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字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當前,山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城鄉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人才不足等問題。應在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完善制度保障、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發揮數字經濟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關鍵詞] 數字經濟;鄉村振興;城鄉融合
[作者單位] 山東華宇工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
作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是繼電力和信息技術之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數字經濟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路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山東省應創新舉措,破解難題,以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效
“三農”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山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經過持續努力,全省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村面貌明顯改善,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省大力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累計建成農村公路6.6萬公里,累計完成改廁117.7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8.7%。同時,全省建成美麗鄉村2631個,其中省級以上美麗鄉村947個。在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中,山東全面實施“千里眼”“智慧農網”建設工程,推動全省電力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努力實現村村通動力電、戶戶用上安全電。
鄉村產業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山東省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農村創業創新孵化實訓基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五大工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1.4萬億元,總量居全國第一。山東省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和數字農業,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涌現出“金鄉大蒜”“壽光蔬菜”“肥城桃”等一批區域品牌,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省各地按照“綠色、生態”要求,以清潔農業為抓手,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2.7%。同時,全力實施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濟南南部山區等生態修復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11平方公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2%,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7%,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
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機理
數字經濟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首先,數字技術助力農業現代化,通過搭建農產品產銷平臺,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其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農業生產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追溯。再次,數字經濟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數字經濟助推鄉村產業振興。一是數字經濟可以對鄉村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通過技術賦能、數據賦能、平臺賦能等方式,不斷提高傳統農業的生產效率和附加值。二是數字經濟可以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例如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農產品市場進行預測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引導農戶進行生產,可以使農業生產更加高效和精準,同時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三是通過“互聯網+”方式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可以推動特色農產品銷售,進而促進農業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利用數字技術能夠提高鄉村治理的質量和效率,提高鄉村治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當前,山東省各地政府在發展數字經濟時應構建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和數字鄉村三位一體的新治理格局。在此基礎上,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建立起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化治理模式,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統管”和鄉村自治“一網融合”,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鄉村基礎。繼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大對鄉村通信基礎設施的投入,降低農村地區網絡通信成本,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如加快建設覆蓋全省的寬帶網絡和4G網絡,持續加大農村地區4G基站建設力度,提高農村地區4G信號覆蓋率并降低手機上網流量資費水平,通過進一步完善互聯網接入、光纖入戶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居民接入互聯網的質量和能力。持續加大鄉村光纖網絡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實施,開展農村地區光網升級改造工程,將光網覆蓋延伸至農村,充分利用鄉村資源優勢,合理布局基站、通信設備、光纖等設施。
加強人才培養,打造數字農業人才隊伍。針對鄉村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吸引一批數字經濟、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扎根農村。圍繞鄉村數字經濟發展需要,重點開展數字農業、數字鄉村建設、農業物聯網等方面的培訓。加強對農村專業技術人才、鄉土人才的培養,提高農村青年人口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引導返鄉創業青年和“土專家”“田秀才”發揮自身優勢,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完善制度保障,促進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完善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制度保障措施,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加大對農業科技投入,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提供支撐。要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構建統一的數字資源目錄和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目錄,積極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可以建立統一的農村農業數據共享平臺,在政府和企業間實現數據共享,促進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建立數據共享機制,依托政務服務平臺和鄉村治理大數據平臺推動政務數據開放與共享。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優化營商環境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面對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山東省需要進一步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鄉村市場,完善鄉村營商環境,同時加強農村網絡安全管理,增強農民網絡安全意識。此外,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主導作用,推進企業在依法納稅、安全生產、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建設,拓寬鄉村融資渠道,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強化對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