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環境。在計劃前往自然環境前,應通過互聯網、地方林業局或野生動物保護機構詳細了解該地區常見的蛇種,特別是有毒蛇類的信息。了解它們的棲息環境(如山地、濕地、草原或沙漠)、活躍時間(通常是清晨或傍晚)以及季節性變化,這將幫助你在特定時間和地點采取更有效的預防措施。
2.穿著適宜。選擇耐磨、厚實的長褲和長袖上衣,最好選擇材質緊密不易被穿透的衣物,以增加保護層。束緊褲腿,搭配高筒靴或至少覆蓋腳踝的堅固鞋子,可以有效阻擋蛇牙。穿戴蛇咬防護襪或專門設計的戶外裝備,可進一步降低受傷風險。
3.觀察地面。在行進過程中,保持警覺,眼睛不斷掃描前方及兩側的地表,特別是草叢、石縫、落葉堆等蛇易于藏身之處。利用手杖或棍子輕輕拍打前方地面,發出聲響,可以促使隱藏的蛇類提前逃逸,避免突發遭遇。
4.避免夜間活動。夜間或黃昏時分,蛇類因捕食習慣更為活躍,且視覺受限的人類更難察覺它們的存在。盡量安排白天活動,如果必須夜間出行,攜帶強光手電筒,并沿清晰可見的路徑行走。
5.保持距離。在野外遇到蛇時,保持至少3~4米的安全距離,避免突然靠近或轉身逃跑。緩慢、平靜地后退,讓蛇感受到安全,自然會選擇離開。記住,不要試圖觸碰或驅趕蛇類。
6.學習急救知識。在出行前,參加急救培訓,了解毒蛇咬傷的基本處理步驟:如何識別毒蛇咬傷的癥狀、如何正確標記時間點(對后續治療很重要)以及如何使用急救包中的物品。同時,攜帶含有蛇藥包、止血帶、清潔劑、抗生素膏和通訊設備的急救包。
1.保持冷靜。遭遇這種突發事件時,保持冷靜是首要原則,恐慌會導致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加快,進而促進毒液在體內的擴散。深呼吸,盡量讓自己放松,認識到冷靜行動對于后續處理至關重要。
2.限制活動。立即停止一切體力勞動,就近安全地點坐下或平躺下來。減少被咬肢體的移動,因為運動可以促進淋巴液循環,加速毒液向全身擴散。保持靜止狀態,等待救援或準備下一步行動。
3.保持低位。如果條件允許,輕輕將被咬傷的肢體位置放低至心臟水平以下,但要小心不要阻礙血液循環,以免造成組織損傷,這個姿勢有助于減緩毒液通過血管回流到心臟的速度。
4.清潔傷口。使用流動的清水和溫和的肥皂輕輕清潔傷口周圍的皮膚,避免直接沖洗傷口內部,因為水流壓力可能會迫使毒素進一步滲透。清潔主要是為了減少感染風險,而非直接處理毒素。
5.迅速就醫。緊急情況下,應立即撥打當地的急救電話或盡快前往最近的醫療機構。在等待救援時,嘗試記住并描述蛇的特征,如顏色、斑紋、大小和頭部形狀,這對醫生確定毒蛇種類,選擇最合適的抗毒血清極為重要。
6.專業治療跟進。到達醫院后,務必遵循醫生的治療計劃。抗毒血清是針對特定蛇毒的有效解藥,盡早使用可以極大地提高存活率并減少長期健康問題。治療過程中,與醫護人員保持良好溝通,報告任何新出現的癥狀或不適,這有助于他們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最佳的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