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之際,我們迎來了一個充滿溫情與美味的季節。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每一顆果實、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是大自然贈予我們的中秋禮物。無論是家庭歡聚,還是朋友小酌,中秋的美食都能為餐桌增添一抹亮色。在清香撲鼻的桂花糕里,我們聞到了季節的味道;在圓潤飽滿的月餅中,我們品嘗到了團圓的滋味;在醇厚綿長的葡萄酒中,我們品味到了節日的溫情……本期專題,我們邀請您一同踏上一段味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共同探索中秋佳節的美食文化,品味那份來自古老傳統的溫暖與美好。
讓我們舉杯邀明月,在這個美好的夜晚,與家人朋友共享這份獨特的中秋滋味。
異彩紛呈的中秋飲食文化
文\錢國宏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而中秋飲食文化則是中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傳承了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地域文化特色。那么,我國中秋節都有哪些飲食文化呢?
吃月餅。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民間諺語云:“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月餅起源于唐代,當時皇家會向臣子賞賜月餅,如《洛中見聞》中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淞南樂府》中寫道:“淞南好,時物存秋香。月餅飽裝棗肉餡,甜果新谷漸登場。”一些文人名士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中秋吃月餅詩詞,如蘇東坡的《詠月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袁景瀾的《詠月餅》:“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月餅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秋節”的代言。
喝桂花酒。早在戰國時期,古人就已經有賞月飲酒的習俗了。唐宋時期,此風更盛,每到中秋,很多文人雅士便會對月飲酒,因此中秋促成了許多偉大詩篇的誕生。比如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秋之美境,在于杯中望月,納花月入酒杯,醉眼朦朧間,花添色來月弄影,且歌且醉且中秋。中秋時分恰是桂花飄香的黃金季節,因此中秋喝桂花酒便成為很多地方的中秋必備節目。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實為享受。
吃蟹。“紫蟹霜肥秋縱好”“江上秋高蟹正肥”“稻熟江村蟹正肥,雙螯如戟挺青泥。”“九月金風降,三秋明月光。但得陽澄蟹,不看菊花香。”歷朝歷代,人們都把中秋食蟹作為節日中的一大盛事。秋季的螃蟹肥美異常,營養價值豐富。中秋食蟹最養生的吃法是清蒸,因為清蒸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河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不但口感甘甜,而且肉質比較鮮嫩。采用這種吃法,也不用擔心蟹的口感被其他佐料干擾。
吃麻餅。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吃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吃糍粑。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糍粑黏結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糍粑呈大小圓形,喻示著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
吃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便作為吉祥物,成為中秋佳節的應節果品,象征長壽、團圓和吉祥。中秋佳節對著圓月,慢慢品嘗用水晶玻璃果盤盛滿的石榴果籽,深深思念著遠在他鄉的親人、朋友。那份思念,那份真情,婉約、深遠、寧靜,如石榴籽般晶瑩剔透。
吃麥箭。山東慶云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即墨地區中秋節會吃一種應節食品“麥箭”——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吃毛豆。在江浙一帶,中秋節時一些人家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未來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吃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然后煎至金黃。藕盒子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吃田螺。中秋前后,是田螺和石螺當道的時節,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風俗。中秋食田螺,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中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另外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田螺有殼,剝殼食肉為“食心(新)轉運”之兆義,以求去邪氣、晦氣。還有一則“講究”:“螺”字與粵語“羅”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羅食”,俗話說“無得食,問田螺(羅)”,中秋夜吃田螺,有豐收之意,代表五谷豐登。
吃桂花。南京地區的人們喜食桂花糖芋苗。桂花糖芋苗會澆以桂漿。“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斗兮酌桂漿”一句。桂漿,俗稱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
吃柿子。陜北、甘肅一帶,會在中秋時節吃又大又甜的柿子。中秋,恰是柿子成熟之時,此時的柿子新鮮、甜脆、口感好、甜度高,另外中秋節吃柿子還寓意“柿柿(事事)如意”。
吃南瓜。“八月半吃南瓜”,吃南瓜是江南各地過中秋節的食俗。傳說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有一個女兒,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久病臥床,奄奄一息。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二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籽種在地里,第二年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所以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習俗。另外中秋節魚肉、月餅食用過多,吃些南瓜可增加飽腹感,減少脂肪攝入。
吃菱角。江南一帶有中秋節吃菱角的習俗。“菱”與“靈”諧音,所以據說中秋節吃菱角,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后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成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后,喝上一碗菱角粥,去除胃中的油膩。
吃莼菜。在浙江杭州地區,人們在中秋節到來之時,必吃一道莼菜鱸魚燴——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莼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莼菜”“鱸魚”表達思鄉之情,使莼菜成為一種思鄉的象征。
吃團圓饃。在陜西西安地區,中秋佳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上層用大碗拓一個圓圈,象征中秋之夜,圓中刻“石頭”一塊,上面站一個“吃蟠桃的小猴子”。饃在鍋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狀,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則留下一牙。
長涇月餅酥又甜
文\朱旭先 董一峰
中秋前夕,筆者前往無錫江陰長涇古鎮采風。立秋過后,暑氣漸去,車子剛進古鎮,空氣中便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傳統蘇式月餅新鮮出爐的香味,令人心曠神怡。
長涇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長徑老街自古商賈云集。千百年來,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于民間,其中月餅傳統制作手工藝尤為突出,已成為當地一張響亮的“非遺”傳統文化名片。
史料記載:光緒二十九年(1903),兩代帝師、宰相翁同龢(常熟人)回鄉定居,期間專訪長涇老街,上岸購買茶食,一品嘗覺得又酥又甜,味道很美,不由大加贊賞,遂寫入《翁同龢日記》,至今可循。另有民間傳說,翁大人做官時回鄉曾買下大批月餅和茶食點心,將之送往京城,獻進皇宮,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吃,覺得美味非凡,非常高興,尤其喜歡月餅。于是,每年中秋節,朝廷都要派人到長涇采辦大批月餅進宮。長涇月餅成為貢品,由此名聲大振。
中秋月餅因工藝和口味不同,分為蘇式月餅、廣式月餅。長涇主要生產蘇式月餅,采用古法手工生產,與其它機械化生產加工的月餅相比,其優勢在于配料精當,制工精細,具有香、酥、松、脆、甜的特點,油而不膩,酥而不碎。長涇月餅制作過程全手工操作,逐個包酥,布酥均勻、無僵塊、口感好,又價格低廉,所以一直供不應求。
長涇月餅歷來以香酥脆甜、油而不膩著稱。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千層皮,制作時先將精細面粉加油和水制成水皮、油加精粉搟成酥皮,水皮與酥皮經過反復開酥制成若干層的餅皮,再包入餡料,搓圓、壓扁、貼紙、嵌名,最后入爐烘烤。
走進招牌林立的長涇月餅一條街,各種月餅作坊琳瑯滿目。據不完全統計,古鎮上的月餅作坊有七八十家之多。小的作坊五六人,大的作坊有二十多人,按工序不同,實行流水操作。每家作坊里都可以看到月餅的制作流程,讓你近距離見證各種餡料配上餅皮,如何通過古法手工制作,神奇地變成一個個香味撲鼻的月餅。
古法月餅制作工藝都差不多,區別在于各家作坊里實際制作的選料和手法。辨別月餅好壞,一靠嘗,嘗餅皮的香酥度和餡料的口感;二靠聞,聞店堂里的味道,主要是月餅和豬油的香味,油好不好,一聞便知。筆者在一家“現烤現賣”的月餅作坊留步,老板介紹,“現烤現賣”不僅是一種促銷手段,也是在傳承和保護月餅制作傳統手工技藝。對消費者來講,“現烤現賣”不僅可以保證月餅的質量和新鮮度,還可以享受中秋佳節的儀式感。
據介紹,中秋佳節,皓月東升,長涇古鎮的家家戶戶都會供上中秋月餅,祭月、焚“香斗”、拜五谷神。禮畢,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喝茶、飲酒、吃月餅、賞明月,共享團圓之美、天倫之樂。
葡萄美酒享美食
美酒與佳肴,是味蕾的絕妙邂逅,葡萄酒和美食尤為相配。一杯醇厚的紅酒,輕輕搖曳,釋放出深邃的果香和橡木桶的香氣,與牛排的鮮嫩多汁完美融合。而白葡萄酒,帶著柑橘和蘋果的清新,與海鮮的鮮美相得益彰,仿佛海風拂面。
葡萄酒歷史悠久,其中不可不提的酒莊之一是博納古堡。它位于法國勃艮第博納區,由米歇爾·寶尚始建于1731年,其兒子約瑟夫·寶尚在1775年收購了酒莊的第一塊葡萄園。博納古堡擁有130公頃的葡萄園,分布在勃艮第各個地區,包括12個特級葡萄園和74個一級葡萄園。酒莊尊重風土,采用自然有機的種植方法,遵循低產量原則,適時修剪植株,并在收獲季節手工采摘。博納古堡的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注重保持葡萄的完整性,采用傳統的木桶發酵法,以其豐沛的口感和均衡的酒體著稱。博納古堡不僅是勃艮第地區的酒莊,也是法國歷史上的重要建筑之一,是勃艮第地區最負盛名的葡萄酒生產商之一。游客在這里可以體驗到勃艮第的精髓,即葡萄園的獨特風土和釀酒技藝,這些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不同的酒奏響不同的音樂。夜色醉人、微醺怡人,讓美酒成為味蕾和美食之間的夢幻紐帶,共同編織一段難忘的記憶。
博納古堡波爾多桃紅葡萄酒
年份特點:2022年的天氣變幻無常,在春天下了很多的雨,四月初一次大霜凍造成了酒莊的重大損失。但是夏天天氣溫和,沒有想象中那么炎熱。八月末,天氣晴好,沒有大的惡劣天氣,白天的氣溫相對偏高,夜晚涼爽。這樣的氣候特點有利于葡萄的成熟。采摘前幾周都處于這樣的絕佳天氣中,是這款美酒成功的重要原因。
釀造特點:由赤霞珠(50%)、梅洛(43%)和賽美蓉(7%)精致混釀而成,所用的葡萄樹齡都不低于19年,手工采摘,經過4個月的橡木桶陳釀。
品鑒溫度:7度-11度
最佳品鑒時間:2年-5年
品鑒特點:桃紅葡萄酒是清純、浪漫和快樂的最佳詮釋。博納古堡桃紅葡萄酒榮獲多項國際葡萄酒品質大獎,《吉伯特&蓋拉德酒指南》評:“酒體呈現討喜的淺橙紅色,略帶銀色高光,濃郁的花香散發著迷人芳香,絲絲的薄荷味更使口感愉快甜美、平衡新鮮,清爽的橡木回味長度更顯難得的層次感。”
餐食搭配:1.清淡的沙拉和意面:簡單的食物可以突出桃紅葡萄酒的清新口感;
2.海鮮:如烤三文魚或貝類,與桃紅葡萄酒的清新果香和酸度可以形成良好的搭配;
3.辛辣菜肴:博納古堡桃紅葡萄酒甜度較高,可以中和辣味,帶來平衡的味覺體驗;
4.烤肉:這款美酒與烤肉的豐富風味相得益彰。
博納古堡波爾多白葡萄酒
年份特點:對于波爾多來說,2022年的天氣可以用“極端”來形容,該地區面臨有史以來尤為溫暖和干燥的條件:四次熱浪和嚴重的干旱。盡管如此,葡萄園及種植者克服重重困難,仍舊釀造了大量的優質葡萄酒,尤其是這款酒莊級白葡萄酒,交出了令人驚喜的答卷。
釀造特點:由長相思(85%)和賽美蓉(15%)精致混釀而成,所用的葡萄樹齡都不低于19年,手工采摘,經過4個月的橡木桶陳釀。
品鑒溫度:7度-11度
最佳品鑒時間:2年-5年
品鑒特點:當年變幻莫測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博納古堡波爾多白葡萄酒不一樣的酒質,酒體呈現清澈的淺黃色,泛著淡淡銀光,濃郁的香氣混合著奇異水果和柑橘的味道。入口圓潤甜美,嘴里會有一絲恰到好處的緊張感,酒體平衡清爽,輕快愉悅的回味讓人流連忘返。
餐食搭配:1.紅肉:如牛排、羊排,其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能夠和葡萄酒中的單寧很好地結合,帶出肉的鮮美同時平衡酒的口感:
2.烤鴨:烤鴨肉質細嫩且帶有果木烤制的香氣,與葡萄酒中的李子和漿果風味相得益彰;
3.烤雞:簡單的烤雞能夠突出葡萄酒的果香,同時不會壓過酒的風味:
4.奶酪:一些奶酪,如卡門貝和高德,也能與波爾多白葡萄酒搭配,奶酪的乳脂能夠柔化酒中的單寧。
秋來桂意濃
桂花,它是“金粟”,是“天香氣”,也是“廣寒仙”。細碎的金色花瓣帶來濃濃香氣,浸潤整個江南,南京尤為秋意盎然。聞香尋味來,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桂花糕、桂花藕、桂花糖芋苗、桂花酒釀元宵……南京街角藏匿的許阿姨糕團攜桂花入糕點,品嘗秋日芬芳。
桂花糖芋苗
桂花糖芋苗是南京傳統甜點,藕粉順滑、紅糖香甜、芋艿鮮嫩,配上桂花的香,稠稠的一碗甜而不膩,是讓人魂牽夢繞的金陵滋味。
桂花酒釀赤豆小元宵
桂花酒釀赤豆小元宵的赤白配色豐盛可愛。軟彈小元宵、煮得酥爛的赤豆,由自家酒釀熬制的湯底,亮晶晶地點綴著金色桂花。
桂花馬蹄糕
馬蹄糕面皮彈嫩軟糯不黏膩,表面上看沒有桂花的痕跡,其實在制作面皮時就已將干桂花揉進去,每一口都是滿滿的桂花香氣。
桂花松糕
桂花松糕,松軟香甜、美味可口,還有淡淡的米香。撒上金黃的桂花醬,別有一番風味。因為桂花松糕是蒸出來的,所以不用擔心上火,老少成宜。
月餅的地域風情
肖瑀瑤
天上月圓,人間餅圓。自明代開始,月餅就成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吃月餅在中秋節俗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數百年來,中秋節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傳統,不同地區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和風味特色,衍生出了豐富多彩的南北方月餅品種。
在南方的月餅版圖中,蘇式、臺式、滇式、潮式、廣式及港式等流派各領風騷,皆以口感細膩、軟糯酥甜著稱。
廣式月餅在傳統月餅領域堪稱翹楚,尤其以廣式蛋黃蓮蓉月餅最為經典,深得南方食客之心。最早期的廣式月餅,以用蓮子做成的蓮蓉餡為代表,皮薄餡多,含油量也很多,因此外表看上去細膩光滑,吃起來香甜松軟。廣式月餅的制作工藝匠心獨運,選材更是精益求精。餅皮采用特制糖漿精心調制,經烘烤后色澤油潤光亮,觸感松軟而不失韌性。餡料則飽滿而細膩,微帶油潤,滑而不膩,蛋黃與蓮蓉的絕妙搭配,更是將口感的層次推向極致,完美契合了南方人對口感與滋味的雙重追求。如今,廣式月餅的餡料變得越來越豐富,除了蓮蓉月餅外,還有五仁月餅、豆蓉月餅、椰蓉月餅等等,并且還出現了港式月餅這一分支,其中的代表就是流心奶黃月餅等新派廣式月餅。
滇式月餅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貴州及其周邊地區。滇式月餅中的璀璨明珠非云腿月餅莫屬,它以“酥而不碎、松而不散、香飄四溢”的特點聞名遐邇。外皮呈現誘人的黃褐色,看似硬朗,實則入口即化。內餡中的云腿肉質鮮嫩、咸甜交織,火腿的醇厚香氣在舌尖緩緩綻放,令人回味無窮。云腿月餅,作為中華美食與地方特色的完美結晶,書寫了滇式月餅成甜交融的傳奇篇章。
同樣是南方月餅的代表,源自江蘇蘇州一帶的蘇式月餅,與廣式月餅、滇式月餅,卻有很多不同。蘇式月餅最早源自唐朝的胡餅,它的餅皮是酥皮,跟廣式月餅完全不一樣,餡料也非常有特色,可以分為成、甜兩類。其中咸口的蘇式月餅,主要以烙制為主,用的餅餡多為豬油、鮮肉、蝦仁等;甜口的蘇式月餅,主要以烤制為主,用的餅餡多為桂花、玫瑰花、果仁等。
北方的月餅同樣多姿多彩,京式、徽式、晉式、秦式等流派各展風華,普遍以餅皮厚實、內餡偏硬為特色。
京式月餅,作為北方月餅的杰出代表,在華北地區享有盛譽。它起源于京津及周邊地區,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滿漢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作工藝和口味深受宮廷膳食的影響,因此具有濃厚的宮廷風格。京式月餅的花樣繁多,包括自來紅月餅、自來白月餅、提漿月餅、翻毛月餅、五仁月餅等多種品種。其獨特之處在于甜度與皮餡比例的精妙平衡,約莫為2:3,既不過分甜膩,也不失月餅的豐盈口感。京式月餅采用麻油精心制作,賦予了餅皮獨特的清香與松脆,讓人一試難忘。京式月餅的餡料里經常會用到一種叫“青紅絲”的原料。對于南方人來說青紅絲比較陌生,但是對于北方人來說,青紅絲相當常見,它是以鮮桔子皮、蘿卜、木瓜等果蔬為原料,加上糖、色素等加工而成的一種配料。京式月餅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工序多達數十道,每一道工序的標準與要求都十分嚴格。僅以選料來說,京式月餅的選料程序就相當繁復,以月餅所用棗料為例,必須選用指定月份的密云小棗,再經篩選、去核、去皮、去渣、粗制、精制、定級、分選等工序方可使用。
“晉”是山西的簡稱,晉式月餅指的是源自山西地區的月餅,選用最原始的制作方法,以胡麻油、雞蛋、紅棗、紅糖為原料,和面之后放入木質模具中,擠壓成型再進行烘烤。晉式月餅最早起源于明朝時期,它的出現還有段陰差陽錯的故事:當時,山西太原當地的一家糕餅鋪在做面餅時,不小心錯過了時辰,和好的面發酵了,于是制餅師傅將錯就錯,將其做成了一種口感更為酥軟的餡餅,這就是最早期的晉式月餅。與其它的月餅不同的是,晉式月餅做好后可以直接吃,無需等待回油。其口感與多數月餅不同,偏向口感醇香的蛋糕,比較綿軟。
秦式月餅出自陜西,是月餅的鼻祖之一。它融合了葷素食材,但以素餡為主,如桔餅、玫瑰等果脯,為月餅增添了一抹清新與甘甜。由于制作過程中水分控制得較為嚴格,秦式月餅的口感相對偏干、偏硬,食用時或許會有些許掉皮掉餡的現象,但這正是其獨特風味的一部分。秦式月餅可分為陜南月餅、陜北月餅和關中月餅三個流派。陜南月餅的代表是鎮安酥皮月餅,結合鎮安特產的板栗、核桃,鎮安酥皮月餅內餡大多以板栗、核桃為主;陜北月餅的內餡以陜北紅棗泥、豆沙為主,餅皮厚,餡少,口感稍硬;關中月餅由唐代的胡麻餅、紅綾餅、貴妃紅等糕餅演變而來,宋代時衍生出了水晶月餅,水晶月餅金面銀幫,口感皮酥餡甘,甜而不膩。
秋風輕拂,中秋佳節將至,又到了吃月餅的時節。中國遼闊無垠的國土不僅孕育了多樣的自然風光,也造就了南北方不同的飲食習慣,豐富的月餅品種。但無論口味如何變化,月餅始終承載著人們對天際圓月與人間團圓的向往與慶祝。值此中秋佳節夜,愿人間處處皆團圓,愿你我共賞此時月。
中秋良辰 禮賀人圓
當秋風輕拂過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帶來了收獲的喜悅與滿城的桂花香,中秋的腳步已悄然臨近。在這個以“月”為名的節日里,南京希爾頓酒店、南京金絲利喜來登酒店、南京凱賓斯基酒店誠摯獻禮,用月餅編織一場關于視覺、味覺與情感的盛宴。
禮盒內容
南希禮月·雅
(八粒對開款\抽屜款)
廣式椰蓉月餅 廣式藤椒牛肉月餅
廣式棗泥月餅 廣式荔浦香芋月餅
廣式五仁月餅 廣式減糖紅豆沙月餅
廣式陳皮普洱月餅 廣式麥芽糖醇蓮蓉蛋黃月餅
南京希爾頓酒店
南京希爾頓酒店推出“南希禮月”系列,將傳統廣式月餅的精髓與健康減糖理念融合,帶來兼具美味與健康的月餅。從細膩椰蓉到醇厚五仁,從創新藤椒牛肉到雅致陳皮普洱,每一款月餅都承載著酒店對品質生活的追求與對團圓時刻的祝福。
禮盒內容(每8粒裝每粒80克)
喜月禮盒
廣式陳皮豆沙月餅×2
廣式紫薯月餅×2
廣式桂花山藥月餅×2
廣式蛋黃白蓮蓉月餅
桃山奶黃流心月餅
皓月禮盒
廣式香辣牛肉月餅×2
廣式棗泥核桃月餅×2
廣式蛋黃白蓮蓉月餅×2
廣式火腿五仁月餅
桃山奶黃流心月餅
尊月禮盒
廣式鮑魚月餅 潮式生椰拿鐵月餅
廣式桂花山藥月餅 桃山皮檸檬芝士月餅
廣式香辣牛肉月餅 桃山奶黃流心月餅
廣式XO干貝月餅 桃山小青柑普洱月餅
南京金絲利喜來登酒店
月滿金絲利,福至喜來登,山河遠闊,煙火人間,又一年,千里嬋娟。賞月伴良宵,予禮獻桂魄,南京金絲利喜來登酒店奉上匠心之作“喜月”“皓月”“尊月”三款中秋禮盒,演繹中秋闔家團圓之美。“喜月禮盒”以活力橙為靈感,熱情洋溢又不失高級,燙金工藝呈現流星滑落的奪目瞬間,將中秋經典傳統與流星之美結合,訴說端莊優雅與幸福美滿,內盒可DIY卡通龍造型,呼應龍年。“皓月禮盒”以萬花筒為設計靈感,內盒采用半雕工藝,可拆卸作為杯墊二次使用,盒體融入環保理念,使用再生材料,可作為雜物盒使用。“尊月禮盒”以詩意山水畫風格演繹大氣國風,盒蓋可作為相框使用,反面可當作茶盤,感受獨特的中式風雅。
南京凱賓斯基酒店
月滿中秋時,人間小團圓。南京凱賓斯基酒店-金凱樓中餐廳特別呈現“風雅賞月”與“秦淮對月”兩款中秋月餅禮盒,傳承經典之味、融合創新意趣,匠心演繹中秋至味。兩款禮盒選用傳統中國色“淺杏”和“扁青”作為主配色,點綴復古啞光金色配件與經典花鳥、花窗元素,融合新中式繪畫風格,勾勒花好月圓的美好意境。“風雅賞月”中秋禮盒采用手提式開合,搭配8種經典廣式口味月餅。“秦淮對月”中秋禮盒采用抽拉式開合,竹編把手更顯質感,甄選桃山皮精心雕琢“月下賞桂”“玉兔搗藥”“秦淮夜游”等古時中秋之景于餅面,傳遞東方美學。該禮盒精心挑選黃桃芝士、咖啡紅豆、木瓜牛奶、太妃草莓等6種口味12枚月餅,更偏向當下年輕人喜愛的口味。
禮盒內容
風雅賞月
廣式蛋黃蓮蓉月餅
廣式紅豆沙月餅
廣式棗泥月餅
廣式經典五仁月餅
廣式綠茶月餅
廣式香芋月餅
廣式醇黑芝麻月餅
廣式紫薯月餅
秦淮對月
桃山木瓜牛奶月餅
桃山椰香紫薯月餅
桃山芒果月餅
桃山咖啡紅豆月餅
桃山黃桃芝士月餅
桃山太妃草莓月餅
中秋食尚幻彩新韻新中式冰皮月餅制作指南
特別鳴謝/灃升記
在中秋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里,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標志性美食。隨著歲月變遷華夏各地誕生了品種繁多的月餅,京式、廣式、蘇式等等。冰皮月餅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外觀精巧別致,口感酥軟滑爽富有彈性,制作更是無需烘烤,工藝簡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讓玉潔冰清的月餅和如水的月色一同守護“但愿人長久”的樸素心愿。
原料:
桃子250g、白砂糖75g、水150g、檸檬汁5g、牛奶185g、煉乳25g、糯米粉50g、粘米粉50g、澄粉25g、黃油25g、奶油奶酪150g
制作:
冰皮月餅的做法分成四個主要的步驟:
1.制作蜜桃醬。取桃子一個,去皮,將桃子切成丁,將其與409白糖混合提前腌制1個小時。桃子皮與水混煮提取顏色,煮好后取出果皮,倒入果肉丁,煮至果肉晶瑩剔透,加入檸檬汁,攪拌均勻備用;
2.制作糯米皮。碗中依次倒入牛奶、煉乳和259糖攪拌均勻,再倒入糯米粉、粘米粉和澄粉攪拌均勻,過篩后上鍋蒸煮15-20分鐘。隨后取出晾涼,加入黃油、植物粉,調制出喜歡的顏色;
3.制作餡料。將奶油奶酪、蜜桃醬和10g糖攪拌均勻,用裱花袋堆放再茶盤里,冷凍備用,防止融化;
4.制作月餅。面皮25g、餡料25g,將餡料包入面皮之中,模具壓模即可。
千家風味共團圓
文/肖璃瑤
中秋之夜,圓月高懸,不僅照亮了歸家的路,也溫柔地鋪陳開一幅幅關于團圓的詩意圖景。隨著家門輕輕開啟,誘人的香氣悄然彌漫,引領歸家人的腳步。家宴之上燈火通明,不同的餐桌勾勒出各具特色的美食畫卷,承載著家的味道與溫情。
舌尖上的俏皮詩行
幸福的家庭不一定是碧瓦朱甍,但一定有熱騰騰的飯菜、清爽的甜湯、醇香的酒與溫馨的燈火。博主cici晨的中秋家宴以酸辣脆爽的泡椒脆藕與清爽可口的涼拌什錦菜交織出開胃的前奏,上湯娃娃菜的溫潤與招牌脆皮甜辣炸雞的酥脆,在味蕾上跳躍著幸福的旋律。油燜大蝦鮮紅誘人,泡椒子姜牛蛙酸辣開胃,豆花牛肉香辣咸鮮。餐后,一碗清甜的桃膠雞頭米甜湯緩緩入喉,洗凈塵囂與疲憊,為撫慰身心的一餐完美收尾。
博主:cici晨
菜單:
泡椒脆藕
涼拌什錦菜
上湯娃娃菜
招牌脆皮甜辣炸雞
油燜大蝦
泡椒子姜牛蛙
豆花牛肉
脆皮年糕
桃膠雞頭米甜湯
博主:FF的廚房
南北風味共聚一堂的遠洋一餐
中秋之夜熱氣騰騰的餐桌,是遠渡重洋的游子對家鄉無盡思念的具象化表達。博主FF的廚房用21道菜品將南北風味匯聚一桌,四喜烤麩醬香濃郁;口水雞麻辣鮮香,讓人仿佛置身于川渝的街頭巷尾;桂花糖藕清甜軟糯,是江南秋日里的一抹溫柔;東北名菜雪衣豆沙輕盈甜蜜;以產自云南的牛肝菌為主角炒制的炒飯菌香四溢……在一道道菜看中味蕾穿越千山萬水,重溫久違的家鄉味道。
菜單:
四喜烤麩
口水雞
桂花糖藕
糖醋茄盒
七彩涼米線
海鮮豆腐煲
粉蒸肉
肥腸雞公煲
蜜汁烤肋排
清蒸鱖魚
鍋包肉
蒜蓉粉絲蝦
紅燒肘子
肥牛粉絲煲
炸酥肉
香辣蟹
炸物拼盤
雪衣豆沙
牛肝菌炒飯
翡翠餃子
豆沙餅
博主:wearewei
愛意與美食共舞
月圓總有星相伴,人圓總有家相隨。博主wearewei在中秋前夕意外收獲歸家之喜,恰逢此節是他與妻子締結良緣的紀念日,雙喜臨門,猶如中秋滿月,讓這份團聚更顯珍貴。這對年輕伴侶精心籌備的家宴,滿載著對彼此的深厚情誼。桌上,妻子心心念念的冒菜熱氣騰騰、麻辣鮮香,挑動著味蕾;丈夫朝思暮想的上海紅燒肉,濃油赤醬,色澤誘人。在這場家宴中,食物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與共鳴。
菜單:
藍莓山藥
紅燒肉
白灼蝦
香辣冒菜
清蒸鱸魚
排骨藕湯
桂花圓子
家常菜是團圓菜
歸家即享家常味。博主蘭的小餐桌以簡樸的食材,精心烹制出一席家常盛宴。香脆的椒鹽花生,作為前菜登場;清新的糟鹵毛豆帶著一絲酒香,勾起家人間共度的夏夜時光香酥鴨金黃酥脆的外皮下,包裹著鮮嫩多汁的鴨肉;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缽缽雞麻辣鮮香,水煮牛肉熱烈奔放,雞爪燒肥腸軟糯入味,川味豆花細膩柔滑,綠油油的炒絲瓜爽口解膩。中秋家宴不僅滋養了家人的胃,更凝聚了家人的心。
博主:蘭的小餐桌
菜單:
椒鹽花生
糟鹵毛豆
香酥鴨
紅燒肉
缽缽雞
水煮牛肉
雞爪燒肥腸
川味豆花
炒絲瓜
中秋也要吃餃子
來自遼寧的博主瑤思ZHAO籌備了一桌滿載東北風情的中秋家宴。遼寧是中國最北的沿海省份,擁有豐富的海產。所以博主瑤思ZHAO將海鮮作為家宴主角,蒜蓉粉絲蝦以濃郁的蒜香和豐富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清蒸皮皮蝦保留了海鮮的原汁原味,鮮嫩可口;檸檬羅氏蝦口感清爽、肉質緊實,重溫夏日風情。秘制醬雞頭與東北蘸醬菜則是經典的東北風味。而酸菜豬肉水餃和薺菜豬肉水餃的出現更是將團圓的氛圍推向了高潮。酸菜豬肉水餃薄皮大餡,咬開瞬間湯汁四溢,酸菜的爽口酸香與豬肉的醇厚交織在一起,喚醒每個東北人對家最初的記憶。
博主:瑤思ZHAO
菜單:
醬汁杏鮑菇
秘制醬雞頭
蒜蓉粉絲蝦
清蒸皮皮蝦
檸檬羅氏蝦
青椒擂皮蛋
東北蘸醬菜
排骨山藥湯
酸菜豬肉水餃
薺菜豬肉水餃
新疆三色葡萄
下飯是菜的使命
博主愛吃辣的娜娜以辣為魂,以食材本味為骨,準備了一系列既刺激味蕾又不失食材精髓的下飯佳肴,讓這個中秋佳節不僅洋溢著節日的溫馨,更添上一抹辣中帶暖、家味十足的獨特風情。麻辣蝦尾的鮮辣,爆炒魷魚的香辣,避風塘炒蝦的香脆,辣子雞丁的香嫩,每一口都是對辣味的極致追求。鮮美的清蒸彩虹綢魚,濃郁的沙茶牛肉堡,成香的紅燒排骨,鮮美的菌菇湯則為這頓家宴帶來了更豐富的味蕾體驗。
博主:愛吃辣的娜娜
菜單:
麻辣蝦尾
辣子雞丁
爆炒魷魚
清蒸彩虹綢魚
避風塘炒蝦
沙茶牛肉煲
紅燒排骨
檸檬手撕雞腿肉
黃瓜變蛋
蠔油生菜
清炒荷蘭豆
蔬菜沙拉
菌菇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