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由桃金娘科桉屬和蕓香科桔屬及松科松屬植物的提取物所組成,其主要成分為桉油精,檸檬烯及α-蒎烯。該藥為黃色腸溶軟膠囊,內容物為淺黃色透明油狀液體。臨床上,該藥適用于急、慢性鼻竇炎;適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膿腫、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結核和矽肺等呼吸道疾??;也可用于支氣管造影術后,促進造影劑的排出。
目前,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上市的藥品規格有 0.3 g/粒(成人)和 0.12 g/粒(兒童),用法均為口服,對于4~10歲兒童,應選擇兒童版(0.12克/粒),急性患者一次0.12g(1粒),一日3~4次;慢性患者一次0.12g(1粒),一日2次。對于成人,應選擇成人版(0.3克/粒),急性患者一次0.3g,一日3~4次;慢性患者一次0.3g(1 粒),一日2次。既往臨床實踐表明,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的不良反應較輕微,偶有胃腸道不適及過敏反應,如皮疹、面部浮腫、呼吸困難和循環障礙。若出現上述不良反應,請及時停藥,并送醫就診!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一般要在餐前半小時用涼開水整粒送服,禁用熱水,不可打開或嚼碎后服用。為什么呢?
桉檸蒎做成腸溶軟膠囊的劑型設計就是為了抵抗胃液中的酸性環境,確保藥物成分不被胃酸破壞,安全到達腸道后再釋放。因為腸溶軟膠囊的外殼是由不溶于胃酸的材料制成,直到軟膠囊進入腸道,腸道pH值較高,膠囊才會溶解并釋放出藥物。
而餐前服用時胃部運動較為活躍,有助于膠囊更快地進入腸道,餐前半小時服用可以確保藥物在腸道的最佳位置釋放和吸收,避免食物的攝入影響藥物的吸收,包括改變胃的pH 值或與藥物成分發生相互作用。因此,為了確保藥物的最佳療效和減少胃部不適的風險,需要在餐前半小時服用桉檸蒎腸溶膠囊。
軟膠囊殼由明膠、甘油、水組成,膠殼比較柔軟,易受外力而變形、破碎,并對濕和熱敏感,用超過一定溫度的水送服會導致軟膠囊軟化、變黏、破裂,內容藥物可能會未達腸道就提前破殼釋放,降低藥物效應及刺激消化道。同時,水溫對桉油精、檸檬烯穩定性也有影響,使用高于體溫的熱水,將導致桉油精、檸檬烯變性,會影響藥效,并且還會造成藥物成分的流失。故說明書建議用涼開水送服,而在《中國藥典》中,涼開水指的是放冷至室溫的水(25~30℃);因此,建議使用30℃ 以下的涼開水送服桉檸蒎腸溶膠囊。儲存桉檸蒎腸溶膠囊也應注意,需密閉,在陰涼處(不超過20℃)處保存。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不能嚼服,因為將該藥物設計為腸溶制劑的目的是讓藥物在腸道中釋放而不是在胃中;如果嚼服或打開膠囊服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會在胃中釋放而被酸性環境破壞,從而降低甚至失去藥效,以及對胃造成刺激損傷等。也就是說,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只適用于有整粒吞咽功能的人群,對于存在吞咽困難或需要鼻飼的患者,如果需要祛痰,可以考慮選擇其他類型的祛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