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拓展,向北而行,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想象與希望的產業經濟帶,資陽臨空經濟區,正從資陽雁江向北,往成都不斷延展。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023年一躍成為繼深圳寶安機場之后的全國第五大機場,助力成都躍升為“航空第三城”。便捷的通道優勢,給了毗鄰的資陽臨空經濟區無窮的想象空間。資陽臨空經濟區以優越的區位優勢,助力產業加快聚集,趁勢躍飛。
聚鏈成勢,集聚發展,Keeway、仕凈等“鏈主”企業紛紛入駐,成為臨空經濟區的新質力量,“鏈主”效應明顯,建鏈引鏈補鏈強鏈的勢頭已然形成。2024年上半年,臨空經濟區儲備科技型中小企業14戶、高新技術企業4戶,新認定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新質生產力正發力趕超。
近日,《當代縣域經濟》記者走進資陽臨空經濟區,深切感受到火熱的產業發展勢頭,以及產業發展的澎湃動力。
產業園托舉資陽臨空經濟未來
6月5日,記者走進資陽臨空經濟區(清泉)智能制造產業園,臨空與智造的氣息撲面而至,現代化的標準廠房已建成40萬平方米,園區內,便利店、園區餐廳、公寓、多功能會議室培訓室等讓園區的生產和生活極為便利。
“清泉片區規劃面積6.7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機器人、電動兩輪車等為主導的產業。”資陽臨空經濟區(清泉)智能制造產業園講解人員介紹。
在清泉智能制造產業園,已入駐企業21戶,投產企業19戶。“資陽造”產品從這里走向全國、運往世界,讓這里充滿生機與活力,頗具現代氣息。
距清泉智能制造產業園幾公里處,是資陽臨空經濟區(三草灣)智能制造產業園。三草灣距資陽市區更近,產城人更為融合,已匯聚起醫院、大型商超、學校(含幼兒園)等齊全的生活配套,重點打造以智能制造裝備、新材料、國防科技、航空航天為主導的智能制造產業。
3月31日,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四川)在成都開幕。開幕式上,22個新質生產力項目簽約,其中蘇州仕凈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研發生產項目落戶資陽臨空經濟區。該項目占地近千畝,由蘇州仕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晶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0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44.3萬平方米,擬建設年產20GW(吉瓦)高性能單晶硅片和20GW(吉瓦)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智能制造工廠、輔助用房及配套設施等。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200億元。
仕凈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研發生產項目是資陽建市以來引進落地的首個百億級項目,資陽市在光伏產業清潔能源方面實現突破。資陽臨空經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仕凈光能為“鏈主”項目,加強上下游聯動,營造集群效應,希望以此打造資陽市光伏產業的產業鏈群生態圈。
清泉與三草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已成為資陽臨空經濟區智能制造產業的雙翼,大鵬展翅飛向未來,撐起資陽的希冀和未來。
“拼”字當頭、“干”字為先、“實”字為要,2024年是臨空經濟區的跨越年。資陽臨空經濟區作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合作,奮力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區。
機器人、航天器打響“資陽造”品牌
“我們的智慧運輸機器人、樓宇服務機器人已進入了成都不少商場超市、大型樓宇……”在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肖杰熱情地介紹。
越海科技在臨空經濟區(清泉)智能制造產業園建立了生產基地,計劃分兩期進行建設,項目一期租用標準化廠房6000平方米,主要用于SENDBOT智能配送機器人、FANBOT智能零售機器人、SKYBOT酒店配送機器人、樓宇智能AIOT設備等成熟產品的批量化生產以及新型工業化智改數轉網聯整體解決方案,賦能本地企業;項目二期將打造占地100畝的人工智能產業園,積極帶動品牌產業鏈發展,吸引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優質企業進入協同發展,形成政產學研金一體化,提高本地人工智能研發能力,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在演示區,一個遞送服務機器人正不停地在通道上快速地滑行,通過智能感知,可以自動上下電梯,把需要傳送的物件迅速地傳遞到客人手中。
近日,四川星河動力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飛行器總裝制造基地一期項目已開始試生產,即將開展火箭總裝生產工作,西部地區首枚商業航天火箭即將在臨空經濟區完成下線出廠。這意味著,資陽臨空經濟區即將進入航空航天器生產陣列,“資陽造”商業運載火箭即將起飛。
高端電動摩托駛向全球
易行時代,易行全球。一個電動兩輪車企業正在資陽臨空經濟區冉冉升起。
2023年3月,四川易行時代動力科技公司與資陽臨空經濟區簽約合作協議,2023年8月,Keeway高性能電動交通工具(西南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工廠投產。僅僅5個月時間,易行時代就實現了從落戶到投產,創造了令人驚嘆的“資陽速度”。
2024年6月5日,記者來到易行時代Keeway資陽基地項目,見到這座現代化摩托車生產基地,Keeway資陽基地負責人張勇興致勃勃地向記者詳細介紹企業落戶資陽創造的奇跡。
“資陽作為Keeway Group最大的智能兩輪車電氣化生產基地,經歷了2次建設:2023年8月,Keeway高性能電動交通工具(西南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工廠建成,總面積1.6萬平方米,年產能6萬臺;2023年11月29日,二期10萬平方米三草灣新工廠項目啟動建設中,新建年產100萬臺高性能國際電動車和聯合品牌電摩產品的高性能兩輪電動車廠房、輔助用房及配套設施。”張勇滔滔不絕地說。
記者看到,在易行時代展示廳里,數十個“變形金剛”似的摩托車科技感十足,尤其是大氣、帥氣的禮賓摩托車,顯示出易行時代不俗的設計與產業實力。
為何選擇資陽市建生產基地?張勇說,除了資陽市優越的營商環境外,天府國際機場為全球客戶參觀考察洽談提供了極大便利:“自投產以來,資陽基地已接待了全球5撥客戶,前面4撥客戶都已成功簽約。”
有堅實的全球化市場作基石,有眾多國際化的品牌和產品作支撐,一個全新的摩托車產業正在資陽臨空經濟區拔節生長、茁壯成長,有望挺起資陽新質生產力的新的一極。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資陽臨空經濟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