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綜合治療,效果顯著。中醫強調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相結合,以調理脾胃、疏肝理氣來改善病癥;西方醫學更多地關注疾病的原因和病理生理過程,通過藥物療法來減輕炎癥并維護胃的黏膜健康。二者聯合應用可多方面治療慢性胃炎以增強療效。
(2)降低復發,改善生活質量。中醫治療重在調理體質、改善生活習慣等,從根本上杜絕病因;采用西醫的治療方法可以迅速地減輕癥狀,并降低對胃黏膜的傷害。結合中醫和西醫的治療手段,可以消除疾病的原因并調整身體狀況,進而降低慢性胃炎的再次發作,并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3)個體化治療,增強針對性。中醫治療強調個體差異及辨證論治,并針對患者體質、疾病等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西醫治療是針對病因及病理生理機制,有針對性的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進行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治療。
藥物治療 中醫方面,醫生可依據患者體質及疾病情況開具個性化中藥方劑如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柴胡疏肝散等來調理脾胃功能,改善胃炎病癥。這些方劑都通過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活血化淤的作用來實現治療。
西醫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泮托拉唑和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等)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枸櫞酸鉍鉀和硫糖鋁等)。對于由幽門螺桿菌引發的慢性胃炎,還需要進行抗菌治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針灸治療 其是慢性胃炎中醫療法中最主要的方法,通過選取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內關等)進行針刺或艾灸,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理脾胃功能。針灸治療既能減輕胃炎的癥狀,又能增強患者免疫力,有利于痊愈。
推拿治療 以專業手法刺激經絡及穴位,調節陰陽平衡、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常見手法有揉中脘穴、摩腹穴、按摩胃經等。推拿治療可以減輕胃炎帶來的痛苦與不適、刺激胃腸道蠕動、增強消化功能。
飲食調理 在中醫看來,飲食對于調理脾胃至關重要。慢性胃炎患者要遵循少油、少激、少食冷飲的原則,忌過饑、過飽,適量吃溫熱易消化食品。西醫還強調要注意飲食調理,提示患者應多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品,忌刺激性食品及飲料等。
臨床案例:患者熊某,女,54歲,因“胃脘疼痛反復2年”就診。病癥包括胃痛、灼痛、不耐寒熱、納食尚可、腰部脹痛、雙下肢無力等。胃鏡檢查發現非萎縮性胃炎伴隨胃竇糜爛。從整體病狀來看,中醫將其診斷為胃脘痛(寒熱錯雜),而西醫則認為是非萎縮性胃炎。在治療之初,醫師給藥半夏瀉心湯加減法,以調理脾胃、平調寒熱。后期病癥消失,給予健脾補腎及補元膏扶正氣。中西醫結合治療3個月后,患者胃病和諸癥幾乎消失了,體質有了很大改善,情緒越來越樂觀。該病例充分證明中西醫結合在慢性胃炎治療中效果顯著,具有個性化治療的優點。
中西醫結合作為慢性胃炎綜合個性化治療手段,充分發揮中醫及西醫在理論及實踐上的優勢,多角度介入病情,以取得更好的療效。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醫學技術在進步,臨床經驗在累積,中西醫結合慢性胃炎治療方法也會越來越完善與優化,從而給更多的患者帶去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