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電子榨菜”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成為2022年的十大流行語之一。“電子榨菜”指的是在就餐同時觀看的新聞、娛樂和短視頻等節目,由于其高效的下飯特性而得名“電子榨菜”。
青少年和上班族尤其鐘愛“電子榨菜”,幾乎人手一份。可能是在巨大的學業和工作壓力下,在他們為數不多的可自由支配的吃飯時間,“電子榨菜”就成了他們奪回時間控制權的好幫手。然而,飯點過度依賴電子產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出來。
有研究團隊發現,吃飯時沉迷電子設備除了增加進食量,還可能導致胃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營養失衡等問題。吃飯時被電子設備干擾的受試者,總卡路里攝入量增加了15%,脂質的攝入量也明顯提升。這是因為原本應該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的血液流向大腦,去處理和加工視覺信息;手機造成的注意力轉移,延遲了飽腹感的出現,讓我們不自覺地多吃,或是傾向于吃那些刺激性強、有嚼勁的食物,例如辣的、咸的、肉類、主食等等。
另外,“電子榨菜”的種類對進食習慣和身體健康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一篇發表在《文化、醫學和精神病學》科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了暴飲暴食類吃播視頻的獨特影響。與那些普通視頻相比,暴飲暴食的視頻播放量要超出前者4倍以上,并且食材特性越強觀看率也越高。而這些視頻可能激發潛在的暴食行為。分心吃飯或進食速度過快還會使得人更容易忘記自己“吃過了什么”,也更難體會到進食本身帶來的飽腹感和滿足感。
那我們該怎么“認真吃飯”呢?大量研究發現,正念飲食能有效幫助人們控制飲食,重建良好的飲食秩序。簡單來說就是放下手機等“電子榨菜”,一門心思地好好吃飯,通常有以下幾個步驟:
● 選擇:集中注意力,挑選你真正想要吃的食物,并專注在自己的選擇上。
● 品嘗:仔細觀察食物的顏色和形狀,感受它的氣息。同時放慢吃東西的速度,體會舌尖感受到的每一口食物的滋味。
● 循環:允許自己的注意力短暫地離開,發現自己“走神”就提醒自己趕快回到“食物”上。
● 感受飽腹感:留心身體發出的飽腹信號,不要吃到過飽。
正念飲食能夠幫助對“電子榨菜”上癮的人慢慢改變吃東西的方式。多練習專注地吃飯,身體就能發現食物獨特的美味,逐漸改變過去的心理狀態和進食行為。
總而言之,戒掉“電子榨菜”需要提升對食物的興趣,把吃飯當作一種樂趣,而非需要完成的任務。認真品味美食,享受吃飯的過程,不也是快樂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