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艾青《礁石》
在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大連市長海縣廣袤的海域,礁石隨處可見。它們矗立于藍天下、碧海中,任歲月的風霜銷蝕著容顏,任咆哮的風浪侵襲著肌體,唯憑一身傲骨,站成一具具不屈的雕像。
在長海縣稅收一線戰斗了31年的呂永剛,正如一塊傲視風浪的礁石。多年來,他以一顆丹心、一腔赤誠,拖著肝、腎移植的病弱身軀,把第二次生命毫無保留地獻給稅收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生命真諦。
輾轉病榻四年之久,呂永剛接受肝、腎移植手術后,迫切要求重返工作崗位。他說:“生命的快樂有許多種,但最大的快樂是為黨和人民服務。”
生命有無限可能,也有許多“拐點”。
——呂永剛曾有機會成為一名叱咤賽場的運動員。身高一米九多的他,少年時曾被選入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校練習三級跳遠。然而,一場傷病,讓呂永剛告別了運動場,回到老家讀書。
——呂永剛曾有機會留在繁華美麗的大連市區工作。1990年,他以全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1993年畢業時,呂永剛堅定地要求回長海縣,為改變海島貧瘠落后的面貌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當時長海縣唯一一名科班出身的稅務干部,呂永剛很快成長為業務骨干。在工作屢創佳績的同時,他結了婚,妻子一胎生了兩個大胖小子,生活向這個年輕人展現出最美好的一面。
1998年,呂永剛被委以重任,到偏遠艱苦的王家國稅所任副所長,主持工作。彼時,王家國稅所僅有兩名老同志,已經連續三年未完成工作任務。王家島是呂永剛的老家,熟人連熟人、親戚套親戚,工作難度倍增。
初生牛犢不怕虎。國稅所沒有宿舍,呂永剛就借住在軍營里,與邊防戰士一起睡大通鋪。他騎著一輛舊自行車,跑遍了海島每一個角落,把工作做到了漁民炕頭上。有人對稅務工作不理解,他就講政策、講規定,下功夫“跑”,用感情“磨”。“有時候他們手頭不方便,我就先給墊上。”呂永剛笑著告訴記者,“前些日子我回王家島,有個鄉親跑過來說:‘我還欠你四百多塊錢呢。’我說:‘記不得了,不要了!’”
當年,王家國稅所圓滿完成工作任務。正當呂永剛甩開膀子,想方設法讓所里的工作更上一層樓之際,這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卻遭遇了生活的驚濤駭浪……
“一開始我經常覺得疲勞,不愛吃飯,臉色發黃,尿也發黃。”呂永剛回憶,“妻子來探望我,覺得我身體狀態很不好,就拽著我去大連檢查。”
令呂永剛全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條求醫路竟走了整整四年,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妻子也辭去了工作。從大連到沈陽再到天津,從確診急性戊型肝炎到演化為肝腎綜合征,最后只有移植肝、腎,才能保住呂永剛的生命。危急時刻,組織上和同志們伸出了溫暖的援助之手。2003年11月,從天津請來的專家成功為呂永剛做了肝、腎移植手術。
在家休養沒多久,呂永剛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在他看來,自己“拖累了很多人”,一定要“有個交代”。2004年7月,他不顧醫生和家人的強烈反對,給縣局黨委寫了一封信,堅決要求回去上班。在信中,他懇切地說:“我虧欠單位太多了,能干多少干多少。”
拖著病弱的身軀,呂永剛堅守海島,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說:“生命不能計算長度,要計算寬度和厚度。”
2004年9月,組織上經慎重考慮,同意了呂永剛的請求,安排他在縣局檢查科工作。
對呂永剛重返工作崗位的抉擇,家里人從反對到心疼,最終選擇了支持。妻子在大連市區一個加油站找到工作,貼補家用;已經退休的父母從大連回到海島,照顧呂永剛的生活。兩個孩子,妻子帶一個、老人帶一個,一家人手攜手、一條心,共同面對生活的風浪與坎坷。
呂永剛一回到深愛的稅收崗位,便如同魚歸大海,一心撲在工作上,竭盡所能地彌補那段失去的“稅”月。在檢查科工作期間,他被評為“遼寧省稽查能手”。此后,組織上鑒于他突出的工作能力和精湛的業務技能,相繼安排他到稅源管理科、大長山稅務所、第二稅務所工作。2014年,呂永剛通過競聘,重新走上了縣局中層副職崗位,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多年的愿望。
與呂永剛共事多年的第二稅務所稅收管理員宋立杰告訴記者,呂永剛在工作中善于統籌、敢于創新。2016年“營改增”之初,呂永剛在全市稅務系統率先實施回訪服務,要求大家認真記錄并分類整理納稅人提出的需求,針對系統不穩定、操作不熟練等情況進行細化培訓,確保納稅人能開票、會開票、開好票。“有一次市局領導來所里檢查,隨手翻開回訪記錄本查看,當場就要求在全市推廣這個做法。”
“營改增”、“金三”上線、國地稅機構合并、減稅降費……呂永剛在一場場“戰役”中勇挑重擔。2018年,國地稅合并后,組織上任命呂永剛為第二稅務所黨支部書記、所長,承擔全縣90%以上稅源的管理工作。對全體同志,呂永剛既嚴格要求,又悉心指導。有一次,負責出口退稅業務的同志調走,新接手的年輕人董德才擔心干不好這項工作,心理壓力很大。呂永剛鼓勵他說:“咱倆一起努力,想盡一切辦法爭口氣。”他帶著董德才逐戶走訪涉及該業務的企業,摸清底數;又帶董德才去市局和兄弟局虛心請教,逐條吃透政策規定。最終,董德才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扛起了從政策匹配到系統操作的全部業務。
在呂永剛的帶領下,第二稅務所成為全縣稅務系統的標桿單位。第二稅務所為18個開復工大項目超前提供“管家式”精細化服務,助力一批投資項目在長海縣落地;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優惠政策超500萬元,幫助海島養殖業裝備全面升級。
呂永剛心懷對黨的感恩、對事業的熱愛,也心懷對家人的歉疚。他說:“組織上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讓有限的生命和黨徽一起閃光。”
稅費“應收盡收”,政策“應享盡享”,這是呂永剛一以貫之的工作目標。他帶領團隊及時準確為企業送去“資金活水”超千萬元,有力助推了地方經濟建設。
疫情防控期間,小長山島旅游客運公司收入銳減,員工工資和船舶維修費需要到處籌措。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出臺后,呂永剛主動上門,幫助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到140多萬元的稅費優惠。
納稅人繳費人分布在全縣20多個島嶼上。為方便企業和群眾,呂永剛不顧身體虛弱,堅持上門講稅課、送政策。他天生暈船,每次坐船都會吐得渾身發軟。特別是路途最遠的海洋島,坐快船要一個多小時,坐“老牛船”甚至要三個多小時,用呂永剛的話說,“去一次就像扒一層皮”。憑借堅強的意志,他每年往返全縣大小島嶼上百次,行程2000多海里,讓便民春風吹遍了千家萬戶。
2023年,呂永剛調任小長山稅務所黨支部書記、所長。上任3個月,他就完成了對6000多戶企業的摸底調查和政策輔導。
呂永剛將全部身心投入工作,渾然不顧自己的身體已數次拉響警報。2020年4月的一天,在大連市區工作的妻子給他打電話提醒他吃藥,卻一直沒有人接。等親戚聞訊趕來,只見呂永剛暈倒在地上,茶幾上鋪著一層學習資料……住院沒幾天,他就不顧家人阻攔,回單位上班了。
“這么多年,沒有一天不擔驚受怕。”呂永剛的妻子含著眼淚說,“我只想要他好好活著。”
呂永剛的生日是農歷正月初六,而多年來,家里都是在11月10日——呂永剛接受肝、腎移植手術的日子給他過生日,慶祝他的“新生”。21年過去,呂永剛在創造生命奇跡的同時,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對記者說:“組織上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就要讓有限的生命和黨徽一起閃光!”
聽著呂永剛鏗鏘有力的話語,記者不由得又想起了艾青的詩歌《礁石》: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人物簡介:
呂永剛,1970年2月出生于大連市長海縣,1993年參加工作,201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國家稅務總局長海縣稅務局小長山稅務所黨支部書記、所長。2003年接受肝、腎移植手術后,堅守海島稅務工作第一線,在創造生命奇跡的同時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要讓有限的生命和黨徽一起閃光!”這是呂永剛的錚錚誓言。他曾獲得“全國稅務系統百佳稅務所長(書記)”“遼寧好人”等稱號,入選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2024年,被授予“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在遼寧省“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代表受表彰的先進個人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