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端起一杯品嘗,舌尖的清甜瞬間讓我頓感神清氣爽。
在我的成長里,爸爸很少擔任教育孩子的角色。
爸爸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每當他回來,媽媽就會跟他抱怨帶孩子的艱辛。爸爸一聽孩子不乖,常常要為媽媽出氣。衣架、皮帶和雞毛撣子,都是他手里發怒的“武器”。每當他出現,必定是一副“惡魔”模樣,怒形于色,雙眼發紅,如隨時要撲向我的野獸,讓我苦不堪言。
童年里,面對莫名其妙就怒氣沖天的爸爸,我總是害怕得瑟瑟發抖。每當聽到他回家時,我便覺得十分痛苦;反之,每當聽到他要去外地時,我松了口氣,并在心里祈禱著那天快快到來……
其實,爸爸原本不是急性子、暴脾氣的人。
在他外出做生意之前,每天都會來接我放學。他總是開著那輛紅色的摩托車,樣子別提有多帥氣了。那天傾盆大雨,看著同學們陸續被接走,我站在門口焦急地等待。爸爸姍姍來遲,全身罩著一件墨綠色的雨衣,露出帶有內疚神情的面孔,他說:“本想雨小一點再來,卻怎么也等不到。抱歉,讓你久等了。”我搖搖頭表示諒解,從老師的傘下鉆進了爸爸那外表濕噠噠、似有千萬條河流淌過的雨衣里,摟緊爸爸結實的腰。
外面狂風大作,雨水傾斜驟下,躲在溫暖雨衣里的我瞬間感覺寂靜了許多。爸爸的體溫從后背傳遞給了我力量,我不再害怕風吹雨打,也不再擔心回不了家。有爸爸寬大的臂膀在為我抵擋風雨,一股暖意流淌于心間。
一個酷暑難耐的傍晚,爸爸接我放學后,帶我兜風的他并不著急回家。路過各種販賣食物的小攤時,摩托車停留在一個賣甘蔗的攤位前,爸爸問我:“要喝甘蔗汁嗎?”我雙手撐著爸爸的肩膀,在后座踏腳處好奇地站了起來,只見推車里橫放著許多甘蔗。商販聞言抬起頭,大力推銷道:“天熱,來杯甘蔗解解暑吧!”“挑根甜些的甘蔗榨汁。”爸爸道。“好咧,保證很甜!”商販利索地挑出甘蔗后,快速削皮,再把甘蔗放入“轟隆隆”的機器里,只要十幾秒,一杯杯青色的甘蔗汁就出現在眼前。
我端起一杯品嘗,舌尖的清甜瞬間讓我頓感神清氣爽。“好喝嗎?”爸爸問我。“太好喝了!”沉浸在可口的甘蔗汁里,我笑得咧開了嘴。于是,爸爸又買了一杯,笑意滿滿地看著我喝完。
上初中后,爸爸就沒再打過我。他知道孩子長大了,自尊心也變強了。但我始終記得童年時期的痛苦經歷,而那僅有的兩次溫暖美好,我也一直記得。長大后的我想,爸爸應該是不想用“打”來教育我的,只是離家打拼生活,與孩子日益減少相處的時光里,讓他突然不懂得如何溝通和教育了……
無論如何,他始終是我的爸爸,雖然在我的童年里充當了“惡魔”的角色,但也有“天使”的一面。那個有時萬分討厭,有時又有點喜歡的爸爸,在洪流的歲月里,我選擇原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