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出發,火車駛入甘洛縣就算踏入涼山州的地界了。車窗外,滿眼湖光山色,一路彝族風韻,崇山峻嶺間,一排排銀色的風力發電機矗立在蔚藍的天空下,巨大的葉片在白云的映襯下勻速旋轉,源源不斷地生成綠色能源,為涼山州的經濟發展輸送著強勁動力。
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自然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有著“五彩涼山”美譽。近年來,涼山州司法局圍繞依法治州部署,突出地方特色,強化決策合法性審查,扎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地方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工作,著力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體系,護航五彩涼山高質量發展。
公平透明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
在涼山州府西昌市短暫停留,《當代縣域經濟》記者來到寧南縣,經過寧南縣松新鎮熱鬧的場鎮之后,道路逐漸變窄,路邊的山也越發巍峨。一直到一個叫小河壩大石包的地方,豁然出現開闊的魚塘,這里是寧南縣松新鎮五一村村民李玉華的家庭農場。
“這個家庭農場合法與否,現在都還沒有準確的界定,但我們司法局一直在調解,也為農場主提供幫助。”寧南縣司法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娓娓講述前因后果,農場主李玉華在旁不時補充。
2017年5月,李玉華向寧南縣市場監管部門申請在自家房屋范圍內開設家庭農場。當時,村民小組出具證明一份,證明李玉華利用自有荒地、田、荒河灘地發展環保生態水產養殖農場,該證明經組、村、鎮、寧南縣農牧局簽署意見并蓋章。松新鎮人民政府也在該證明上簽批意見:“情況屬實,同意在松新五一村小河搞生態水產養殖”。李玉華隨即修建魚塘,可惜天不遂人愿,魚塘剛建好一個多月就被連日大雨沖垮了,農場計劃被擱置。
2020年9月,李玉華重建魚塘。之后一個月,農場被劃歸為河道管理范圍,水利局判定李玉華的家庭農場為違規建筑。到今年年初,李玉華在魚塘邊修建彩鋼棚,同時在6個魚塘尾水處新建尾水池一個。3月,寧南縣水利局與松新鎮人民政府同時向其下發《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并叫停。
李玉華表示想不通。當初修建農場時明明被允許,當地政府也沒讓他還要取得其他許可,怎么到頭來自己卻是違法行為呢?這樣一來,多年投入都打了水漂,可能還會面臨罰款。寧南縣司法局得知這一情況后,組織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深入查驗翻閱資料并進行多方協調,之后,寧南縣人民政府做出行政復議決定,撤銷寧南縣水利局作出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
寧南縣司法局從小事做起,真情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服務經濟發展,受到了當地群眾的肯定。“這些都是按照涼山州司法局部署要求來做的日常工作。對經濟活動進行合法性審查,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能所在。”寧南縣司法局局長唐興福告訴記者。
明確標準把好涉企文件審查備案關
坐落在安寧河邊的傈僳水寨是德昌縣沙壩傈僳風情旅游開發專業合作社開發的特色旅游項目之一,是當地及周邊不少人消暑度假的不二選擇。
記者來到水寨時,因前幾日連續降雨水上項目全部關停,前來體驗的游客卻不見失望,三三兩兩結伴在園子里逛游,更多人在安寧河邊的樹下納涼,一旁的板栗樹上果實飄香。
“水寨以水上項目為主,對游客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年齡有一定的要求,有時會遇到游客不理解或無端退票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請由司法所指導成立的調委會的調解員前來幫忙調解糾紛,維護娛樂場所的正常運營。”傈僳水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說道。
田應才退休前是德昌縣樂躍鎮沙壩村主任,在村上有較高的威望,退休后被當地調解委員會返聘為調解員,幫助調解處理各類糾紛,群眾都很認可他的調解方式。
以微知著,德昌縣司法局一直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嚴格貫徹《涼山州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規定》的要求,打造全方位、全領域、全鏈條的司法行政服務機制,從把好涉企文件審查關、備案關和清理關等方面入手,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結合企業經營特點,縣司法局細化了涉企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標準,全面推行“部門初審+司法局審核”的“雙審制”,嚴格招商引資、重點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建立涉企政策文件合法性審查“綠色通道”,做到關口前移、簡化流程、優先辦理,提前糾正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有關條款。
實行行政規范性文件擬制、審查、備案三項制度,明確規范性文件備案的范圍、主體、方式及要求,要求包含適用范圍、獎勵對象、扶持政策等內容的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起草部門要向社會征求意見,確保規范性文件回應企業群眾訴求,提高涉企政策操作性。
及時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將“是否違反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規定和精神”作為清理原則和標準,對現行規范性文件中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的相關內容,做到應改盡改、應廢盡廢。
立足長遠提高法治保障能力
法治才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無論是寧南縣家庭農場的死而復生,還是德昌縣傈僳水寨的運營秩序維護,都是涼山州司法行政部門以法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見證。
“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不好,關鍵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涼山州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企業活力和市場吸引力,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涼山州早在2021年底就出臺了《涼山州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規定》,與此同時,涼山州司法局強化法治保障“加法”實現法治化營商環境“乘法”效應,將“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落到實處。
嚴把審核關口。對涉及優化營商環境合法性文件及事項實行“凡決必審”,制定“審查清單”,將重大項目重大行政決策事項、規范性文件、政府合作協議審核和政策文件審核時限壓減至5個工作日。今年以來,辦理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政府框架協議等合法性審查243件。
完善監督方式。建立“人民群眾最不滿意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涉企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制度,暢通涉市場主體行政復議綠色通道,動態調整行政執法部門行政權力事項6390項,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監督30次,建立行政復議便企惠企聯系點30個,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35件。
做優法律服務。實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七條措施,強化“楓橋式”商會和商會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探索建立規上企業“法治副總”“法律明白人”培養制度,推動“公證+不動產登記”一件事聯辦。今年以來,設立企業(商會)人民調解組織10個,開展企業法律服務1400余場次,化解涉企糾紛12件,辦理涉企公證3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