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凜冽的寒風在暗夜中號叫,我知道天即將破曉……”“我親吻祖國溫暖的土地,今生無憾,青春無悔……”舞臺上,精彩的對白、生動的表演,讓臺下的學生全情投入到《八女投江》感人至深的劇情之中。
暑假前夕,本溪滿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本溪縣”)“書香潤童年”第三屆經典誦讀暨課本劇展演活動精彩啟幕,來自全縣12所小學的近百名學生將課本內容搬上舞臺,以多種形式對經典作品進行詮釋和演繹,學生們上了一堂“有知”又“有味”的思政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本溪縣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強黨建、優教育、育人才”專項行動,在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上做文章,著力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以奮進之筆書寫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黨建引領,擦亮教育底色
前不久,本溪縣第二中學準備啟動教學樓維修改造項目。分管后勤的黨支部委員在會上提出方案,委員們依次發言,對項目要不要做、維修達到什么標準、預算合不合理等發表意見,在大家一致同意的情況下,會議通過了這個項目,并按照要求將各項工作一一落實。“快速響應、科學決策、落實到位,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發揮了關鍵作用。”本溪縣第二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丁吉濤說。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為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本溪縣深入實施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成立以縣教育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為組長的7個換屆工作督導組,指導各中小學校嚴格程序標準,嚴明換屆紀律,推動中小學校黨組織換屆工作平穩有序完成。在黨組織設置為黨委、黨總支的8所中小學校完成黨組織書記、校長分設;在黨組織設置為支部的17所中小學校完成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還為這17所中小學校的黨組織配備了專職副書記。同時,指導各中小學校完善學校章程,制訂和落實黨組織會議和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定期深入各中小學校對黨建重點工作和議事決策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全面加強中小學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自全縣推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以來,本溪縣實驗小學獲評全省首批中小學黨建示范校,2項中小學黨建課題通過省委教育工委立項并結題?!北鞠h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立德樹人,澆灌未來之花
7月17日,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來自本溪縣滿族小學的12名小講解員已經“上崗”。由小講解員承擔講解任務的思政課實踐模式,讓紅色革命紀念場館變成“課堂”,讓革命文物資料變成一頁頁“教科書”?!翱孤摴适挛液苁煜?,但每次講解還是很感動,我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也從革命先輩身上學到很多優秀的品質。”小講解員朱明升說,他會牢記小講解員的責任,讓更多小伙伴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人。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楊靖宇紀念館、中共東南滿省委密營遺址……一個個紅色教育基地遍布本溪縣。近年來,本溪縣深入挖掘本土紅色資源,開展“百首紅歌進校園、百名少年講抗聯”活動,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組建“紅領巾宣講團”,鼓勵學生主動挖掘革命故事,宣講紅色文化;連續舉辦三屆課本劇展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如何讓思政教育潤物于無聲?如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還需家校社共同努力,形成育人合力,奏響立德樹人交響樂。
召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法治教育座談會,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立本溪市首個家校社協同育人基地,充分發揮學校主導、家長主體和社會支持的協同育人職能,共同營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開展家庭教育暨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進社區巡講公益活動,普及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識,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搭建起本溪縣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大教育格局,打造了新時代本溪縣家庭教育金字招牌。
引育并重,爭做“紅燭先鋒”
提起本溪縣第五中學數學教師張萬波,很多當地教師都會豎起大拇指。把生活中的鮮活素材引入數學課堂,這是張萬波讓學生愛上數學課的“秘訣”。有一天上課,學生看見講臺上擺著大蘿卜,正奇怪著,只見張萬波開始對大蘿卜進行“整形手術”,一會兒工夫便切出多種形狀的蘿卜塊。“這個是正方形,這個是菱形,這個是平行四邊形……”學生們興奮地喊著:“明白了!”在27年的教學生涯中,張萬波始終潛心鉆研業務,先后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教師”“遼寧省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名師,對于教育事業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至關重要。近年來,本溪縣啟動名師工程,聘請專家和督學人員,成立名師工作室,先后選樹1名“山城英才”,3名“楓鄉英才”,36名市、縣“師德標兵”。名師培養實現了學校學科全覆蓋,構建了省、市、縣三級,老中青三代相結合的名師梯隊,并建立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培訓機制,為實現校際間的師資均衡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加強育才的同時,本溪縣堅持多渠道引進優秀教師人才。幾年來,本溪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進優秀教師人才230余人,為本溪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同時,本溪縣積極探索建立教師輪崗交流制度,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不低于交流總數的20%。“這項工作的重點是推動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本溪縣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發展未有窮期,奮進永不言止。下一步,本溪縣將進一步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各方面,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本溪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