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肝主藏血,腎主藏精,肝腎不足會導致目失所養,視力下降。現代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期,身體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肝腎功能相對較弱,容易發生肝腎不足的情況。另外,氣血虛弱也是導致近視的原因之一。氣血為維護機體正常功能之物質基礎,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久病傷氣耗血,而致氣血雙虧,最后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長時間用眼、不良的坐姿習慣等都可能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導致氣血虛弱,目失所養。此外,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氣血的生成和運行。除此之外,痰濕內阻是導致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的常見原因之一。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是產生痰濕的根本原因,其中尤以肺、脾、腎等臟的氣化功能失調,三焦水道失于通利為主要原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食物等都可能引起痰濕內阻,而痰濕內阻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目失所養,最后視物模糊,視物昏花。
針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等病因,中醫常采用補益肝腎、益氣養血等中藥進行治療。如枸杞子、菊花、熟地黃等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黨參、黃芪、白術等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治療氣血不足所致近視,應多選用歸心、肝兩經的補血藥物進行組方,如當歸、白芍、龍眼肉之類。同時,根據個體差異,中醫還常采用辨證施治的方法,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當人體經絡中的氣循環出現異常時,經絡可發生堵塞,從而引起各種疾病,通過針刺穴位,可以影響氣在經絡中的活動,調節人體的氣血、神經、津液以及臟腑功能,使經絡和氣的循環恢復正常狀態,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提高視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所選穴位為風池、目窗、陽白、絲竹空、攢竹、太溪、三陰交、足三里(均為雙側)等穴位進行針刺。風池、陽白為膽經、三焦經、陽維脈之交會穴,具有調氣機、升清陽、導氣血入目之效。太溪、三陰交、足三里穴相伍體現先天滋后天、后天養先天,可補益化生元精、元氣、元血,用于培本固元,使臟腑精充血足。另外,還可予耳穴壓豆、推拿、艾灸等中醫外治防控近視。注:針灸治療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在生活中,兒童青少年應合理安排用眼時間,避免長時間連續用眼,適當休息和放松眼睛。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避免過度聚焦。同時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搭配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B、C及E的食物,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增強身體素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的眼睛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如近視、干眼癥、眼疲勞等。因此,定期眼部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并處理這些潛在問題。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預防近視的發生,應保持正確的坐姿和閱讀距離,避免在光線不足或過強的情況下閱讀。
通過以上措施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預防和減緩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中醫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為近視的防治提供獨特的思路和有效的手段,為守護兒童青少年的明亮雙眼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