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甘肅省張掖市文冠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文冠果種植和相關產業已成為張掖市的主導產業,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提高張掖市文冠果種植技術水平,推進文冠果產業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基于張掖市文冠果種植實踐,從園地選擇、栽植、撫育管理等方面總結了文冠果種植技術。
關鍵詞 文冠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甘肅省張掖市
中圖分類號:S435.65;S565.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3.009
甘肅省張掖市位于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交匯的河西走廊中部,西漢時期就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張掖市境內各類地形地貌縱橫交錯,河流眾多、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張掖市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4.1~8.3 ℃,年平均降水量112~354 mm,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宜發展林果產業。其中,文冠果是張掖市農業農村和林果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截至2022年底,張掖市文冠果種植面積超466.67 hm2,年產量在3 000 t以上,年銷售額超過5 000萬元,文冠果種植和相關產業現已成為張掖市的主導產業,在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張掖市文冠果種植實踐,系統總結文冠果種植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園地選擇
文冠果喜光,具有較強的抗逆性、耐旱性,根系發達,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但為了實現文冠果高產、優質的目標,種植戶應選擇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氣性良好、pH值在7.8~8.0的壤土或者砂壤土地塊作為種植地[1]。同時,園地應具備良好的排灌條件、交通便利、遠離畜牧養殖場和居民生活區,并且為了實現文冠果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種植地應相對平坦且集中連片,便于進行機械化作業。
2" 苗木選擇
文冠果具有適應性強、抗旱、抗寒、耐瘠薄等特點,可通過播種、扦插及嫁接等方法進行繁殖。為進一步提高張掖市文冠果苗木栽植成活率,縮短幼樹期,實現早產、豐產、優質的目標,種植戶通常采取嫁接的方法進行繁殖。砧木通常選擇當地1~2年生的野生文冠果,接穗選擇在當地栽植表現較好并且具有較高的早產、穩產和豐產性的中石9號、中石7號、中石4號等優質新品種。經過培育后,苗木株高大于50 cm,地徑大于7 mm,根系數量大于等于10個,且長度大于20 cm,其中側根長度在5 cm以上時,即達到優質苗木標準。
3 栽植
在張掖市,種植戶可選擇在春季或者秋季栽植文冠果,春季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土壤解凍后即可進行栽植,注意適當提早栽植,有助于提高文冠果的栽植成活率;秋季一般選擇在落葉后進行栽植。根據地力水平和日常管理技術水平,文冠果栽植的株行距可為(2~3)m×(3~4)m,可采取行間混栽的方式栽植3~4個性狀表現優良的文冠果品種,以滿足異花授粉需求,更有利于提高授粉成功率[2]。栽植時,挖好栽植穴,長度、寬度、深度均在0.5~0.6 m,將文冠果苗木放入栽植穴,保持根系舒展,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原則踩實,保證文冠果苗木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定植后及時澆透水。修整樹盤,并用黑色地膜進行覆蓋,以提高地溫,有利于促進苗木根系生長發育,提高栽植成活率[3]。
4" 撫育管理
4.1" 肥水管理
為進一步提高文冠果的產量和品質,在文冠果生長過程中應加強肥水管理。在每年的4月可進行1次追肥,此時植株根系進入活動高峰期,能夠吸收更多的養分,滿足文冠果開花對養分的需求,保證開花質量并且避免后期落花、落果。此次追肥應以尿素、硫酸銨等速效氮肥為主,注意根據文冠果樹齡調整施肥量。對于4年生以下的幼樹,每株施肥量控制在0.15 kg左右;對于進入結果期的文冠果樹,每株追肥量控制在1~2 kg。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在樹冠下不同方位挖2~3個施肥坑,深度在20 cm左右,將肥料放入施肥坑中,覆土后及時灌一次透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結果期的文冠果樹,在花后10 d左右還需要進行一次追肥,此次追肥以磷鉀肥為主,每株施肥量為0.5~1.0 kg??刹扇鲜┑姆椒?,在樹冠一側開30~40 cm深的施肥溝,在溝內施入肥料,覆土后灌一次透水。另外,在每年秋季需要追肥一次,主要施農家肥,每株施肥量為20~25 kg,同樣采取溝施的方法,施肥后在土壤上凍前澆一次透水,以促進有機肥腐解,為苗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并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為文冠果增產奠定基礎[5]。
4.2" 整形修剪
4.2.1" 幼樹期
在張掖市,文冠果栽植后,需要在栽植當年及時定干,控制主干高40 cm左右,主干低于40 cm的當年可不定干。在當地實際生產中,文冠果幼樹期肥水供應水平相對較高,每年夏季6月中旬需要對幼樹進行整形修剪,選留長勢健壯、無病蟲害的主枝3~4個,選留的主枝要分布相對均勻,保證每個方向均有主枝,分布錯落有致,避免重疊交叉,并且選留的主枝開張角度要適度、高度要基本一致,確保各主枝長勢相對一致。同時,培壯中心干,其余枝條全部短截,每個枝條保留5~10 cm的豐產樁,發現萌生的根蘗要及時剪掉,避免養分的損失[6]。文冠果主要以頂芽開花結果,在修剪的過程中要注意盡量保留頂芽。
4.2.2" 結果期
在張掖市,經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文冠果栽植后第3年即可見花見果,此時整形修剪的主要任務是選留第2層主枝,培養優良的樹形以實現早產豐產的目標,同時控制樹冠橫向生長,避免樹冠郁閉進而導致病蟲害的發生。第2層主枝在第1層主枝上方40~50 cm的位置,選留2~3個長勢健壯、分布均勻、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為第2層主枝;中心干上兩層主枝之間的枝條全部短截回縮1/2,以促進開花,培養結果枝;第1層主枝繼續打頭,促進分枝生長,疏除樹冠內直立枝、背上枝、過密枝、重疊枝等,防止樹冠密閉,提高通風透光性[7]。
4.3" 疏花疏果
在張掖市,文冠果栽植后第4年或第5年即可產生大量的花芽,進入盛果期。此時,需要適度疏除部分花芽,促進養分集中供應,提高文冠果的著果率。對于掛果量較大的文冠果樹,在果實為拇指大小時,及時疏果,留果量按照每40~50片復葉供養1個果實的標準,多余的幼果盡早疏除,防止留果量過多導致后期出現嚴重落果和大小年現象[8]。
4.4" 生草與覆草
張掖市氣候相對干旱,在文冠果種植區域采取自然生草或覆草措施,有助于緩解春季干旱對文冠果開花、授粉受精及坐果的影響,同時有助于保持水土、集蓄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和表層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自然生草主要是指在文冠果行間及樹冠下,根據雜草長勢進行人工刈割,確保雜草高度在20 cm以下即可。每年秋季結合施肥和深翻將雜草翻至地下,還能作為綠肥為文冠果生長提供養分。覆草主要是指在每年夏季6—8月,將文冠果行間雜草刈割后覆蓋在文冠果樹盤內,覆草厚度在15~20 cm,覆草后用土蓋壓,以防風刮。
4.5" 病蟲害防治
4.5.1" 黃化病
文冠果成年樹的抗病性較強,因此在張掖市文冠果生產中,黃化病主要為害文冠果幼樹。文冠果黃化病可分為由植株養分嚴重不足引起的生理性黃化病和由根腐線蟲引起的病理性黃化病。文冠果患病后,莖葉部分或者全部褪綠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冠果進行光合作用,導致文冠果減產甚至絕收。
在實際生產中,為防治黃化病,種植戶要加強對文冠果幼樹的管理,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植株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增強文冠果幼樹的抗病性;及時鏟除病株,適時進行耕翻和曬土,減少病源基數,進而減少病害的發生;抓住防治黃化病的關鍵時期,可噴施硫酸亞鐵、葉六素等葉面肥,防止文冠果生理性黃化病的發生。
4.5.2" 煤污病
在張掖市,煤污病是文冠果主要病害之一。煤污病主要為害文冠果嫩葉、嫩梢,發病初期在葉面或枝梢上會出現黑色的小霉斑,隨著病情加重,黑色霉斑逐漸擴大并連成片,在整個葉片正面和嫩梢上布滿黑色的霉層,嚴重時導致整株植株呈炭黑色。
在實際生產中,對于煤污病的防治,種植戶可通過整形修剪培養合理的樹形和枝干比例,疏除過密的枝葉,增加樹體的通風透光性,進而降低煤污病的發生率。由于煤污病可由木虱、蚜蟲等引起,種植戶可通過噴灑化學藥劑防治木虱、蚜蟲等害蟲,進而降低煤污病的發生率。每年冬季全樹噴施5°Bé石硫合劑殺滅越冬的病原菌,并且在每年早春用50%樂果乳油2 000倍液進行全園噴施,每隔7 d噴施1次,連續用藥3次,可有效殺死越冬的木虱,減少煤污病的發生[9]。
4.5.3" 卷葉病
卷葉病是張掖市文冠果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為害文冠果的嫩葉及果實。發病初期,葉片表面會出現褪綠小斑,并且葉片葉緣開始向下卷曲,在葉緣、葉背面也會出現許多暗褐色的小銹斑,略膨脹呈瘤狀,隨著病情加重小斑逐漸擴大,嚴重時會導致整株葉片枯焦。卷葉病為害文冠果的果實時,會在果實表面產生片狀的灰褐色銹斑,嚴重時會導致果實不能成熟并提前落果。在張掖市,每年7—8月高溫、高濕天氣下卷葉病高發,尤其在文冠果幼樹和樹勢較弱的植株上發病較為嚴重,會導致文冠果部分減產甚至絕收。
為防治卷葉病,種植戶要做好夏季修剪工作,培育科學合理的樹形,疏除過密的枝條,增強樹冠的通透性,并且在修剪過程中及時摘除病葉、病枝,統一帶出果園集中燒毀掩埋,減少病源基數,減少病害的發生。每年秋季,種植戶要增加有機肥的施用,以增強樹勢,提升文冠果的抗病能力。在每年早春文冠果萌芽前,全樹噴施1~2 °Bé石硫合劑,每隔7 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對卷葉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4.5.4" 東方絹金龜
在張掖市,每年5月上旬是東方絹金龜為害文冠果較為嚴重的時期,也是生產中防治東方絹金龜的關鍵時期。東方絹金龜主要以成蟲啃食文冠果的嫩芽、幼葉及花序等,對文冠果幼苗的危害尤為嚴重,會造成幼苗立枯死亡。
為防治東方絹金龜,種植戶可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0.25 kg與適量細土攪拌均勻制成毒土,對東方絹金龜幼蟲進行毒殺。在早春,可每667 m2用40%二嗪農乳油0.6 kg與細土拌勻后制成毒土,在東方絹金龜越冬成蟲出土前均勻地撒在文冠果樹下,對越冬成蟲進行毒殺。在5月初,可每667 m2用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進行噴霧,每隔7~1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期間注意交替用藥,對東方絹金龜成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0]。
4.5.5" 木虱
在張掖市,木虱是文冠果主要蟲害之一。木虱的成蟲和若蟲不僅為害文冠果的幼芽、嫩枝和幼葉,導致樹葉卷曲、枯萎,而且會誘發煤污病的發生。木虱成蟲通常會在文冠果樹皮縫隙、樹葉和樹下雜草中越冬,翌年春季文冠果萌芽時,木虱越冬成蟲成群刺吸文冠果幼芽、嫩枝和葉片的汁液,造成幼芽枯死,樹葉卷曲、枯萎,樹勢減弱,大量落花、落果,嚴重影響文冠果的產量和品質。
為防治木虱,種植戶需要每年秋季徹底清園,清除果園中的落葉、病枝、病果及雜草等,將其帶出果園燒毀掩埋,降低園內越冬蟲源基數,抑制翌年木虱的發生。在春季發現木虱時,可用氧樂氰乳油、木虱凈、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及時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 d用藥1次,連續噴施3次,注意文冠果樹冠下的雜草也要噴施到位,并且期間注意交替用藥,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熱西旦木·熱合曼.文冠果栽培管理技術[J].江西農業,2017(13):12.
[2] 于丹.文冠果高產栽培管理[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8,21(6):34-35.
[3] 謝曉麗.干旱地區文冠果豐產種植技術[J].綠色科技,2020(17):108-109.
[4] 李九菊,劉大海.甘肅中部地區荒山文冠果種植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3):95.
[5] 賀花.蘭州地區文冠果良種繁育及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4(1):128-129.
[6] 朱永志.文冠果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6):91.
[7] 孫曉君,趙玉杰,周作山.文冠果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8(7):59-60.
[8] 高秉森.白銀市文冠果良種繁育及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2(22):10-12.
[9] 張煒.干旱地區文冠果豐產栽培技術[J].果樹資源學報,2021,2(6):50-51.
[10] 董國艷.遼寧地區文冠果豐產栽培技術[J].新農業,2021(1):57-58.
(責任編輯:張春雨)
收稿日期:2024-06-13
作者簡介:趙玉嬌(1994—),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文冠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E-mail:6903382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