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市道路綠化具有展現城市風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功能,科學合理和經濟有效的養護管理是其功能得以充分發揮的保證。介紹了當前廣西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的效果,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管理模式缺乏競爭機制、養護管理投入低、科技支撐不足、管理系統性不完善、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提高養護管理地位、推行適宜的管理模式、建立科技服務體系、加強養護技術的科學性、養護管理的系統性和健全人員培訓機制等對策。
關鍵詞 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廣西柳州市
中圖分類號:U418.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3.045
道路綠化建設是城市綠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具有減少環境污染、調節氣候、降低噪音等功能。道路綠化養護質量是影響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所謂“三分建設、七分養護”,養護是綠化得以持續和發展的根本保證。
廣西柳州市是山水景觀獨具特色的工業城市,于2010年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柳州市通過“國家園林城市”的建設及后續大力推進以美化、彩化為主的“花園城市”建設和“填平補齊”工程,使城市綠化量大幅度增加,道路綠化景觀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同時柳州市推行對道路綠化實施精細化養護管理,有效保障了綠地生態系統的健康成長。但近年來由于財政緊張,綠化養護單位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隨著生態文明思想的不斷深入人心,城市軟實力競爭不斷加劇,如何在有限的養護經費條件下,既能充分合理使用養護經費又能提升道路綠化養護質量,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和必須做好的一項重要任務。
1" 養護管理方式及運行效果
長期以來,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責任主體實行指令性和按行政區域范圍來劃定[1]。市內主要道路用地紅線寬度在30 m以上(含30 m) 且綠地率達20%以上、屬城市主干道或次干道的道路附屬綠地綠化養護由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下屬單位管理,管理范圍由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劃定;各城區的部分主干道、次干道及小街小巷綠化養護由所在城區政府城建部門下屬綠化管理所管理;新建、擴建和改造的道路綠化養護在未移交給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或城區政府之前,由市投資平臺公司監督該道路綠化施工單位管理。
柳州市道路綠化實行精細化養護管理,執行的技術標準比較高,要求比較嚴格。由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制定技術規范和標準,包括《街道綠化常規養護作業要求》《街道綠化常規養護質量標準》《柳州市街道綠化精細化養護管理規范》《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綠化養護精細化技術措施》等,并根據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修訂。同時,承擔道路綠化養護工作的單位根據管理的范圍和自身的人、財、物情況,制定適合本單位的精細化養護管理具體措施。
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負責對全市的綠化養護進行檢查監督,制定《綠化精細化養護管理檢查制度》《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檢查考核辦法》,每月組織開展精細化養護檢查,對檢查情況進行評分排名,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并監督限期整改。
與廣西其他城市相比,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狀況總體比較好,體現在市內主要道路的綠化植物生長健康、道路綠地干凈整齊、基本無黃土露天情況。在精細化養護管理實施過程中,管理水平和效果體現出3個層次: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下屬部門精細化管理水平最高、效果最好,城區綠化部門次之,各城區因區政府的重視程度、財政物力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市投資平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最差。
2" 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模式缺乏競爭機制
當前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責任主體及其養護管理范圍自劃定后即常年執行,不存在競爭壓力。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養護檢查結果不影響養護管理范圍的劃分和養護經費的分配,養護管理責任主體不會因為管理水平低和效果差而發生改變,缺乏應用競爭機制促進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導致各單位的養護管理質量參差不齊。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下屬單位由于行政隸屬關系,養護管理成效對單位的年度績效考核影響比較大,因此對養護管理責任抓得比較緊,日常養護工作能夠按照精細化養護要求完成,各單位也會因經濟實力、人員條件的差異體現出不同的養護管理水平和效果;城區綠化管理所、投資平臺公司與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不存在行政關系,對日常養護和檢查監督結果的重視度不夠,精細化養護往往做得不到位,尤其是新建道路普遍缺乏日常養護,植物生長和景觀效果差,都是在驗收、移交前搞突擊性除草、補植和修剪。
2.2" 養護管理投入低
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投入一直是由市政府財政資金承擔,投入主要分為兩大塊:1)園林綠化機械,包括灑水車、高空作業車、割草機、打藥機等,由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統一進行采購分配,近年來,由于道路綠化養護面積大幅增加,養護要求日漸提高,養護管理單位的機械設備嚴重不足,尤其是灑水車數量不能滿足日常淋水的需要,但是,受限于每年財政投入統一采購的數額控制,這個問題只能逐年解決,對當前的養護工作影響很大;2)日常養護經費,由財政撥付給養護管理單位使用,養護經費定額標準自2011年以來沒進行過調整,每平方米綠地每年是5.30元、行道樹8.60元·(株·年)-1,其中胸徑≥40 cm的是200.00元(株·年)-1,定額標準與國內大部分城市相比處于很低的水平,隨著人員工資支出提高、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單位面積養護成本逐年增加,而養護經費的測算和撥付又相對滯后,對人員工資的發放和養護物資的采購造成很大影響,最終影響到精細化養護管理的正常運行。
2.3" 科技支撐不足,養護工作的科學性有待加強
多年來,柳州市園林科研所提供全市園林植物保護預警系統,每個季度發布一次《園林植保簡報》,有效地監測、控制苗木病蟲害發生,對提高道路綠化養護質量起到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其他如土壤、肥料、修剪等方面的綠化養護技術問題都是由各養護管理單位自行解決,沒有科技支持機構專職負責提供各方面的技術指導、管理和服務,這也是造成養護質量參差不齊的原因之一。
養護管理單位對養護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缺乏研究,在科學統籌兼顧養護的各項工作,使養護在低耗節約型的經濟實用狀態下運行方面做得還不夠,主要體現在對各種設施的維修保養不夠及時,導致維修保養費用升高、對一些花灌木綠籬修剪頻次及修剪時間不合理、人工成本上漲和不能取得理想的觀賞效果等,如一些道路綠帶種植的錦繡杜鵑、紅花檵木,因為沒有針對提高開花觀賞效果的周年修剪養護計劃,定期修剪控制的綠籬高度比較低,以致在開花季節花量很少。其實,在不影響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控制高度、在影響開花的季節少剪或不剪、在較寬的綠帶可以維持自然生長,這樣對降低養護成本和提高養護效果都是有利的。
2.4" 養護管理人員素質培養不夠全面
每年由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下屬綠化養護管理單位對養護管理人員和工人開展專項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多為提高養護質量的操作技術、園林機械使用方法等,這類培訓對培養合格的養護工人是足夠的,對提高日常養護水平也能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針對養護管理人員就明顯不足。目前各單位不少養護管理人員所學專業并非園林、植物栽培專業,或者所學是園林、植物栽培專業但并非就能全面掌握了與綠化養護相關的各方面知識,在工作中缺乏開展園林綠化設計原理和方法、園林綠化的生態和景觀效果、園林植物的生理和生態、園林植物的生長習性和引種馴化、園林綠化發展趨勢、如何開展科技研究等方面知識的培訓,造成基礎知識不足、知識面窄,不能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素質,不利于提高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2.5" 養護管理的系統性有待完善
道路綠化養護牽涉到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緊密聯系,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一些養護管理單位在抓某方面工作的時候缺乏考慮與其他方面的聯系和影響,沒有對工作進行系統性梳理、分析,制定嚴格、完善的操作與監督流程,難免造成工作上的缺漏。例如,在養護管理中安全工作極為重要,往往只注重抓車輛運輸、機械操作、枯枝清理等的安全問題,而忽視設施維護的時效性、肥料施用方法、農藥使用方式、廢棄物處置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日常養護中發生垃圾污染、破壞綠地等事件,有時候不能與環衛、市政、執法等行業部門充分溝通協調,事件得不到及時處理以致影響市容。
3" 對策建議
生態環境保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2],營造健康、完善的城市道路綠化系統是凈化修復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3]。針對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現狀,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養護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道路綠化的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需要結合本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和行業特點,找出適合本地的管理策略,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3.1" 提高道路綠化養護管理的地位
道路綠化建設是城市綠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道路綠地在修復環境污染、調節氣候、降低噪音等方面比公園綠地發揮的作用更直接。隨著柳州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不斷完善,綠化建設工程已相對減少,綠化養護管理將占主導地位。目前,柳州市對不同類型綠地的養護重視程度,在人、財、物等方面體現出“重公園、輕道路” 的格局,同樣要求實行精細化管理,道路綠地在破壞性、安全性、復雜性等方面更甚于公園綠地,養護難度和壓力更大。因此,相關部門首先要提高對道路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深入了解道路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工作對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及生態價值,有了這樣的認知,相關部門才會相應增加養護資金,確保資金能夠穩定的投入,這樣才能使道路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3.2" 推行適宜的管理模式
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國內很多城市就相繼進行城市綠化養護管理改革,引入企業競爭,實行綠化養護市場化運作機制,將綠化養護工作全面放開,實現由政府管理向市場轉化,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目前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模式與上海、廣州、南京、合肥、南寧等地相比較落后,對內受到養護經費低、缺乏競爭等問題的影響,對外缺乏市場化運作機制。為了提高養護工作效率,應結合柳州市的經濟發展狀況、行業特點及本地綠化企業資質實力,找出適合當前本地形勢的道路綠化養護管理策略。
3.2.1" 制定科學、合理的養護經費定額標準
長期不調整養護經費,本身就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養護經費的測算應該與本地社會物價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相吻合,真實反映出全市綠化養護管理的經濟賬,這是實行改革、統籌管理好養護工作的基礎。
3.2.2" 實行政事分開、簡政放權、優化管理
柳州市道路綠化養護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和行政關系進行控制管理,政事不分,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市林業和園林局3個下屬單位、各城區綠化管理所都是政府事業性單位,日常除了要管理好路段綠化養護之外,還要做好許多與綠化養護無關的工作,從人員配備和工作設置等方面并不能做到專攻養護,存在“人頭費”吃掉“養護費”的現象。當前因政府財力有限,可以參照其他城市行之有效的做法實施綠化管養體制改革,采取整合資源、精簡機構、統一監管、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等措施,達到養護單位專司養護、提高管理效率、減少行政事業支出等目的。
3.2.3" 抓大放小、漸進式實現養護市場化運作
在道路綠化養護管理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不僅可以激發養護市場的活力,還可以提高養護工作效率,節約養護成本。針對柳州市道路綠化現狀及本地具有資質從事道路綠化養護的企業養護實力比較薄弱的情況,為了在保證養護質量的前提之下向市場化轉變,需要抓大放小,選擇部分重點景觀路段繼續由專業技術人才和養護設備齊全的市林業和園林局下屬單位管理,確保養護質量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其余路段全面放開實行招投標,只要具備一定養護實力的園林綠化企業均可通過投標的方式參與到綠化養護中來,養護過程中由綠化主管部門和行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督導,這無疑會大大促進綠化養護行業發展,為逐步實現全面市場化運作打下基礎,實現從“以錢養人”到“以錢養綠”的轉變,這是城市道路綠化管理大勢所趨。
3.3" 建立科技服務體系
針對道路綠化養護中對植物資源供應、花木養護技術、養護設備運用、廢棄物處置等方面的科技研發和應用指導服務,綠化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系統內下屬單位的技術力量,如明確由市園林科研所負責植物引種篩選、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水肥管理、信息技術等基礎性技術應用研究,由養護力量雄厚的城市綠化維護管理處負責日常養護操作、設備運用、廢棄物處置等實用技術的開發應用,確定各科技服務單位的服務職責及目標,發揮各自專長,形成分工協調體系,為全市道路綠化養護提供全面科技服務。
3.4" 加強養護技術的科學性
道路綠化作為有生命的城市基礎設施,必須根據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進行養護,才能實現高效、節約,充分發揮其綠化、美化、生態效果。
1)道路綠化養護必須嚴格遵循及時性準則[2-5],主要體現在對達不到應有綠化效果的植物、對不利于植物生長的種植環境條件應及時進行調整,對各種病蟲害的預防、治理要把握時機,及時處理,對水分、肥料的供給要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植物的需求差異性及時澆水施肥,對涉及城市形象、影響安全的窗口工作要制定適宜的工作計劃和預案處理到位,各個環節及時做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道路綠化養護要堅持適度性準則,把修剪整形、施肥、噴灌等控制在合理的程度,達到避免植物傷害、減少人工及資源浪費、兼顧景觀及生態效益的目的,例如針對不同路段、不同綠帶的喬灌木修剪標準應采取差別化管理,肥料種類的選擇、施肥的時機和濃度要恰當,噴灌時未澆透或太多會對花木造成傷害。
3)注重應用新技術提高養護管理的科技含量,例如通過采取廢棄物處理新模式、節能節水技術達到增效節約的目的,實行信息化管理和網格管理有機結合,使養護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
3.5" 強化養護管理的系統性
把養護管理的各項工作作為一個系統來進行統籌兼顧、有機運轉,才能使養護取得最佳的景觀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養護管理單位應建立設施維護、植物養護、原材料供應、廢棄物處置、安全管理、相關行業協調等方面系統化管理機制,系統內的各個環節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抓緊抓好各個環節及相互間的配合銜接,保證養護工作在安全、優質、高效的狀態下運行。
3.6" 健全人員培訓機制
針對各養護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一、承擔任務輕重不同,綠化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分層次、分內容、分教程的培訓機制,明確由科研院校負責基礎理論知識培訓,系統內下屬養護管理單位負責操作技能培訓,包括開展對社會人員和企業人員的培訓。為了充分發揮培訓機制的作用,1)要增強領導對人員培訓工作重要性的意識,安排專人從事和負責培訓工作,合理制定培訓計劃,使培訓工作能夠更合理、有序地開展;2)養護管理單位要充分認識到技能培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基礎,知識培訓是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關鍵,要做好培訓需求分析,明確培訓目標,擴充培訓的方向和側重點,以利于人員的素質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3)要對培訓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對培訓的實效進行追蹤和評估,進一步形成激勵與監督制度,將培訓的成效落到實處。
4" 結語
柳州市在推進道路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經過長期實踐取得了不少成績。在新時代,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如何做到與時俱進,如何根據柳州市的經濟發展狀況推動道路綠化養護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市民創造綠色、健康、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這就需要在政策上給予相關的支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資金投入,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多舉措并行的方式提高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效率,確保各項養護工作能有效開展,打造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新局面,使綠化成果在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上發揮更好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柳州市人大常委會.柳州市城市綠化條例[EB/OL].(2023-02-20)[2024-02-18].http://lyhylj.liu zhou.gov.cn/zwgk/fdzdgknr/zcwj/qtwj/202302/t2023 0220_32.
[2] 曾德慧,姜鳳岐,范志平,等. 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J]. 應用生態學報,1999,10(6):751-756.
[3] 魯敏,寧靜,李東和. 綠化樹種對大氣污染的凈化修復能力研究[J].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0,25(5):469-471.
[4] 楊志明. 綠地系統養護初探[J].林業調查規劃,2008,33(增刊I) :127-130.
[5]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4-02-22
作者簡介:潘中平(1988—),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養護和林業管理。E-mail:376996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