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7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士學位后,金岳霖隨即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金岳霖與當時也在哥大留學的張奚若分到了同一個班。兩人早在三年前就認識,不過當時并沒有深入交往。現在異國他鄉相逢,而且又是同班同學,兩人迅速變得親密起來。張奚若自此成為金岳霖交往時間最長的朋友之一。
有一天,張奚若急急忙忙找到正在圖書館看書的金岳霖,說自己前兩天去一家裁縫店做了一身新衣服,然而拿回來上身一試,發現衣服不太合身,于是拿回裁縫那里,想讓對方給改一下。可這裁縫對中國留學生明顯帶有偏見,連正眼都不看一眼,就把他給打發了出來。
聽了張奚若的遭遇,金岳霖決定陪他一起去找裁縫理論。兩人到了裁縫店,那裁縫依舊眼皮都不抬一下,說衣服沒有任何問題,自己不會再改。金岳霖不動聲色地開口道:“既然你不肯改,那只好找我的律師來了,想必他一定知道這衣服到底有沒有問題。”
金岳霖話音剛落,愛搭不理的裁縫立即賠上笑臉,對張奚若說:“你的衣服哪里不合身,穿上去我看看。”這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讓張奚若明白了,金岳霖的話起了作用。他笑著換上新衣服,裁縫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看了,恭敬地說道:“衣服確實不合身,你脫下來,我馬上給你改。”還親自給兩人搬來椅子,讓他們坐下休息片刻。
衣服改后好,兩人出了店門,張奚若豎起大拇指對金岳霖說:“還是你的辦法高明,只一句‘找我的律師來’,便讓裁縫嚇破了膽。”金岳霖認真地回答:“我們就是要讓對方明白,中國留學生雖然老實本分,但也不怕事,只要我們是占理的一方,那就用他們喜歡的找律師那套來對付他們。”
面對歧視與不公,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或許并不需要多么強壯的身體、多么雄厚的背景,但是,他們一定是有勇有謀、擅于用好各種“武器”的人。
編輯 高塬/美編 苑立榮/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