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兩個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這是“守正創新”的方法論意義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重要體現[1]。“兩個結合”重要論斷的提出呼喚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實踐,為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提供理論指導、標明價值取向、豐富時代內涵。
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根本指導思想,為國家繁榮昌盛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實開展的根本遵循。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線任務是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兩個結合”的提出也進一步深化了理論理解與實踐應用,強調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更要將這些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理解,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群眾頭腦。第二,通過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強調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借此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和文化支撐,增強教育的文化底蘊與感染力。
“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的同時,也彰顯了高度的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并為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標明了價值取向。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最根本的在于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從根源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為人民做實事,讓人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給予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的實踐中回顧黨的百年歷程,深刻認識黨領導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道路選擇,激發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在“兩個結合”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也在新的歷史起點被賦予正確的道路價值指向。同時,第二個結合在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更加鮮明地突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意義,這既是對思想的解放,也是對文化上的肯定,并對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賦予堅定的文化價值導向。
“兩個結合”的深刻闡釋將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既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的繼承,又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的時代內涵。從辯證法角度來看,在兩個結合的時代背景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聯系與發展的辯證統一中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的時代內涵。從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角度來看,第一個結合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體現了中國特色,滿足人民的價值需求,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飛躍,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存在需要—創造—滿足—新的需要—新的創造—新的滿足的邏輯,“兩個結合”的提出進一步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價值追求的理解。
“兩個結合”的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在“不變”與“變”的辯證關系中進行了新的實踐,深刻理解“兩個結合”核心要義,把握新實踐新方向,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在守正中創新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2]。它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科學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首先,落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論證了人的全面發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到教育的全過程中,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隨時代發展煥發出新的理念價值,在“兩個結合”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政治建設上,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學習新思想,堅定“四個自信”。在文化建設上,端正文化價值觀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創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在新的征程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著中華民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全球視野,把握社會發展趨勢,不斷加深對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了一些新理論、新思想,為新時期黨的思想文化宣傳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思想政治教育要守住文化根基,關鍵在端正文化價值觀念,落實第二個結合,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度融合,立足于第二個結合,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吸收借鑒人類文明成果,傳播中國聲音,在筑牢文化根基的同時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第一,技術賦能,更新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在數字化的背景下,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將傳統文化更加立體生動地呈現,例如借助人工智能、VR數字技術將無形的精神傳達轉化成生動的數字畫面;第二,拓寬視野,借助影視、動漫、音樂等傳播形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眾視野、走入大眾生活,促進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黨的十八大首次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再次強調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并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就是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本質任務,以人為本,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內容。首先,“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應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前提下,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和教育人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民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去解決問題,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必然性和現實意義,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其次,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第二個結合強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凝練時代思想與價值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新的活力,從傳統文化中挖掘經驗與啟示,尋找解決時代難題的答案,進而強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胸懷天下等科學方法,堅持好運用好這些觀點與方法對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導向旨在通過對照應然與實然的差距,從結果出發逆向推理,明確途徑以及改善方向,具有較高的效率性與可行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及“兩個結合”的旨歸高度契合[3]。在“兩個結合”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斷鞏固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肩負起“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堅持問題導向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樹立問題意識,發現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阻礙,正確分析本質問題,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新方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如何培養人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聚焦的根本問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問題導向要緊緊圍繞這一根本問題,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培養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此外,進入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價值多元化的影響,科學技術、新媒體網絡、享樂主義等多方面的時代問題相繼涌現,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借助科學的方法,正確分析解決問題,準確把握矛盾的各要素,科學認識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社會關系的內在聯系,在堅持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
系統觀念是以系統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們認識自身和世界的基本方式。在“兩個結合”的背景下,系統觀念與中華傳統文化有內在的契合點,例如我國古代“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的大統一觀念就是全面整體的民族觀、國家觀、社會觀的集中體現。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知識傳授、精神塑造和價值引領為一體并開展全員全方位育人,因此要善于運用系統觀念,積極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思政育人的示范帶動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各要素本身就是一個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內的組成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決定了各要素功能的發揮。因此要從整體的視角認識思想政治教育,明確育人目標,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親和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其次,任何系統都處于不斷發展的變化之中,系統的動態取決于系統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并主要取決于內部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思想性、時代性和現實性,又要注重課程的親和力,深入結合當前國情和中央政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幫助解決社會問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
堅持胸懷天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和鮮明特質,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天下情懷、國際視野。立足于第一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一條歷史經驗就是堅持胸懷天下,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著眼于第二個結合,“天下”的觀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承載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品質和鮮明的價值,塑造了中華民族以天下為己任的民族精神與文化基因。因此,在“兩個結合”的視域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要堅持胸懷天下,首先,要打開理論視野,不僅要注重個體發展,也要關注社會和國家前途命運,在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進步,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到新的實踐高度;其次,以胸懷天下的視野培養新時代好青年,引導青年把個體利益與國家和民族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聚精神動力。
[1]胡紅梅.試論“兩個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 (14):6-10.
[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3]蔡志強,袁美秀.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維度審視集體主義價值觀[J].思想理論教育,2022(07):39-47.
(作者單位: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