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
1. 心理學書籍入門寶藏讀物,書籍內容非常細膩,適合我們當下的成長需要,亦能在書中找到內心安靜的力量;
2. 作者運用簡單流暢的文筆來解析心理學上的困惑,通透明了。如:你真正需要處理的,是你內在的敵意與對自己的不接納;
3. 四大人生課題的分冊,便捷且無固定閱讀順序可隨心閱讀,讓你思考如何成為你自己,將完美與真實,理性與感性內化。
如果你也迷茫,我們不妨靜下心來,讓這本書和自己談談心吧。
內容介紹:
認識自己是很難的功課,活得通透則是此書給予的深層答案。這是一本心理自助書籍?!豆陋殹贰蹲詰佟贰冻砷L》《夢想》是全書的4大版塊,亦是本書的立足點,書中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呈現一些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在視覺上給人一種久違的輕松感。每個分冊封面都賦予了值得讀者去思考的一小段話。
“孤獨”這個主題強調,生命不在偉大的思考中,而是在一次次真實的觸碰與聯結中。書中還提及幾種關系,包括親子關系、他人關系以及家庭關系等,其中原生家庭的影響頗多:做總是正確的父母,不如做給孩子空間的父母;父母的共情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其表現在,父母能夠發自內心去理解、支持自己的孩子。
“自戀”這個主題則說明:愛人,是愿意將自己納入對方的體系;自戀,是試圖將別人納入自己的體系。我們要去認識真正的自己,找到自身存在價值。
“成長”這個主題講的是:成長,不是走向完善,而是走向真實。
“夢想”這一主題則提出:投身于自己熱愛的事,先完成,再完美,修煉自己的生命力;即使“負能量也需要表達”,停止無謂的內耗。
書中還有個非常有趣的排版:向另一個自己提問,以你自己的方式,讓自己開始認識自己。
閱讀建議:
愛自己是一生的課題,而成為自己,讓情感關系有正向反饋,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我們的性格。書中提及的“習慣性拖延”提示我們要積極正視這個心理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保持自我的獨立性。
我們要敢于奔赴自己內心熱愛的事,尊重自己的情緒感受,大膽去探索生活上的美好。遇到情緒瓶頸期時,可以傾訴,可以接納自己,高低的評判并不能決定你就是怎樣的人,相反,你可以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為自己賦能,多一些對自己的認同感,勇敢表達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靜下來與另一個自己進行積極對話,這種深度的聯系不局限于書本,也不局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