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一種聽覺上的異常現象,主要發生在沒有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患者會在耳內護顱內感知到持續或者尖端的聲響,可能包括嘶嘶聲、嗡嗡聲或尖銳的鈴聲,是聽覺系統功能紊亂或衰退的表現。耳鳴的分類主要基于聲音是否可被他人聽到,可以分為主觀性和客觀性兩個種類,其中前者比較常見,即只有患者自己能感知到的聲音。
老年人因為身體的各項機能已經開始衰退,更容易受到耳鳴的困擾。通常發展過程比較緩慢,隨著年齡的增長癥狀會逐漸加重,除本身的耳鳴癥狀之外還會發展其他癥狀或者出現相關并發癥。常見的伴隨癥狀主要包括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耳鳴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不僅會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會影響睡眠,而長期未得到適當治療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引發心理疾病。
導致老年耳鳴的原因相對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外耳道炎:病原體感染、耳道積水等因素引起的外耳道皮膚、皮下組織發生的感染性疾病,可以刺激內耳神經,引發耳鳴。
2.中耳炎:中耳部位的炎癥病變,可能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其炎癥同樣可以刺激內耳神經,引起耳鳴。
3.藥物:老年患者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增加,如耳毒性藥物,長時間或大劑量使用可能導致耳鳴。
4.噪聲性損傷: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尤其是強烈或持續的噪音,會損害人的聽覺能力,直接引起中耳和內耳結構損傷,導致耳鳴。
5.心血管、內分泌疾病:老年性的心腦血管疾病與耳鳴有正相關的關系,長期心腦血管疾病可能造成內耳循環障礙,缺血缺氧的時間一長,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問題就出現了。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發病期間,老年人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耳鳴現象。
6.腦部或耳部腫瘤:如聽神經瘤等,可能對患者的聽覺神經造成慢性損害,導致耳鳴。
7.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可能出現內耳聽覺器官退化的情況,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
8.外傷:耳部或顱腦外傷可能會導致耳內聽骨鏈以及鼓膜受損,引發耳鳴。
老年耳鳴的診斷對于明確病因、評估病情及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常見的診斷方法如下——
1.聽力測試:通過純音測聽、聲阻抗檢查等手段,評估患者的聽力狀況,判斷是否存在聽力損失及損失程度,有助于明確耳鳴是否與聽力下降有關,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測試時患者需佩戴耳機,按照醫生指示進行操作,測試過程中需保持安靜,避免外界噪音干擾,醫生需關注患者的反應,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2.平衡功能檢查:通過閉目行走、原地踏步等方法,評估患者的平衡能力,排除因前庭功能障礙引起的耳鳴。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檢查過程中需保證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事故發生。測試完畢后醫生根據檢查結果評估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出相應建議。
3.影像學檢查:如CT、MRI等,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耳部結構,用于排除腦部或耳部腫瘤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耳鳴。患者需按照醫生要求配合檢查,如保持頭部不動等。醫生需根據檢查結果綜合分析,排除器質性病變的可能性,為診斷提供有力支持。
耳鳴的病因復雜,因此需要綜合評估,綜合治療。常用治療方法有——
1.藥物治療: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開具一些藥物來減輕耳鳴癥狀,主要包括血管擴張劑、抗焦慮藥、抗抑郁藥等。需要注意,藥物治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的使用可能伴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加強用藥監測,一旦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并就醫。
2.聲療:聲療是一種通過外界聲音刺激來減輕耳鳴的方法,常用包括耳鳴掩蔽器、耳鳴再訓練治療等,可有效幫助患者適應耳鳴,減輕其對生活的影響。
3.原發病治療:導致出現耳鳴的原因比較復雜,可能與多種疾病都存在明顯的關聯。而老年人大多存在一些基礎性疾病,常見的包括營養不良、高血壓、糖尿病等。所以在治療耳鳴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基礎性疾病進行治療。
4.助聽器治療:老年耳鳴患者大多數都出現了聽力減退的情況,而借助助聽器可以幫助其更好的獲取外界的聲音,有效提高聽力。除此之外,助聽器的噪音和擴大化的聲音刺激能夠對耳鳴進行遮掩,所以患者堅持佩戴助聽器可有效緩解耳鳴的癥狀,甚至會使其消失。聽力損失超過50dB的老年患者佩戴助聽器所取得的效果更好,聽力損失較小或者并未出現損傷的患者最好不要佩戴助聽器。
為了更好地防治耳鳴,老年人需要盡量避免長時間處在噪音的環境當中,例如工廠、交通繁忙的馬路等,如果無法避免,可以佩戴耳塞、耳罩等防護用具。老年人還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攝入過多高脂肪、高鹽、高糖的食物,同時戒煙限酒,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對聽覺神經產生損害。在使用藥物治療其他疾病時,要注意藥物是否可能引起耳鳴等副作用,如有疑慮應及時咨詢醫生。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耳鳴帶來的困擾,老年人可適當通過參加興趣小組、社交活動等方式來分散注意力,減輕心理壓力。老年人應在家中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噪音對聽覺神經的刺激,并定期到醫院進行聽力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治療聽力問題。最后提醒大家,耳鳴的原因復雜多樣,且不同的藥物可能對不同的患者產生不同的效果,患者應當去正規醫院接受診治,不可自行購買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