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超市為判別顧客來源、身份等信息,未事先告示,更未獲得顧客同意,便擅自在超市入口處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用于收集、儲存、使用顧客人臉信息。那么,在超市沒有提供給他人、也沒有利用顧客人臉信息用于犯罪的情況下,是否構成侵權?
超市之舉構成侵權。
釋法: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闭驗槿四樞畔儆凇吧镒R別信息”,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的人,超市未經顧客許可而收集、儲存、使用,無疑與之相違。
張某將具有非法竊取安裝者相冊照片功能的手機“黑客軟件”,偽裝成“顏值檢測”軟件提供訪客免費下載。用戶下載安裝“顏值檢測”軟件使用時,“顏值檢測”軟件會在后臺自動獲取對方信息并上傳到后臺。張某將獲取的人臉信息、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出售給他人后,不僅造成一人因不堪騷擾而精神失常的悲劇,還會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張某的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信息罪。
釋法: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薄蹲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蛘弑唤壖艿葒乐睾蠊摹薄霸斐芍卮蠼洕鷵p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張某通過“顏值檢測”非法獲取他人人臉信息并出售,客觀上已造成他人精神失常及惡劣的社會影響,無疑難逃罪責。
某小區的物業公司為規范和加強出入管理,要求全體業主及其家庭成員錄入人臉信息,以便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使用,但這遭到部分業主拒絕。物業公司能強令收錄嗎?
物業公司不能強令收錄。
釋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以人臉識別作為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出入物業服務區域的唯一驗證方式,不同意的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請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驗證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被谖飿I公司完全可以提供其他合理驗證方式加強出入管理,決定了有權選擇是否采取人臉識別。
(摘自《中國婦女報》)(責任編輯 張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