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舞是我國民族藝術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各個民族的智慧,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蹈形式。在民族舞傳承與發展過程中,舞者需要提高基本功訓練質量,這樣才能夠完善自身的表演技巧,提高藝術素養,在展現民族舞蹈的時候,也能夠將其中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出來,在群眾心中形成更強的感染力,激發其內心深處的共鳴。所以,舞者需要對民族舞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據其特點參與到基本功訓練中,不斷精進自身能力,充分了解基本功訓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更多舞蹈技巧,在原有的基礎上顯著提升自身舞蹈技巧,為群眾展現出更為優美的舞姿,并將其中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元素充分展現出來,進而呈現民族舞的風采和底蘊。
【關鍵詞】基本功訓練 民族舞 作用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4)12-0068-06
民族舞在我國各個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從日常勞作和生活中延伸出來的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能夠滿足群眾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可以讓生活更為充實,并且會隨著民族的差異展現出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性。同時,民族舞也具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這會使舞蹈風格更為鮮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舞蹈難度。因此,想要確保民族舞具有強烈的表演效果,舞者需要不斷強化基本功訓練,并且要深刻了解民族背后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夠在表演的時候展現出更好的效果,呈現出專業化素養,讓民族舞的表現力獲得根本性提升,可以在群眾當中具有更強的影響力。因此,舞者需要在日常訓練中著重分析民族舞的特點,找到基本功訓練精髓,不斷鉆研和提升舞蹈技巧,這樣才能夠實現訓練和舞蹈本身的深度融合,二者可以相得益彰,促進民族舞的傳承和發展,更好地展現出基本功訓練的價值。
一、民族舞特點及審美標準
(一)類別及特點
民族舞是我國的重要文化遺產,民族舞的數量有100種左右,民族舞所映射的是區域勞動者的生活情況和精神風貌,能夠充分表現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充分寄托自身的思想情感。由于不同區域的人民生活方式和歷史發展等存在差異性,并且存在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居住環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風格。每個民族的民間舞蹈都展現出獨特的風格和地域特點。
民族舞是在地方民俗文化的支撐下逐漸衍生出來的,其展現出的是人類對祖先的熱切崇拜,同時還具備相應程度的宗教儀式,比如古瓢舞作為民族舞的重要構成,是古人對女媧造人功績的歌頌,借助觀察可以有效地形成對民族舞的認識,明確其中蘊藏的民族文化特征,由此可見,民族舞具有更強的地域性特點。民族舞是人類早期呈現出的重要文化形式,舞蹈本身在原始社會以及原始人類的情感表達中都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使得古代人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富足。同時,民族舞的誕生也充分滿足了不同宗教的祭祀需求。民族舞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點。通過分析和觀察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舞蹈的呈現方式和舞蹈動作都有較強的差異性,這是因為受到民俗文化的影響,因而多元化的風俗習慣自然會對應多元化的民族舞蹈形式和內容,正因如此,舞蹈可以成為展現民族風采的有力輔助,其藝術作用不容忽視,較為具有代表性的如我國蒙古族的民族舞蹈,無論是其風格還是內容都頗具豪情,并且能夠給予觀眾勇敢向上的精神體驗,這是因為蒙古族人民生活在廣袤的草原上,與大自然的風霜雨雪抗爭,形成豪放不羈的性格。草原的遼闊和生活的挑戰讓蒙古族舞蹈充滿力量感和動感,舞蹈中常見的騎馬動作、鞭打動作和模仿動物的動作,充分展現了蒙古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
(二)審美標準
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我國民族舞無論是內容還是種類都已經顯著增多,日漸展現出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對應的審美標準也因民族舞的多元化而表現出差異性。但是,各種類型的民族都存在著共同的特性,出現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舞正是在長時間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發展而成,使得民族舞的藝術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蹈本身的美感和價值。民族舞富有自由活潑的特點,在演繹的過程中通常載歌載舞,具有較強的娛樂性,這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舞蹈而言展現得更為淋漓盡致。比如,東北的秧歌舞蹈節奏較為輕快,場面較為熱鬧,在演繹過程中會運用多元化的道具和舞蹈語匯,在展現過程中情緒盎然,能夠給予觀眾更為優質的體驗,因而廣泛受到人們的認可和喜歡,風格較為活潑,在演繹過程中需要運用輕快的步伐和靈活的肢體動作。另外,民族舞一般情況下具有濃厚的情感,可以將人們的日常生活細致地呈現出來。民族舞能夠反映出情感之美,從不同舞蹈的節奏特性上便可以感受出來,舞者通過強烈且流暢的舞蹈動作能夠將其中的情感更好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蒙古族舞蹈當中,會經常利用抖尖的動作或者配合碎步展現出蒙古族姑娘柔中帶剛的性格特點,并且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由此可見,民族舞蹈是各族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情感可以從舞蹈中充分展現出來。
二、基本功訓練在民族舞中的價值
(一)鍛煉舞者的柔韌性及軟開度
柔韌性指的是舞蹈動作需要具有柔軟而堅毅的特性,并且是舞者必備的能力,主要是在表演中展現出流暢而優美的動作。柔韌性不僅能夠增強舞者表現力,還能使舞蹈動作更加多樣化和富有層次感。通過長期訓練,舞者可以在高難度的動作中保持平衡和協調,從而提高舞蹈的整體美感和技術水平。此外,柔韌性訓練有助于預防舞蹈中可能出現的傷害,使舞者在長時間的練習和演出中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活力,需要予以重點關注的是舞蹈中的柔韌性不僅體現在肢體的延展性上,還包括動作的靈活性和肌肉的控制力。另外,舞者也要進行軟開度基本功訓練。所謂的軟開度指的是人體各個關節的開放度,這是舞蹈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柔軟的身體可以實現肌肉放松,韌帶也會更為舒展,舞者在進行舞蹈動作的時候能夠更為靈活,可以給予觀眾更為柔軟流暢的線條感。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訓練自身肌肉,讓其能夠有效地到達放松狀態,以此為基礎支撐,在松弛與收縮間進行有效的選擇變換,這就要求舞者的肢體需要盡可能大幅度展開,積極參與到開度肢體訓練中。
(二)強化舞者的氣質并形成舞姿
舞蹈本身是一種視覺性藝術,在進行基礎訓練的時候,需要舞者克服自然形態,更好地把握舞蹈技巧。舞者即便沒有進行表演的時候也會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這是因為舞者每日都在進行基本功訓練,在舞蹈演繹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舞者具備較強的力量感和柔韌性,也要保持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這種狀態相較于人體自然放松狀態有著較強的差異性,需要舞者在基本功訓練中不斷擺脫松懈的精神狀態和肢體狀態,并且要克服不協調感,讓動作能夠更為規范和標準,舞者也會因此養成良好的形體狀態。不僅如此,舞者也要注重做好肌肉控制,消除肌肉緊張感,避免出現關節力量問題。舞者形體是關鍵,因而也會對舞者的身體形態和個人氣質給予較高關注,這也是為觀眾留好第一印象的要點。所以,舞蹈演員一定要注重通過日常的基本功訓練完善自身氣質,這樣在展現舞姿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游刃有余,可以給予觀眾更多美的感受。
(三)減少舞者出現表演事故概率
舞蹈動作技巧的展現程度對于最終的舞蹈表演效果有著較大影響力,這就要求舞者掌握運用不同的動作技巧,這樣才可以將民族舞的特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但是,由于民族舞當中存在很多難度較大的舞蹈動作,在實際演繹的時候容易出現動作上的失誤,這樣就會造成各種形式的表演事故。比如,在展現旋轉、跳躍等動作的時候,雖然動作本身不具備較強的難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舞者本身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在展現這些動作的時候便會容易出現摔跤或者扭傷的情況。尤其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現較多舞蹈動作的情況下,出現表演事故的概率會大幅提升,只有做好基本功訓練才能夠減少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以免對舞者的表演造成嚴重影響,更要避免對舞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所以,舞者一定要在日常的訓練中做好基本功訓練,確保自身安全,這樣才能夠將每個舞蹈動作更好地呈現出來,讓民族舞的魅力和風采在舞蹈表演中得到充分體現,給予觀眾更多美的享受。
(四)提高舞者對舞蹈的理解能力
民族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具有較為豐富的情感和內涵,也是舞者在演繹過程中要著重研究的內容。舞者要想將民族舞的靈魂和思想恰如其分地展現出來,就一定要重視做好日常基本功訓練,并且將基本功訓練進行常態化處理,日常的閑暇時間便需要參與到此類訓練中,并且成為日常習慣,這樣才能夠幫助舞者更好地理解民族舞當中的深刻含義,將自身感受到的內容通過肢體更為精準地表現出來,通過舞姿可以更為精準地展現出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情感的傳達。同時,舞者也要不斷豐富知識儲備,在訓練之前要對民族舞蹈背后的含義和歷史發展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將文化知識融入日常舞蹈動作中,讓基本功訓練不僅成為進行基礎動作練習的過程,也是舞者將民族文化內涵消化吸收的過程,舞者本身也會具備更強的文化底蘊,在呈現民族特性的時候也會游刃有余,為觀眾呈現出更為精彩的表演,將各個民族舞蹈的風采和魅力傳遞給觀眾,進而更好地實現民族文化傳承和發揚。由此可見,舞者承擔著較大的責任,在日常訓練中也要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這樣才可以為民族的發展和傳承作出卓越貢獻。
三、基本功訓練在民族舞中的作用
(一)跳躍
彈跳訓練在民族舞蹈基本功訓練中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訓練期間可以選擇一些較為適合舞者自身條件的項目進行彈跳能力訓練,這樣能夠確保舞者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可以將各種動作完美呈現出來,凸顯民族舞的風格和特點。在進行基本功訓練的時候,舞者需要充分了解民族舞和其他舞蹈種類在跳躍訓練方面存在的不同之處,這樣才可以確保掌握更為精準的訓練技巧,在日常訓練中便可以將民族舞的特性完美呈現出來。同時,在進行跳躍訓練時也要和身法律動有效融合,讓訓練內容具有更強的系統性和科學性,這樣才可以呈現出更為優美的舞姿,將民族舞的風格特點更好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在進行跳躍訓練的時候也可以配合民族音樂,更好地把控民族音樂中的律動,把握好節奏和技巧,在實際表演的時候也會讓跳躍動作更具有民族舞的特性,能夠帶來更為優質的視覺體驗,真正將基本功訓練的優勢呈現出來,讓舞者的綜合能力獲得根本性的提升。
(二)旋轉
旋轉在民族舞的基本功訓練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訓練也具有較大的難度系數,需要舞者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日常訓練內容。在進行旋轉訓練的過程中,舞者需要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中心,具備較強的核心控制能力,并且要充分把握好舞蹈語言的表達需求,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旋轉訓練,讓舞者的動作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引起觀眾共鳴。同時,為了確保旋轉訓練效果,舞者需要重視融合相應的技巧,學習和運用更多的訓練方法,充分滿足不同民族舞的審美需求,在練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入旋轉技巧和動作,更好地展現民族舞風情。在實際表演中,舞者需要依據民族舞本身的特性配合運用旋轉動作,并在基礎動作上進行創新,使得舞蹈的表現力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來,這對于詮釋民族舞的文化內涵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者需要注重完善自身基本修養,一定要認真對待每次的基本功訓練,這樣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做出各種舞蹈動作,更好地體現出民族舞的內涵,將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播出去。
(三)翻騰
在進行民間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時候,舞者需要充分掌握翻騰這種難度較高的舞蹈動作,這樣才可以在實際表演的時候更好地利用翻騰動作充分展現出民族舞蹈風格,讓自身的舞蹈動作具有更強的感染力,讓不同民族舞蹈的個性可以充分展現出來。在進行翻騰動作訓練的時候,舞者需要以腰部作為軸,具備較強的核心控制力,并且要做好上肢和下肢的配合,順利完成動作翻轉,給予觀眾更好的視覺體驗,舞蹈的風格也能更為完美地展現出來。由于翻騰動作難度較高,期間也會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和舞蹈技巧,因此,在進行翻騰動作訓練之前,一定要注重做好基本功訓練,讓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四肢和身體都能夠具備較強的力量,這樣才能夠支撐自身完成翻騰動作。舞者將一些創新性的元素融入翻騰動作中,能夠賦予民族舞更多內涵和現代化元素,實現民族和現代的相互交融,觀眾在欣賞和體驗舞蹈的時候也能夠具有更多元化的感受,舞蹈的表現力可以借此機會得到提升,真正實現民族舞的創新和發展,讓民族舞蹈可以在多種舞蹈類型中占據不敗之地。
四、基本功訓練在民族舞中的運用
(一)依據數據制定動作
舞者在參與基本功訓練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舞者本身的身體素質,做好基本功訓練規劃,一定要注重針對自身基本功數據進行測量,將這些數據統計分析,充分了解每個舞者的自身條件,進而制定更為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在測量的時候,需要對舞者的橫叉、豎叉、下腰等基本動作的表現情況進行記錄。在訓練的初始階段,舞者并不能夠將這些動作更好地表現出來,在進行壓腿訓練的時候韌帶較緊,甚至會出現疼痛而無法繼續按照要求堅持訓練、動作會出現不規范的情況,這就需要不斷調整原本的訓練計劃,安排強度較小但分布范圍較廣的訓練方式。舞者需要早晚堅持壓腿練習和耗腿練習,讓韌帶更為柔軟,在壓腿的時候動力腿和主力腿都要盡可能地伸直,腳尖需要繃直,上半身要保持直立狀態,在壓腿的時候上半身和大腿中間盡可能不要留有縫隙,在下壓的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正確的壓腿動作。在耗腿訓練的時候,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確保身體能夠完全貼到地面。在此基礎上,可以向前抱腿或者向后下腰,讓舞蹈動作可以更為靈動,在實際表演的時候更好地體現出民族舞蹈風格。
(二)展現身韻的獨特性
在眾多舞蹈類型當中,想要分辨出民族舞的特性,便需要具備身韻。相關課程在基本功訓練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這種訓練的實際價值在于能夠讓舞者更好地領會舞蹈的內涵,在實際演出中可以讓觀眾從舞者的肢體動作中感受到精神價值,讓舞蹈表演具有神形兼備的特性。身韻訓練的開展使得民族舞具有更為雅致的特性,還能夠深化舞者對于神韻和形體的理解。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針對某個項目設置訓練計劃,還要在基本功訓練中組合訓練內容,這樣才能夠讓訓練計劃具有更強的綜合性,舞者在參與基本功訓練的時候能夠獲得多種能力的提升,并且實現舞蹈動作和精神意志的充分結合,更好地體現出不同民族舞蹈的風格和價值。民族舞在演繹過程中需要舞者具備挺拔的身姿,舞者需要做到剛柔并濟,更好地呈現出民族舞蹈的神韻。這些特性都需要在日常的基本功訓練中得到強化,使民族舞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感受到民族舞的魅力。
(三)提高能力的獨特性
能力獨特性是民族基本功訓練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可以確保舞者在做出各種動作的時候具備更強的靈活性,這也是衡量舞者能力的重要標準。在訓練過程中,需要鍛煉舞者的膝關節韌性,并強化腿部肌肉,同時進行相應的跟腱拉伸訓練。許多舞者在演繹民族舞蹈時需要運用跳躍動作,這是向空中彈起的動作,因此一定要參與到規范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舞者的腰胯能力,要對身體的這個部位具備較強的控制力。舞者想要讓舞蹈本身具有較強的表現力,還要不斷參與到動力訓練中,這樣才可以更為流暢地展現出舞蹈技術,可以實現舞蹈技術技巧的完美發揮。另外,舞者需要做好腰部和后背的力量控制,在空中能夠做好舞姿的轉變,并且讓舞蹈動作保持更長久的時間,所以日常訓練中應特別關注腰部和背部鍛煉。針對不同的跳躍動作,舞者需要進行專門訓練。例如小跳訓練可以提升動作靈活性,強化踝關節和腿部肌肉。在進行大跳訓練時,需要特別加強腰部的運動能力和膝關節的柔韌性。只有基本功扎實,才能夠更好地展現出舞蹈技術。所以,在進行民族舞基本功訓練的時候,也要注重融入動靜結合的思想理念,充分詮釋民族舞的深刻內涵。
五、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舞的種類眾多,每種舞蹈都具有鮮明的特性,舞者想要充分展現出舞蹈的內涵和文化,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基本功訓練,這樣能夠塑造舞者更為理想的身體形態,維持舞者的肌肉運動能力,在展現舞姿的時候可以更為協調和靈活,舞蹈本身也具有更強的節奏感,能夠充分吸引觀眾注意力,將其帶入舞蹈作品所要展現的情境中。這類訓練在各種民族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另外,想要呈現出民族舞的文化內涵,則需要做好相應的情感表達,舞者在演繹舞蹈的時候也要將情感融入其中,為觀眾呈現出大氣磅礴或者婉轉悠揚的舞姿,將觀眾帶入不同的氛圍中,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就不能脫離日?;竟τ柧?,只有身體各個部位對肌肉的運用恰到好處,才能更好地配合肢體做出相應的動作,讓舞蹈表現更為豐富,舞蹈本身也會充滿活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姑麗加米拉·艾斯克.試論舞蹈基本功訓練在民族舞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下旬刊,2020(03):102.
[2]于永志.鋼琴伴奏在舞蹈基本功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08):112-114.
[3]蘇曉明.高職院校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教學方法探思[J].戲劇之家,2023(32):134-136.
[4]高銘澤.高中舞蹈教學中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分析[J].當代音樂,2024(04):154-156.
[5]曹文星.鋼琴伴奏在舞蹈基本功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藝術評鑒,2022(23):127-131.
[6]薛芳.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在舞蹈表演中起到的作用[J].戲劇之家,2022(09):119-121.
[7]魏星漢.舞蹈基本功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的開發研究[J].藝術評鑒,2022(21):109-112.
[8]何云.高校舞蹈基本功訓練課程教學研究——評《舞蹈基本功訓練教學法》[J].中國油脂,2021(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