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紹興市柯橋區仁俁紡織有限公司創始人唐曉梅
柯橋是一座承載在“布”上的城市,更是一方創新創業、筑夢圓夢的熱土,來自四川閬中的唐曉梅就是追夢者中的一員。2008年,唐曉梅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柯橋,做過針織廠女工,也曾與朋友合伙創業,2011年開始自主創業,成立紹興市柯橋區仁俁紡織有限公司,并逐步成為中國輕紡城東市場經營戶中的佼佼者,入選中國時尚女裝面料第一站旗艦商鋪。十余年間,仁俁紡織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潛藏著怎樣的發展之道?
唐曉梅認為,企業之道亦為人之道,作為面料企業要清楚自己的“道”在哪里,并且不斷提升“道”的層次;“道”提升了也要落實到“術”的提升上,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下功夫,以道御術方能行穩致遠。仁俁紡織主營天絲、人棉、美棉、錦綸等為原料的時尚女裝面料,一直以來堅持初心、匠心,在產品質量、款式、功能等方面深耕專研,不斷實現創新升級。
企業之“道”在于做人
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曾說:“錢的背后是事,把事做到極致,錢自來;事的背后是人,把人做好,事自然成;人的背后是命,把生命的維度修好,自有好命;命的背后是道,有一顆助人的心,就是正道。”一直以來,唐曉梅堅持先做人后做事,追求內心的富足,以誠信經營、關愛員工、回饋社會等正道之行推動企業向上發展。
誠信經營不僅是唐曉梅堅持的道,也是貫穿仁俁紡織的發展基因,更是深植公司每一個員工的靈魂。作為一家面料企業,當客戶反饋產品有問題,應該怎么處理呢?“或許有人第一反應是否認,向客戶證明產品沒問題,有人會想辦法說服客戶接受產品,而我們公司始終堅持‘刀刃向內’,第一時間找出產品問題出在哪里,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唐曉梅說道。
質量面前,沒有商量的余地。“我記憶很深刻的是,2020年,我們備了100多萬米桃花縐現貨,當時這款面料非常暢銷,經常有客戶下單,然而當一個客戶反饋縮率有問題時,我們立馬停止銷售這款面料,把原本可以賣到11—12元/米的產品,以1.5元/米的低價作為疵品處理了,并花費一個月專門攻克桃花縐縮率的工藝難題。”唐曉梅表示,在2020年非常困難的時刻,公司仍然堅持虧損數百萬也要堅決做好品質把控,不僅讓客戶看到了我們誠信經營、品質第一的誠意和決心,也以實際行動給我們內部員工上了生動的一課。
欲成事,先練心。在工作中,唐曉梅是一個要求嚴格卻并不嚴肅的人,把所有的員工和客戶都當作朋友對待,相信真心是“雙向奔赴”的。在生活中,唐曉梅是一個默默做公益的慈善達人,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回歸社會,幫助更多人。正是這樣的她,帶領著仁俁紡織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道。
創新之“術”在于利他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面料企業如何走好自己的創新之路呢?在唐曉梅看來,不管是原料和工藝設計的創新,還是功能性、環保性的提升,創新的本質在于利他,只有關注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致力于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贏得市場的認可和尊重。
在仁俁紡織位于中國輕紡城東市場一樓的門店里,來往的客流絡繹不絕,提花、壓縐、炒色等各種工藝的時尚面料整齊排列著,門口模特成衣展示的小衫、連衣裙和外套也格外引人注目。“這款面料是今年流行的炒色,自然斑駁的做舊效果賦予面料獨特的美感和不拘一格的個性。”在唐曉梅向記者介紹的過程中,許多采購商上前詢問。
“我們的產品創新是把自己放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讓消費者花更少的費用穿上更好的服裝。”據唐曉梅介紹,仁俁紡織有專業的研發設計團隊,從纖維、紗線原料開始面料設計,目前正在進行2025年春夏新品面料的開發。在材料運用上,將更多加入竹纖維、麻、桑蠶絲等天然環保原料;在色彩上,將更多采用柔和治愈的自然之色;在風格上,將體現AI元素的科技感和輕松自在的松弛感;在功能上,將加入抗菌、美膚、防曬等性能。
企業的創新變革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掌舵者不斷重構和打破固有的知識體系。仁俁紡織一路做大做強、創新升級的過程,正是唐曉梅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的經歷。唐曉梅告訴記者,“仁”代表仁慈,“俁”是自己兒子的名字,之所以起名為“仁俁紡織”就是告訴自己要不忘初心、仁慈待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持續修煉自己的德行和心境,以利他之心引領企業創新升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