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枝
河南省中牟縣朝陽街小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我校堅持“立德樹人、成就未來”的辦學宗旨,秉持“讓每一個生命都發光”的辦學理念,堅定“固本、傳承、拓新”的辦學思想,樹立“立中華美德、樹時代新人”的辦學目標,遵循“厚德立校、質量興校、科研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思路,秉承“自強至善、厚德致遠”的校訓,營造“和而不同、樂在其中”的校風、“樂教善導、惟精惟一”的教風、“樂學善思、日新日進”的學風,打造“和樂共生、幸福成長”的教育生態。踐行“大道至簡、和樂共生”的教育主張,培養“具有中國精神、國際視野、幸福能力”的時代新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劉丙軍
山東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陽學校
黨支部書記、校長
我校遵循“為學生終身幸福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責任、合作、傳承、創新”為校訓,“崇真、尚美、求知、健體”為校風,“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為教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學風。“德雅”教育是學校發展的靈魂,“立德求雅,綻放幸福”是學校的辦學目標。我校用“德雅”教育潤澤師生心靈,圍繞“德雅”教育,將自身發展與國家、社會、民族的發展相結合,聚焦核心素養,力爭做到匠心獨運,打造氣韻高潔的德雅校園;善事利器,錘煉內外兼修的德雅教師;破中求立,構建優質高效的德雅課堂;突出個性,培養全面發展的德雅學生。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學生喜歡、家長放心、教師舒心、人民滿意的魯中名校。
趙一慶
義烏市繡湖中學集團
黨委書記
初中階段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已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國際理解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形式或手段,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和全球視野的體現。它有助于拓寬師生的視野,增強其文化包容性和全球意識,從而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推動和諧國際環境的構建。義烏是世界小商品之都,新絲路的起點城市。依據地域的優勢,學校已與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學校開展交流與合作,我校引進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課程資源,提升本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國際合作的新模式,不斷推動國際化教育的深入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李穎偉
山東省寧津縣寧城街道南環小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我校以“走方圓之路、寫智慧人生”為辦學目標,以“方圓文化”為辦學特色,創設了“童心指尖”課程體系,其中包括入校課程、走樓梯課程、傳統面塑課程、趣味籃球、黑白線描畫、畢業課程等。課程的開發理念是:從細得不能再細、小得不能再小、微得不能再微的行為習慣素材中發現、挖掘、開發大得超乎人的想象的方圓知行教育。欲方先圓,理解、尊重是前提;以圓促方,協調、認同是基礎。我們將堅守探索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之路,立足縣域特色和學校實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有動手實踐和創新發展能力的人才。胸懷大愛用心做小事,讓良好習慣助力孩子擁有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基礎能力。
胡天勝
重慶市武隆中學副校長
我校堅持“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踐行“尚德、睿智、唯實、創新”的校訓,聚焦“學生成才、教師成長、學校發展、人民滿意”的工作愿景,著力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課堂、高質量教研、高品質服務,努力成就“有情懷、高質量、有溫度”的品質武中。學校以“立德樹人,服務發展”為教研核心,從校本研究、校本培訓、校本課程、校本管理四個維度,開展“主題式、項目式、融通式”校本教研樣態,構建基于素養的“一核四維三式”校本教研體系和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志趣高雅、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顧萬春
無錫市旺莊實驗(集團)小學校長
我校立足品質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目標,以“追求高品質教育,為幸福人生奠基”為發展理念,構建高品質課程,打造高水平課堂,培育高素質師資,踐行高質量教育體系。為了師生獲得人生幸福,全校師生堅守教育本質,把幸福作為教育的責任和使命。為了幸福辦最美的學校,把學校建設成智慧的學園,和諧的樂園,幸福的家園;為了幸福做最優的教育,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幸福在發現的課堂上,在快樂的活動中,在合作的團隊里;為了幸福做最好的自己,培育具有世界眼光和家國情懷的旺小少年和誠智英才。讓每一個孩子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天性得到充分發展,實現人生目標,創造幸福生活。旺小幸福教育的陽光將點亮每一個孩子童年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