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理論概括和戰略部署,特別是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要求,強調要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四川省仁壽縣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圍繞加速破解“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最大縣情,先后實施建設全國百強縣、“12345”發展戰略、制造強縣以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戰略措施,縣域綜合實力快速躍升,主要指標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3.2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51億元,總量分別居全省109個縣第3位、第2位。2024年一季度全縣GDP增長9.6%,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中排位146個縣(市、區)第1位。先后上榜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90位)、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第96位)、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第89位)、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縣(第8位)。
建圈強鏈筑牢縣域高質量發展產業根基
始終堅持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聚焦縣域主導產業,積極推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培育提升科技創新和科技轉化能力,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產業生態鏈。一是堅定制造強縣首位戰略。始終堅定“砸鍋賣鐵也要搞工業”的決心,把推進新型工業化擺在縣域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錨定“百萬人口、千億產業”目標,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進五大百億企業建設,持續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三大優勢產業集群,打造成都都市圈先進制造基地。信利顯示、信利光電、協鑫鋰電、德康通內斯、華賜半導體等一批龍頭企業相繼建成投產,2023年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占縣屬規上工業總產值94%。預計到202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突破120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 50%以上。二是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全面推進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丘區示范區建設,全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達100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65萬噸以上,連續13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引進德康通內斯、正大集團、希望集團等龍頭企業,加快生豬全產業鏈發展,全縣生豬年出欄保持在100萬頭以上。四川晚熟柑橘研究院建成投用,仁壽晚熟柑橘產業納入全國晚熟柑橘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三是加速服務業提檔升級。聯合成渝地區旅游名縣打造“大峨眉”“成都都市圈周末游”精品旅游線路,長島天堂洲際、英迪格、地中海3座五星級酒店建成投用;長平文化水街建成開街,棲西里·文創藝博中心、兩山一河已成為“網紅經濟”“夜經濟”的靚麗名片,被評為第五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縣、省級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四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搶抓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機遇,圍繞共建天府大道科創走廊,加快推進四川信仁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協鑫儲能材料研究院、天府仁壽創智中心等創新平臺,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深化“成都研發+仁壽轉化”,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2023年全縣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長至32戶、51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兩年翻一番。預計到2027年,全縣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5%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0%以上。
“兩重兩新”激發縣域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
始終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部署,聚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重大政策,全力招引、謀劃、建成一批重點項目,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量。一是千方百計抓招引。放眼全球抓項目招引,把握歐盟國家制造業外遷機遇,緊緊圍繞三大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強鏈,瞄準“三強”和瞪羚、獨角獸企業,積極捕獲項目信息,先后招引落地香港信利、德國通內斯、英國樂高樂園等一批國內外重大項目。二是齊心協力強爭取。精準研究國省最新政策投向,分行業、分領域、分投向儲備對上爭取項目206個。實行“雙掛圖作戰”機制,預算1.5億元前期工作經費,按“ABC”三類逐一明確儲備項目前期工作進度。創新實行對上爭取“六步法”,堅決做到“逢項目必爭、逢資金必爭、逢政策必爭”,2023年全縣對上爭取到位資金70.9億元,其中新增國債資金3.83億元、中省預算內資金3.88億元,資金總量穩居全市第1。三是全力以赴推項目。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嚴格執行重大項目掛圖作戰、“紅黑榜”等項目推進機制,組建項目推進專班,在全市率先建立項目智慧化服務平臺,提高項目服務質效,確保項目快建快投。2023年,縣屬累計實施項目225個、竣工項目96個,累計完成投資243.7億元。2024年一季度,縣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7.6、16.9個百分點。四是持之以恒優環境。推動服務陣地前移,實行工業項目縣級領導“掛帥制”,落實項目全周期服務管理、“保姆式”、“幫辦代辦”服務機制;建成園區政務服務中心,推動企業開辦、項目立項等268項涉企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理,實現從項目招引、建設到企業生產、服務全過程監管、全流程服務,2023年仁壽經開區被評為四川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四川省級園區示范政務服務中心試點園區。


宜居宜業提升縣域高質量發展平臺能級
搶抓成渝“雙圈”、成都平原經濟區、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等國省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仁壽交通、區位優勢,堅定不移服務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全力建設成都都市圈衛星縣城,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面提升縣城能級。搶抓省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機遇,全力實施縣城特色優勢產業培育等“六大行動”,統籌推進43個重大項目、14項重大政策、13項重大改革、8個重大平臺“四張清單”,加快補齊縣域產業配套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基礎設施等“四類設施”短板弱項,做強縣城主支撐,在全省走出一條丘區新型城鎮化示范路子。2023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4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45.04%,成功創建四川省生態園林縣城、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提級打造產業平臺。突出“園區提質,企業滿園”總體要求,充分發揮產業園區“經濟主戰場、發展排頭兵”功能定位,強化園區資源、人員配備,提級園區內部路網、電網、污水管網等配套設施,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持續清理處置低效用地216畝,建成標準化廠房71萬平方米,助推華鑫寶等30余個項目快速落地投產。2023年仁壽經開區入圍《中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報告》百強園區第98位;園區“畝均論英雄”評價提升至全省第14名。仁壽縣現代農業園區被評為省級五星級園區,正在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