五味苦瓜、冬菜苦瓜等,所有苦瓜參與的菜里,它都不會將自己的苦味傳遞、滲透給其他的食材。沉靜、內斂的苦瓜總是靜靜含蓄的,默默積蓄,在需要的時候,將一己之苦,訓諭人心。
苦瓜的苦肝腸,放到醫學上是大有用處的。清代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可醬可腌,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苦瓜還能降血糖,高血糖病人吃苦瓜多多益善,因為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食用后可使血糖明顯降低。此外,苦瓜里有種成分叫高能清脂素,對減肥有特效。
苦瓜成熟后,你掰開一看,瓜瓤紅艷艷的,嘗一嘗那瓤,味道是純正的甜。這可真叫人感到意外。在訝然里,你終于認清了苦瓜,發現了它的甜美肝腸。原來,人世間的大小道理就是這么甘苦交織地水乳交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