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天,蘇聯火箭專家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里,因為推力實驗又失敗了。這已經是第四次了,前面想了很多辦法,但到了實驗環節就是不行。科羅廖夫苦惱萬分,連做夢都在尋找實驗的突破口。可是,思路就好像走進了死胡同一樣。就連團隊討論,大家也都是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打轉。再失敗下去,恐怕整個團隊的士氣都要耗光了。
科羅廖夫坐在家里的沙發上發呆。妻子喊他吃飯,他一點兒胃口都沒有。妻子走過來,拉著他坐到飯桌前,對他說:“不吃飯,哪里有力氣干工作呢?”
“可是,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嗎?”科羅廖夫是從來不在家里談論工作的,但這一次,他感覺真的沒辦法了,就找妻子訴苦,把火箭推力不夠、增程實驗失敗的事情說了。
妻子一邊吃飯,一邊認真地聽著。科羅廖夫講完后,她寬慰道:“我覺得你不用垂頭喪氣,火箭增程就像吃面包片一樣,要想吃飽,一片不夠加兩片,兩片不夠加三片唄,早晚都能吃飽的。”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科羅廖夫眼前一亮。是啊,現在所有的方案都是用一枚火箭彈體裝燃料,可無論是容積還是耐腐蝕性等,都不能滿足要求,就算再改進也是沒有用的。那么,如果多加幾節彈體,讓它們都裝夠燃料,接力燃燒助推,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科羅廖夫飯也不吃了,立即趕往實驗室,把他的新設想告訴大家。
果不其然,循著“吃面包”的新思路,科羅廖夫帶領團隊發明了三節火箭捆綁在一起進行接力的辦法,最終成功地助推火箭增程。
1957年8月,在科羅廖夫的指揮下,蘇聯歷史上第一枚射程超過8000千米的洲際彈道導彈成功發射;科羅廖夫采用捆綁火箭的辦法,于同年10月又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后來,他又成為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的總設計師。
慶功會上,科羅廖夫總結道:造火箭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我們有時會被慣性思維禁錮,跳出來看問題,往往是解決困難的法寶。
編輯 高塬 / 美編 苑立榮 /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