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成分:部分止咳藥中含有可卡因、麻黃堿、哌替啶等物質,這些都屬于成癮性物質,會對大腦中樞神經產生刺激,起到鎮靜、鎮痛作用,導致依賴性。
神經適應性:部分青少年因疾病原因,需要長時間服用止咳藥,長期用藥會增加身體對藥物的耐受性,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增加藥量達到理想效果,最終成癮。
身體依賴:一些止咳藥中含有可待因、嗎啡類似物,會讓人體對其產生依賴性,停藥后容易產生戒斷反應,如焦慮、不安、頭痛等等,迫使青少年不得繼續用藥,難以擺脫藥物的束縛。
胃腸道不適:部分止咳藥進入人體后,會刺激胃腸道,影響胃腸道功能,引發不適癥狀,常見的有惡心、嘔吐、反酸、腹瀉等。
過敏:部分青少年可能會對止咳藥的某些成分有過敏反應,繼而出現一系列臨床不適癥狀,比如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如不引起重視,持續服藥,可能會導致死亡。
嗜睡:中樞性止咳藥會在某種程度上抑制青少年的神經系統功能,繼而導致嗜睡、反應遲鈍等情況,可能會對青少年的個體警覺性和專注力造成影響。
嚴格遵循醫囑:雖然部分止咳藥的成分會產生依賴性,但只要遵守醫囑、嚴格按照劑量及療程服用,基本不會成癮。并且,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藥物多數為處方藥,需要經醫生指導下服用,無法擅自購買,建議大家不要隨意服用。用藥前一定要詢問醫生,也不要與其他易成癮藥物聯合服用,否則會形成疊加效應,導致依賴性、危險性增加。另外,在服用藥物時需要注意,禁止飲酒或服用嗎啡等成癮性強的物質。
短期適量:止咳藥物只能短期服用,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因此,建議大家應短期、適量服用,不要長期、大量使用。通常情況下,連續服藥時間不宜超過1周。
轉移注意力:想要戒除止咳藥,首先應該逐步減少藥物劑量,不要突然停藥,否則很有可能引起戒斷反應。同時,還要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識別并避免那些可能導致藥物濫用的觸發因素,如壓力、緊張、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學會積極應對,培養個人興趣愛好,通過健康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如深呼吸、冥想、慢跑等,不僅可以減少對止咳藥的關注,還能夠提高個人的免疫力。
厭惡療法:如果僅采用轉移注意力方法不佳,那么我們可以嘗試厭惡療法,每次想要喝止咳藥的時候,給予厭惡刺激,比如嗅覺反胃劑,進而達到戒除的目的。
認知療法:我們還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的方法糾正認知,認識到止咳藥成癮的危害性,改變錯誤的觀念,減少人體對止咳藥的心理依賴,適用于戒斷反應者。
定期復查:建議大家定期去醫院進行復查,及時關注自身恢復情況,并調整治療方案。如有問題,可以與醫生或治療師進行溝通,讓其解答疑惑,以確保戒斷過程的順利進行。
總之,想要改變止咳藥成癮情況,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建議大家在醫生及藥師指導下合理、科學用藥,如果用藥之后出現不適感,或者未達到預期治療目的,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讓醫生及藥師結合實際情況處理,不要自作主張。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健康情況,給予關心與照顧,陪伴孩子渡過這段艱難的階段,逐步戒掉止咳藥,恢復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