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發展農村電商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必由之路。采用實地調研法與文獻調查法,分析自貢市農村電商的發展存在的問題,探討自貢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路徑,給出政府主導,農產品特色產業發展、電商人才培養、電商平臺建設、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策建議,進一步促進當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村電商;發展瓶頸;自貢市
中圖分類號 F7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17-025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7.059
Exploring the Path to Break the Bottlenecks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PENG Yan1, LI Ming-tian2
(1. Engineering Practice Centr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
Abstract The only way to revitalize rural industries is developing rural e-commerc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 Zigong City from Sichuan Province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survey,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paths of rural e-commerc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ere provided, such as government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dustry,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e-comme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tc. They would further promote lo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rural prosperity, and assis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e-commerce;Development bottleneck;Zigong City
基金項目 中共自貢市委決策咨詢委員會服務業經濟組重點研究課題(JZ-2022-004)。
作者簡介 彭龑(1967—),男,湖南武岡人,教授,博士,從事智能信息處理與控制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從事材料學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9-15
農村電商是指基于農村生產模式、產品以及農民的農村實體產業與電商經濟的融合形式[1]。農村電商生態要素的加速整合,成為帶動農村產業融合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是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的巨大引擎[2-3]。近年來,自貢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強化要素保障、協同發展快遞物流、強化電商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電商平臺經濟、培育壯大人才隊伍、舉辦資源對接會、規范市場秩序等舉措,自貢農村電商得到了快速發展,對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推動農村地區供給側改革、助推完成扶貧攻堅、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等發揮了重要作用[4]。在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自貢市農村電商的發展也正受到挑戰。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自貢市農村電商遇到的發展瓶頸,提出改進路徑,希望為農村電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非中心城市的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可操作的路徑。
1 自貢市農村電商發展困境
通過對自貢市電商發展情況的調研,分析發現自貢市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困境。
一是電商主體弱且結構矛盾突出。截至2022年12月,全市有應用型網商35 148家、服務型網商808家、平臺型網商3家,應用型網商中,流通型網商30 798家、生產型網商4 350家。借力國內頭部電商平臺(如京東、阿里巴巴等)乏力。區縣電商園區(基地)、服務中心等建設同質化,未能發揮“1+1>2”作用,電商產業鏈不健全。2022年自貢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僅6.56億元,且直播銷售優勢產品基本上都是鹽幫菜相關產品,農產品茉莉花茶、辣椒、大蒜、橘子、豬肉、綠茶、龍眼、枇杷、橙子和李子仍然以線下銷售和網上銷售為主,電商賦能農業產業發展較弱。
二是農村電商的管理、運營、操作人員缺乏。如自貢市共有“蜀中桃子姐”“楊隊長”等帶貨主播49人,直播熱度指數最高僅343.25。
三是物流運輸暢通不易。盡管構建了市、縣、鄉、村4級物流體系,但存在大型冷庫等存儲設施缺乏,農產品集散網點建設滯后,城鄉物流系統協調性差,物流設施水平低等問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物流配套設施未能有效平衡,預冷、包裝、配送等冷鏈能力欠缺,農產品儲藏保鮮條件差,農產品時間價值難以保證。物流半徑有限,難以獲得較高的場所價值。
四是農產品上行賦能難。農產品生產規?;潭炔桓?。農產品特色不夠顯、精品不夠多、鏈條不夠長、品牌不夠響,有規模的糧油、柑橘、蔬菜等產業缺特色,有特色的大頭菜、馬鈴薯、肉兔等產業缺規模,有研發優勢的大豆等產業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產地初加工比重不到30%?!白匀回暺贰眳^域公用品牌覆蓋面窄,使用主體僅63家。茶葉等優勢產業因缺乏核心品牌,優質原料多被外地企業貼牌。擁有SC認證的農產品企業和“三品一標”的農產品少。
2 鄉村振興背景下自貢市農村電商發展路徑的探索
農村電商作為一個超大體量的市場,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發展潛力,應充分發揮農村電商潛力,構造鄉村振興新支撐,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保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壯大農村電商主體,完善電商產業鏈條,推動網絡和實體經濟、電商體系和生產體系深度融合,促進農業主體數字化轉型和農業產業升級。
2.1 加強組織領導,著力引導農村電商產業發展
發揮政府綜合引導作用,著力政策、配套服務、模式培育等方面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完善農村電商發展領導小組,建立農村電商發展協調小組,整合形成農業、商務、供銷、郵政、宣傳以及各區(縣)鎮(鄉)等資源合力。二是強化規劃引領。引領全市農村電商發展產業布局、區域布局、配套布局(如農產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等)。注重大數據基礎工作及數據運用。三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農村電商發展新格局,以電商升級促進農業產業升級。
發揮政府綜合引導指導作用,重點在政策、配套服務、模式培育方面引導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一是強化組織和協調配合。建立農村電商發展協調小組,進一步整合形成農業、商務、供銷、郵政、宣傳以及各區(縣)鎮(鄉)資源合力。建立多產業與電商平臺聯動的經營模式,推動農業經營組織革新。二是強化規劃引領。引領全市農村電商發展產業布局、區域布局、配套布局(如農產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等),避免“大家都在建網店,大家都銷不出”“大家在招商電商企業,電商企業主體難以壯大”,大家都在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直播基地”“培訓基地”“農產品冷鏈物流流通設施”等,避免重復投入和同質化競爭。注重大數據基礎工作及數據運用。三是強化市場準入稅費減免、融資信貸、創業就業、產品營銷、標準化建設等政策扶持。四是強化宣傳。發揮典型引路作用,開展網上展銷、線下推介、主題展覽等活動,激發農村青年利用電子商務的創業熱情[5]。
2.2 壯大特色農業產業,著力推動農村電商產業發展
一是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產業,實施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工程。以榮縣來牟洞橋茶葉、賴河壩糧油、鼎新蔬菜,富順縣獅市柑橘、龍貫山稻粱,沿灘區永安花椒,貢井區成佳大頭菜,大安黃羽肉雞等為基礎,榮縣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西南(自貢)食品產業園等為載體,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專業村,做強做優茶葉、油茶、釀酒專用高粱、花椒、大豆、生豬、肉羊、肉兔、肉雞、晚熟柑橘水果、蔬菜等特色產業。
二是加強農業產業鏈建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大網售農產品開發力度,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開拓精深加工農產品范圍,如開發大頭菜預制菜等加工新工藝新產品等;加強外形設計和內涵挖掘,形成自貢特有的優質農產品品牌和產品序列,解決農產品“上網”源頭問題。
三是強化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加快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推進農產品質量監管從“線下”向“線上”覆蓋,逐步實現農產品的全程可追溯和可監控,確保電商渠道農產品優質、安全。
四是實施電商品牌培塑工程,加快建設特色標志產品電商產業帶。集中資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采用“品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品牌標準+溯源”等方式,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解決品牌小而散的問題。強化品牌宣傳、管理與運用能力,擴大品牌影響[6]。
2.3 加強電商人才培育,實施電商平臺升級工程
面對嚴重的電商人才缺口,需要政府、高校、企業聯手培養農村電商人才。一是推進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重點推進共建直播電商培訓學校、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等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引導高校與專業電商直播培訓機構合作,開展電商直播、短視頻、供應鏈、網站制作人員、美工拍攝剪輯等全維度培訓。二是扶持本地網商或企業加強專業電商人才培訓。營造人才發展的“藍海”,支持農業農村電商創業者,著重培養農村電商領路者,加強對農村帶頭人電子商務的專題培訓力度;加大線上線下新媒體人才培訓力度,培養“村紅”和“農民帶貨主播”。三是實施電商科技特派員工程,用好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幫助村民上網賣貨、在線購物。四是用好高校大學生農村實踐載體,一方面利用本土大學生寒暑假“三下鄉”實踐活動推廣家鄉特色產品;另一方面與四川輕化工大學創新創業中心、自貢市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支持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直播自貢”,助力農村電商發展[7]。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創新,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十分重要。一是加快平臺培育力度。加強與京東、阿里巴巴等國內主流平臺互動協作,引進研發、設計等電商人才和團隊落戶自貢,加快平臺培育。二是構建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平臺。通過平臺數據有序開放共享機制,借助消費端積累的大量消費者數據,實現大數據與農業生產融合,賦能訂單農業、定制農業、眾籌農業、預售農業等創新發展。三是突出特色、差異發展、資源共享,提質已建區(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各級各類基地(直播間)、郵政“郵樂網”等資源效能。通過鏈接淘寶、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線上平臺,推廣開展社交電商(微商等),拓寬農產品上行之路[8]。
2.4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物流服務體系
一是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寬帶網絡升級改造和光纖入戶,實現全市987個行政村(社區)寬帶網絡和5G網絡全覆蓋。改善電商發展基礎條件,促進電子商務站點服務行政村全覆蓋。構建高性能、低成本的網絡遠程技術服務體系,保障網絡暢通。二是健全商貿、郵政、供銷、物流、電商的協同機制,完善“區(縣)級分撥、鄉鎮級集散、村級服務”的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三是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科學規劃推動區(縣)域冷鏈物流配送基地和鄉鎮村物流配送站點、大倉基地建設,提升配送服務功效。四是鼓勵支持電商龍頭企業牽頭建設物流云倉,配套智慧物流交互共享中心,實現物流服務一體化、物流過程可視化、物流交易電子化、物流資源集成化、物流運作標準化、客戶服務個性化。五是整合郵政、快遞、供銷、客運等資源。以電子商務進村示范創建站點和郵政網點、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等為基礎,升級改造建設鄉鎮和村級物流服務站,推廣場地、人力、運力等資源共享的共同配送模式,提升配送能力,實現功能疊加、多站合一,完善末端物流功能,破解農村物流服務配送成本高、時效性差等突出問題[9]。
2.5 做強社交電商,拓寬農產品上行之路
一是做強直播電商。統籌整合資源,培育直播團隊,打造品牌自播電商。協助對接頭部主播,提升賬號流量,利用流量賬號進行穩定電商合作。鼓勵舉辦各類主題直播帶貨活動,拓寬本地優質產品銷售渠道,大力發展網紅經濟。同步健全直播市場監管。二是做大社區電商。充分發揮疫情期間建立起來的社區電商,尤其是農產品的重要供應渠道,健全發展社區農產品“線上線下”直營店,做大社區電商,助力農產品規?;闲校?0]。
2.6 拓展農村電商融資渠道和金融服務平臺
一是加強農村電商信用體系建設,有效降低商業銀行放貸風險。二是支持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商行等“三農事業部”下沉到鎮、村開展金融“精準扶貧”。三是建立“政府+金融機構+農村電商”新型農村電商金融服務平臺(如融資擔保公司等),服務農村電商經營者。四是指導農村電商營運者用好“互聯網”金融平臺,如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的鄉村振興資金[11]。
2.7 注重主體市場培育,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一是推進農村電商特色產業園建設。有效整合區域資源,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產業集群發展,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二是壯大農戶自主經營的電商主體和帶動一定數量農民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電商主體。三是加強對小眾電商、社交電商與結對幫扶式電商的培育,帶動全市農村電商發展。四是培育電商龍頭企業,發揮其領頭帶動作用。五是引進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在設立區域總部或辦事處,帶動自貢市農村電子商務加速發展。六是大力推動村級規模化農業網店建設,打造具有自貢市特色的電子商務企業。七是推進農業龍頭實體企業與農村電商平臺互聯互融,構建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八是完善電商產業鏈條,注重建鏈補鏈和延鏈強鏈,拓展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工程,積極培育新業態[12]。
3 結語
農村電商生態要素的加速整合,將成為帶動農村產業融合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的巨大引擎。因此要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農業產業轉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積極構建農村電商生態鏈,讓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使農村因電商“活”起來、群眾因電商“富”起來。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政府組織領導,企業、農戶開發特色產品,電商人才、平臺,基礎設施,物流,金融等多角度提出意見,以期破解農村電商發展瓶頸,為非中心城市的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可操作的路徑。
參考文獻
[1] 林雪燕,倪瑩瑩,蔣志輝,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產業發展現狀調研:以福建省三明市為例[J].黑龍江科學,2023,14(1):16-19,23.
[2] 張兆祥.農村電商與鄉村振興的互動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3,51(3):250-252.
[3] 羅安,賈德輝,陳文波.鄉村振興視閾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23(1):33-35.
[4] 康喬.“互聯網+”環境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研究:以四川自貢來牟鎮為例[J].廣西教育,2021(46):17-19.
[5] 南潔,趙廣闊.發展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以河北易縣為例[J].現代化農業,2023(1):78-81.
[6] 張碩,喬晗,張迎晨,等.農村電商助力扶貧與鄉村振興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管理學報,2022,19(4):624-632.
[7] 王帆.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政府扶持農村電商發展的路徑研究:以濱州市惠民縣為例[D].濟南:濟南大學,2022.
[8] 周容西.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資陽市的調研[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22.
[9] 修中規.新時期政府推動農村電商發展路徑研究:以四川省安岳縣為例[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22.
[10] 李夢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濰坊市農產品電商平臺發展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22.
[11] 鐘川赟.“郵樂網”品類運營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22.
[12] 劉騰.數字普惠金融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融合的影響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