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產城融合是城鎮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將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相融合,通過產城融合為城市建設提供強勁動力,使城市的空間布局更合理、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競爭力更強。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強大的滲透能力為產城融合注入了新活力。數字經濟背景下,縣城可以通過打造產業集群、完善城市功能等途徑推動縣城產城融合及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數字經濟;縣城經濟;產城融合
[作者單位] 山東華宇工學院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縣城應進一步發展產業經濟、開展城市建設,通過產城融合使城市的空間布局更合理、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競爭力更強,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強大的滲透能力為產城融合注入了新活力。探索數字經濟背景下縣城產城融合的路徑和策略,對于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有著重要意義。
數字經濟推動縣城產城融合的路徑
數字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產城融合的實質是在產業發展基礎上,通過合理規劃,使城市與產業形成良性互動,實現以產興城,以城聚產。數字經濟背景下,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人們日常生活場景中各種物體之間的互聯互通。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產業模式和商業模式發生改變,進而為產城融合提供新機遇。首先,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業轉型升級與傳統產業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鴻溝。傳統產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信息無法被其他行業所使用,這使得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市場競爭力弱,而數字經濟在處理大量數據信息的同時還能將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深加工和挖掘,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其次,通過對數據信息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可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從而有效提高城市設施資源利用效率,優化城市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通過大數據技術可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如智能交通系統通過對車輛、行人、信號燈等信息進行有效監控和處理,不僅可以提升交通運行效率,還能夠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概率,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數字經濟提升產城融合發展質量。以人為本,以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其核心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數字技術在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改變著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從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產業結構和人口結構,成為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能。數字技術在縣城經濟活動中的不斷滲透,將改變縣城經濟傳統產業結構、布局結構和治理結構,推動縣城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首先,數字技術改變了傳統要素稟賦結構,促進了地區間人力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動,加快了要素向高端產業轉移、配置和重組。其次,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城鄉之間信息數據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與共享,從而推動城鄉之間產業、人口、公共服務等資源的優化配置。
數字經濟提高產城融合發展效率。數字經濟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信息傳播,不僅能夠提高縣域地區信息獲取能力,還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數字經濟通過實現城鄉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了農村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新途徑。首先,數字經濟的發展將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加快,城鄉勞動力市場將呈現出城市勞動力市場大于農村勞動力市場的格局。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后,會帶來新的生產要素。這些新要素將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等,從而提高城鄉要素配置效率和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農業可以實現精準化生產、智能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農業生產要素得到有效整合和配置后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數字經濟發展還會推動農產品貿易流通、農村電子商務等產業快速發展,為農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字經濟帶動產業變革。數字經濟不斷催生出新產業和新業態,并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了資源共享、信息共享以及技術共享,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不斷積累和挖掘數據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分析和加工,從而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為產業發展決策、監測評價提供了依據。
數字經濟背景下縣城產城融合發展策略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縣城產城融合發展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打造特色產業,以產業支撐縣城建設,實現產業、城市與人的協調發展。其中關鍵是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數字經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縣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集群是構建區域經濟體系的重要載體。縣城在推進產城融合發展中,要構建以產業集群為核心的產業鏈,以實現區域內產業聚集、產業融合、產業創新為目標,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集群,以產業支撐縣城建設和發展。要通過“數字+”改造傳統產業,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以數字化推進傳統產業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完善城市功能,增強縣城吸引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產城融合過程中,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是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縣城應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一方面,通過發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養老等產業,提升醫療衛生和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增加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務設施投入,通過打造特色旅游文化產業吸引游客到當地旅游和消費,從而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此外,要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城鎮吸引力,從而吸引人才和企業到當地落戶發展。
積極推進縣城治理數字化。數字政府建設是縣城治理數字化的核心,數字政府建設需要把握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識別并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提供高質量、多層次的服務,推動縣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縣城治理數字化為基礎,打造智慧化、便捷化、人性化的新型數字政府,提升縣城治理現代化水平。
構建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優化產城融合環境。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縣城產城融合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構建協同治理機制,優化產城融合環境。一是政府要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二是企業要轉變傳統發展觀念,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推進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三是社會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和能力提升,發揮自身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四是個人要提升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為產城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