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建校八百多年的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早期的牛津大學里,經常有放蕩不羈的學生和附近居民發生事端。1209年,一名學生失手打死居民,市長不分青紅皂白地下令處死他們,許多師生為了表示抗議,紛紛離開牛津,來到東邊的劍橋,在這里建立了一個教學中心。于是一所新的大學——劍橋大學,就逐漸形成了。
幾百年來,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許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卻也一直存在競爭,因此又被戲稱為“牛橋”。
要說牛津與劍橋的競爭,一年一度的賽艇對抗賽就是兩校較勁的最好寫照。
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的起源很有意思。1829年,兩所學校有一對名字都叫查爾斯的好友突發奇想:既然劍橋和牛津總是彼此不服氣,不如來一場劃船對抗賽比個高低吧!
很快,劍橋大學就率先下了戰書,挑戰牛津大學。在當年6月,兩校就在倫敦泰晤士河展開了8人賽艇的較量。根據規定,前一年的失敗者就是下一年的挑戰者。心高氣傲的牛津和劍橋人才不愿意承受這種屈辱,從此兩校的“百年恩怨”也就拉開了序幕。
就這樣,兩所被河圍繞的學府,在兩位查爾斯的突發奇想下,從此與賽艇杠上了。為了調侃兩所學校對賽艇對抗賽的癡迷和執著,英國媒體將其比喻為“泰晤士河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古老的三一學院
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是必去的地方,因為這里擁有劍橋大學最優美、最華麗的建筑與庭院。如今學院中最古老的建筑可追溯到中世紀時期國王學堂所使用的國王旅館和鐘樓。鐘樓直到今天還在為學院報時。
當然,三一學院也是名人輩出,如培根、拜倫和牛頓等,學院的禮拜堂里還有他們的真人比例校友雕像。
學院大門入口處有亨利八世的雕像,威嚴的國王左手托著一個象征王位、頂上帶有十字架的金色圓球。等等,它右手舉的是什么?你沒有看錯,雕像的右手舉著的是貨真價實的椅子腿。本來,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柄象征王權的金色權杖,但雕像竣工不久,就被惡作劇的學生悄悄地把節杖抽出來,用這條椅子腿取而代之。奇怪的是,幾百年來,劍橋人不僅順其自然,還津津樂道地不斷向新生和游人介紹這個有趣兒的故事。
劍橋人愛惡作劇,也是有“傳統”的。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三一學院讀書期間也是出了名的惡作劇鬼。在學院的庭院中,有一個噴泉池,拜倫常常不顧禁令,偷偷地跑到那兒游泳。學院規定不準養狗,他便買了一頭熊,放到塔樓左邊的屋頂室里喂養,真是一點兒也不安分!
看大門右側綠草坪中間的蘋果樹,你會想到誰呢?沒錯,就是大科學家牛頓。幾百年前,這棵樹上結的一個蘋果落到牛頓頭上,從而啟發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其實,啟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蘋果樹,是長在牛頓的家門口。三一學院的這棵蘋果樹,是后來為了紀念牛頓而從牛頓老家的那棵蘋果樹嫁接繁殖來的后代。這棵使牛頓領悟到萬有引力的蘋果樹,會不會也在你的頭上砸出什么靈感?
古老的三一學院依然保留著許多傳統,例如每天晚餐前,全體師生都必須一起禱告。另一項有趣的傳統叫做“巨庭跑”,新生到校的第一天中午十二點,鐘樓開始敲響時,需要圍繞巨庭跑完一圈,看看是否能夠在鐘樓敲完24下鐘聲的44秒內跑完長達370米的庭院。即便是奧林匹克運動員,這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正經大學里的那些“不正經”事兒
在劍橋大學里,你還可以感受到許多新奇有趣的活動。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搜羅一下吧!
廁所文學家,有味道的學術探討
作為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三一學院,某年蓋了一個廁所。有趣的是,學校料到一定會有“廁所文學家”的出現,所以這個廁所的墻干脆按照“黑板”的風格設計,并且把現成的粉筆放在那里備用,于是“廁所文學家”大批出現。劍橋大學解決問題的方法真的是不拘一格的自由隨性啊!
劍橋狂歡節
每年的6月開始,劍橋大學通常都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劍橋狂歡節。這個充滿活力和樂趣的活動表現了神秘和獨特的英格蘭文化。不管你是在校師生還是游客,都可以參加活動。
除了欣賞到各式各樣的表演,還有音樂會、文化系列講座、創意競賽等,這樣一個大型狂歡活動,一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奇葩校規,來互相“傷害”啊!
劍橋大學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校規,例如一個學生要在學院住多少夜,晚歸可以跳墻,但不歸是不能通融的;學生不許走草地,草地只能由院士走;更有意思的是,學生可以不上課,而教授要尊重學生不上課的自由……
當然,有些時候,校規也可以用來互相“傷害”:在一次考試中,某個考生突然給監考老師出示了一份400年前劍橋大學校規的復印件,其中有這樣一條規定,考生有權在考試過程中得到點心和啤酒。這位考生要求監考老師為他提供點心和啤酒,而監考老師無奈只能照辦。然而三個星期后,劍橋大學卻給這名考生處以罰款五英鎊的處分,理由是在考試過程中,該考生沒有按照校規帶上佩劍。
“甜蜜”挑戰,你來呀
如果你喜愛巧克力,那不如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向劍橋大學進擊。因為劍橋大學將計劃面向全世界招收巧克力專業博士生,專門從事巧克力方面的研究,這對巧克力迷們無疑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遇。
巧克力博士將研究如何讓巧克力在溫度偏高的環境下不會融化,并保持良好的口感。一邊滿足口福,一邊拿博士學位,真的十分“甜蜜”,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