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產業不僅包括森林資源,也包括了林下的種植養殖、旅游服務和加工制造等方面,屬于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優良種苗是指經過科學選育和培育,具有較強生長力、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的林木種苗。優良種苗在生長初期就能展現出較高的生長速度和生長潛力,為林木種植產業的產量和產品品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林木種植產業作為一項重要的生態和經濟產業,對于國家環境生態保護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優良種苗的選擇和培育至關重要的。本文深入探討了優良種苗的特點及其在林木種植產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優良種苗選育方法。
關鍵詞:種苗培育;優良種苗;產業化;林業建設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但近幾年來,部分區域出現了林業產業化步伐提升不足,工作業績不明顯,開發觀念落后,森林環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目前,我國極其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高度重視林業的發展和調整,不斷加強在林業產業化發展上的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年林業總產值增速可達到22%,進出口總額約1 400億美元。隨著我國林業產業化的飛速發展,許多依靠林業資源的企業也逐漸壯大,擴充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市場,促進了林業產品的消費,加速了林業產業的轉型。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林業產業建設發展,必須進行優良種苗的培育,為此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探究與分析。培育優良種苗能夠直接按照當地林業需求,針對不同的種苗特點、適應性、功能性制定工作方案,采用現代技術進行培育,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創造出較高的價值;根據林業發展的優化目標和產業化發展,進行優良種苗培育,調節生態,創新工作流程,為林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 培育優良種苗對林業產業化的重要性
1.1 提高林產品的品質和產量
首先,優良種苗能夠顯著提高林木的生長速度和生長潛力。由于它們具有較強的生長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生長,縮短生長周期,提高林木的產量。同時,這些種苗還具有較高的生長潛力,意味著它們在未來的生長過程中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林木種植產業提供了可持續的產量增長。其次,優良種苗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在林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遭遇到各種環境壓力和病蟲害的侵襲。而優良種苗由于經過科學選育和培育,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能夠在惡劣環境下生存并茁壯成長。這不僅可以減少種植戶的養護成本,還可以提高林木的品質和產量,為林木種植產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此外,優良種苗還具有較好的遺傳穩定性和適應性。在林木種植過程中,種苗的遺傳穩定性和適應性對于林木的生長和產量具有重要影響。優良種苗經過科學選育和培育,具有較好的遺傳穩定性和適應性,能夠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為林木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
1.2 縮短生長周期
隨著林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優良種苗的選育和培育成為提升林業經濟效益的關鍵手段。通過選擇性育種和先進的育苗技術,我們可以縮短林木的生長周期,加快投資回收周期,從而顯著提高林業的整體經濟效益。選擇性育種是改良林木遺傳品質的重要方法。它基于遺傳學原理,通過對不同林木種群中的優良基因進行選擇、雜交和培育,從而得到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往往具有更快的生長速度、更強的抗逆性和更高的木材質量[2]。通過選擇性育種,我們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優質的林木資源,為林業經濟的高效發展奠定基礎。先進的育苗技術同樣對林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育苗設施、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和環保型的培育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林木育苗過程中。例如,通過控制溫室內的光照、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素,我們可以為林木幼苗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此外,利用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我們還可以對幼苗的生長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控,確保它們健康、快速地成長[3]。
1.3 促進林業生產的現代化
在現代化林業生產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優良種苗的培育往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不但是由于種苗是林業生產工作的起點,更是由于林業種苗的質量會對當前整個林業生產力的發展潛力以及整體競爭力產生直接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如何能夠借助更加先進的育苗設備以及技術和管理工作手段來對優良種苗進行培育,就成為當前林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的關鍵所在。首先,先進的育苗設施是能夠進行優良種苗培育的前提和基礎,這些設施主要包括智能化的溫室以及氣候控制設備和自動化灌溉系統等等,能夠為種苗提供一個更加適宜且穩定的生長空間與環境。在如此的環境下,種苗生長速度會不斷加快,與此同時也能夠顯著提高其生長質量。這些設施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外界環境可能會對種苗生長和發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例如極端的天氣或者是病蟲害等等,如此一來能夠更好地為種苗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4]。其次,育種技術的創新應用也是進行優良種苗培育的關鍵所在。隨著當前現代化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育苗新技術被應用在了林業生產工作中。例如,通過進行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我們能夠更好地對種苗的遺傳特性進行精確地控制,使其能夠具有更高的抗逆性以及不斷提升的生長速度和更加優質的品質。除此之外,進行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也能夠為我國林業生產工作提供一種更加高效且快速的繁育方式,極大地縮短樹苗的育種周期。最后,使用科學化的管理手段也能夠為優良種苗的培育提供相應的幫助。包括種苗從選育、繁育、養護再到最后出圃等多個環節的合理嚴格把控,使得每一步能夠符合科學規范,與此同時,通過進行完善的檔案管理工作系統的建立,還能夠對種苗的生長情況以及病蟲害的出現情況和補救情況等多方面內容進行實時的監督與記錄,更好地對管理措施進行優化調整,保證種苗能夠實現健康的生長[5]。
2 優良種苗培育的措施
2.1 遴選優質種苗
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以及降雨條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優質樹苗選擇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例如,在干旱地區,就應該選擇一些耐旱性較常見、生長速度較為迅速的樹種,而在濕潤且多雨的地方,則應該選擇能夠適應濕潤環境并且具有較強抗澇性的樹種。在完成樹種的選擇之后,還應該針對不同樹種的生長特性以及抗逆性等多方面參數進行相應的評估。種源主要指的是種子來源地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種源之間存在的遺傳差異可能會導致樹苗出現生長特性以及抗逆性方面的不同,因此,必須對這些特性進行更加深入的比較與研究,確保當前所選擇的樹苗,能夠滿足生長性能和抗逆性的預期。為了能夠更加科學的對其進行評估,我們可以進行生物技術手段的應用,例如,遺傳多樣性分析以及基因測序等等,從而能夠對種源進行遺傳背景的調查與分析。與此同時,還可以與歷史數據之間進行有機結合,從而能夠更好地對種子的生長表現以及病蟲害抗性等多方面內容進行評估。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實地試種試驗工作[6]。通過試種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直觀地對種源在不同環境下的生長表現進行充分的了解,從而能夠篩選出具有更強適應性的優質樹苗。在對優質樹苗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還應該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平衡,避免過于依賴單一的某種樹種,以免對當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還應該積極地進行鄉土樹種的推廣,這是由于鄉土樹種往往會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已經形成了與當前地區的良好適應能力,具有較強的景觀價值和生態價值[7]。
2.2 引進現代種苗培育技術
首先,通過進行現代化生物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更加精準地對種苗進行遺傳與改良工作,通過基因編輯技術,能夠對種苗的遺傳信息進行精確的修改,并且不斷提高其生長速度。以及耐病蟲害性能和木材的密度。這樣的遺傳基因改良不僅能夠實現樹木生長周期的有效縮短,提高木材的產量。而且還能夠使得樹木更好地對各種惡劣的極端環境進行適應,減少由于外界環境以及病蟲害問題導致出現的損失。其次,在生態學領域還可以進行生態學原理以及各種方法的應用,從而對樹苗的繁育環境和生長環境進行不斷的優化。例如,可以通過對自然光條件下的光照因素、濕度因素以及溫度因素進行模擬,從而為種苗創造出一個最佳的生長環境,滿足種苗的生長所需,使其能夠實現快速的生長,除此之外,通過對種植的密度優化以及間伐措施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提高林木的生長速度。以及當前木材的生長品質,與此同時還能夠保持當前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以及生物的多樣性。至于在遺傳學方面,我們則可以通過對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的遺傳差異和互作關系進行充分的研究。進一步發掘出能夠有利于樹木生長速度提升和品質提高的優良基因,通過雜交育種工作的開展以及基因導入等多方面技術手段的應用,將這些基因引入到目標樹種之中進行使用,從而能夠培育出具有更高生長潛力以及更加優秀的木材品質的樹苗。除了上述各種技術手段之外,還應該對樹苗生長的土壤以及水分和養分等多方面環境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通過更加科學的土壤改良措施和施肥措施的應用,能夠為樹苗提供充足的營養以及大量的水分支持,促進種苗的健康生長。另外,還應該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高度的關注,與此同時,采取生物防治以及化學防治等多種綜合性防治措施,確保種苗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受到病蟲害的侵害[8]。
2.3 選擇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
在進行種苗種植的過程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至關重要,栽培技術不僅包括土壤改良、密度控制,而且還包括定期修剪,對于提高種苗生長質量以及成活率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首先,土壤改良技術是種植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土壤是植物實現生長的基礎,土壤的質量會對種苗的生長狀況產生直接的關聯。通過對土壤的成分和結構進行科學的分析,能夠更具針對性地開展土壤改良工作,比如進行有機肥料的添加以及對酸堿度進行調節等等,從而能夠創造出一個更加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這樣的土壤環境不僅能夠為植物提供充足的養分,而且還能夠具有更高的透氣性,保持更良好的保水性,為種苗的健康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9]。其次,密度控制也是種苗種植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工作之一,無論種植密度過大還是過小,都可能會對當前植物的正常生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如果密度過大,就可能會導致植物之間對養分和光照產生競爭,使得生長受限,而密度過小則可能會對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進行浪費,降低種植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定期修剪也能夠實現種苗生長質量以及成活率的不斷提升,通過定期修剪工作開展,可以對種苗中的病弱部分進行去除,促進植物實現健康地生長。與此同時,修剪還能夠對植物的通風、透光條件進行不斷地改善,盡可能減少病蟲害問題的出現。在進行修剪的過程中,必須盡可能保持樹苗的美觀形態,進一步提高其觀賞價值。
3 結語
培育優良種苗對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十分重要,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應該正確認識這一問題,積極研究質量和經濟效益突出的優良樹種,不斷推進我國林業的發展。優良種苗的培育能夠豐富我國的林業資源,促進林業更好地發展,對維護生態穩定也有不可小覷的貢獻。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研究支持,加強培育和研究的管理工作,盡早收獲優良樹種的研究成果。在培育優良種苗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樹種,保證種苗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周小平,李永華,徐美隆,等.轉制農業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模式·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寧夏林業研究院股份公司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3,51(24):255-259.
[2] 楊異清,侯鎮禮,黃木養,等.林木種苗在封開縣森林質量精準提升中的重要性[J].南方農業,2023,17(20):234-236.
[3] 姜杰,楊超裕,盧雅莉,等.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背景下林木種苗發展策略探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23,46(5):36-38.
[4] 閉洪峰,韋瑩,葉家義,等.低碳經濟視域下林業產業結構與林業經濟發展研究——以廣西林業為例[J].山西農經,2023(15):135-137.
[5] 李凱.林業種苗在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優化措施——以大通縣為例[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3,52(1):156-158.
[6] 李琦,花澄友.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及發展分析——以淄博市魯山林場為例[J].鄉村科技,2022,13(8):118-121.
[7] 霍秋英,王光濤,蘇國慧,等.林業工程建設中的林木培育技術養護以及后期管理[J].林業科技情報,2022,54(1):86-89.
[8] 徐金娥,李冬梅,高艷霞,等.巴彥淖爾市林木種苗質量檢測對策[J].內蒙古林業,2021(12):41-43.
[9] 馬永春,田淮芳.基于脫貧攻堅的“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黃山學院學報,2021,23(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