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鄰居秦老爺子在遛彎時突感下肢無力,不慎摔倒,但短暫休息后癥狀自行緩解,老人并未在意。然而,2天后同樣的癥狀再次出現,且更為嚴重,導致老人無法自行站起,右腿劇烈疼痛。送醫檢查后,被診斷為急性腦梗塞并伴隨右側股骨骨折及肺炎。這一連串的并發癥不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還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預后。
原來,老人的首次跌倒,實則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一種由于腦局部缺血引起的短暫性神經功能障礙。其發病原因復雜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疾病、血液成分改變、血流動力學異常及血管痙攣等。此外,過度用腦、情緒激動、寒冷及勞累等因素也可能誘發TIA。
TIA的癥狀雖然多樣且通常持續時間不長(一般不超過1小時),但其危害不容小覷。TIA不僅是腦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更可能在短期內復發,甚至進展為腦梗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于TIA的及時識別和治療至關重要。
TIA的臨床表現因受累血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頸內動脈系統TIA和椎基底動脈系統TIA兩大類。
頸內動脈系統TIA 常見癥狀包括病灶對側肢體單癱、偏癱和面癱,以及單肢或偏身麻木等。其特征性癥狀有病變側單眼一過性黑蒙或失明,對側偏癱及感覺障礙,當優勢半球受累時還可能出現失語。此外,也可能出現病灶對側同向性偏盲等癥狀。
椎基底動脈系統TIA 常見癥狀則是眩暈、惡心、嘔吐、平衡失調等。其特征性癥狀包括跌倒發作和短暫性全面遺忘癥。跌倒發作表現為轉頭或仰頭時雙下肢無力而跌倒,但患者可迅速自行站起且無意識喪失;短暫性全面遺忘癥則表現為發作時出現短時間記憶喪失,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但患者的對話、書寫和計算能力正常,無意識障礙。此外,還可能出現吞咽障礙、構音不清、共濟失調(小腦缺血)以及交叉性癱瘓(腦干缺血)等癥狀。
TIA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以及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TIA的治療目標在于控制癥狀和避免進展為腦梗塞。治療策略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手術和介入治療以及生活方式干預等多個方面。
病因治療 這是治療TIA的關鍵。通過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以及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等手段明確病因后,針對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原發病進行治療。同時,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以降低危險因素。
藥物治療 根據TIA的發作頻率和性質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藥(如肝素、華法林等)、擴容藥以及溶栓藥等。
手術和介入治療 對于部分頸動脈狹窄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行手術或介入治療,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或頸動脈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術(CAS)等,以改善腦供血情況。
生活方式干預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TIA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應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并保持心情舒暢等,以降低危險因素的發生。
經過醫院的規范診治后,TIA患者出院后仍面臨復發和并發癥的風險。因此,全面的預防策略和生活方式的調整至關重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飲食是預防TIA復發的基石。患者應選擇低鹽、低脂及低糖食物,避免油膩和高熱量食品。戒煙限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煙酒都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適量運動同樣重要,如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但要避免過度勞累,以免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確保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物鐘,有助于身體的恢復和抵抗力的提升。
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
情緒的穩定對于TIA患者來說至關重要。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患者應學會放松心情,保持心情舒暢和心態平衡。培養興趣愛好、參加社交活動等方式都是有效的情緒調節手段。
科學用藥與定期復查
科學用藥是預防TIA復發的關鍵環節。患者應嚴格遵循醫生的處方,按時按量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抗凝藥、降壓藥、降糖藥及降脂藥等。同時,了解所服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就醫。
定期復查同樣不容忽視。患者應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凝血功能、血糖及血脂等,以監測藥物治療效果及身體狀態。此外,還需復查血管超聲、頭顱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以進一步了解腦血管的變化情況。這些檢查有助于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預防病情的惡化。
預防跌倒與自我保護
對于TIA患者而言,預防跌倒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跌倒不僅可能導致骨折等嚴重并發癥,還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格外小心,特別是在出現頭暈、肢體無力等癥狀時。走路時應保持平穩的步伐,避免突然轉頭或仰頭等動作。同時,家中應設置防滑措施,如鋪設防滑墊、安裝扶手等。
患者還應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在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休息并尋求幫助,避免獨自外出或進行危險的活動。家屬和照護者也應加強對患者的監護和照顧。
增強公眾意識與加強健康教育
TIA作為腦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其危害性和預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此,提高公眾對TIA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至關重要。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普及TIA的相關知識,提高公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同時,鼓勵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以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此外,還應加強對醫療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對TIA的識別和診療水平,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跌倒,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實則可能隱藏著嚴重的腦血管病風險。通過深入分析,我們不僅了解到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危害性和預防的重要性,更深刻認識到了健康生活方式和及時就醫對于維護腦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因此,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共同關注腦血管健康,守護我們的生命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