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體育場館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投融資建設活動變得日益重要。然而,這些活動往往伴隨著復雜的財稅問題和風險。鑒于此,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利用財稅信息化手段來有效管理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中的財稅風險。首先,明確了財稅信息化的概念及其在現代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強決策支持等方面;其次,文章分析了體育場館投融資的特點,如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嚴格的項目招標流程、設計建設與經營的復雜性,以及這些特點所帶來的財稅風險;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風險管理策略,包括加強溝通協調、明確財務崗位職責、提前規劃稅收和優化合作協議等。結論指出,財稅信息化不僅能夠提升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的財務管理水平,還能夠有效降低財稅風險,確保項目的財務健康和長期發展。本文不僅為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提供了財稅風險管理的參考,也為其他領域的財稅風險管理提供了借鑒和啟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對于體育事業越來越重視。近幾年,政府在體育場館建設方面陸續出臺了諸多文件,對于體育場館的建設在政策層面給予大力支持。在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的背景下,體育場館的建設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然而,體育場館的建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這是一項較為復雜、涉及面廣的工程。體育場館建設投資巨大、設計規劃復雜、流程繁瑣,會給政府帶來人力、物力、財力的負擔,體育場館建設的投融資重要性顯而易見。也因為體育場館投融資的多元化、經營的復雜性等特點會帶來一些財稅風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財稅工作逐漸趨向信息化,給體育場館建設帶來極大便利,也能在降低財稅風險方面提供幫助。
一、財稅信息化概述及作用
(一)財稅信息化概述
傳統的財稅工作及其管理是有滯后性的,無法滿足如今體育場館建設需要。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財稅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財稅業務也呈現出勃勃生機。財稅信息化主要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財政稅務領域,提高財稅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財稅信息化與計算機技術息息相關,計算機信息技術是財稅信息化的基礎。由于我國計算機興起和普及時間較晚,我國財稅信息化的起步也較晚。20世紀90年代,一些大城市開始嘗試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財稅管理工作,出現了單機版的、功能較為簡單的管理軟件。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前提之下,財稅信息化進入了網絡化階段。千禧年之后,財稅信息化得到更加廣泛地應用,給財稅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捷。財稅信息化的實現離不開幾項技術的發展:云計算技術,便于財稅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存儲,安全可靠,便于數據共享;大數據技術,便于對大量財稅數據進行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財稅數據進行自動分類,提高數據的可讀性,便于財稅工作者調取;區塊鏈技術,可提高財稅數據的透明度、可信度。財稅信息化正是在這幾種技術的扶持下得到了發展。
(二)財稅信息化的作用
1.提升體育場館投融資過程中的風險防控能力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財稅工作有了更多實現的可能。可以說目前財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信息化的幫助,大部分企業的財稅工作都在向著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現代社會,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該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財稅管理工作之中。通過幾項新技術的加持,會極大降低體育場館在投融資過程中面臨的風險。
財稅風險有一部分屬于非人為因素,這些風險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不想看到,但是無法消除。因此,在進行體育場館投融資過程中,積極采用相應的信息技術,可以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將風險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得來的財務報表,直觀感受到投融資過程中的各項進程,再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采取措施,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2.提升有關部門人員整體素質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國內的普及應用,以及對財稅工作效率的巨大提升,使得財稅工作人員以及管理者積極學習計算機技術,并將其應用到財稅工作。在此前提下,財稅工作想要繼續高效進行,管理人員就要對互聯網技術不斷了解和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財稅工作人員的素養,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也滿足部門內部的整體管理要求。同時,財稅信息化也給投融資的各個環節管理提供了便捷途徑,減少了管理成本,有利于投融資整體過程順利開展。
二、體育場館投融資特點
(一)體育場館投融資基本模式
近年來,體育場館的建設得到蓬勃發展,場地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些離不開國家對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視以及政策支持。體育場館的投融資模式也在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使用了PPP、BOT、ABS等模式,但目前來看,仍然以財政撥款為主,私人資本投資為輔。
當前,我國很多體育場館建設資金主要源于政府財政撥款,是以政府為主導的一種投融資模式,所建設的體育場館也多用于體育賽事、運動員訓練等。PPP模式是公私資本合伙投融資模式代表之一。PPP模式由政府帶頭,并采取一定措施吸引民間資本,并與其合作共同建設體育場館。BOT模式則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國際融資模式,主要指的是政府給予私營資本有期限限制的特許專營權,特許期截止,則會無償移交給政府。ABS模式,是以體育場館所擁有的資產為基礎,并以項目預期收益為擔保,在此基礎上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以上都是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采取的投融資模式。
(二)場館的設計和建設
體育場館功能設計相較于其他如公園等場地,是有更深層次要求的。體育場館在最初設計的時候,不僅要以人為本,考慮到普通居民的健身運動需求,還要把體育場館為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場地支持、承擔平時運動訓練所擔負的任務也考慮進去。不難發現,體育場地建設除了受政策影響之外,與當地經濟水平、政府財政、自然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體育場館屬于城市基建的一部分,由于各地發展水平的差距,不同城市場館數量和規模也存在差異。
(三)場館的經營
當前我國體育場館融資模式仍然以政府財政為主導地位,社會民間資本占比不大。在經營管理方面,主要由當地體育部門牽頭負責,根據場館的實際情況,有全額、分批次撥款方式,或者實現場館自給自足。這種經營方式較為單一。還有政府直接組建公司進行市場化運營,管理部門不直接干預經營管理。也有私人資本投資建設與經營的管理模式,由私人企業直接進行管理。這種模式的投資方主要為私人而非社會。
三、財稅信息化背景下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財稅管理的風險
(一)風控意識不足帶來的風險
在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點關注場館建設本身,對于體育場館投融資的財稅風險管理關注度不足的問題。財稅風險大多數是事前控制,不會對場館建設進程帶來最直觀的感受,但這不代表它對于場館建設沒有幫助,相反,財稅風險控制在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財稅風險沒有做好,甚至會讓體育場館“胎死腹中”,形成爛尾現象,對政府財政造成很大負擔,也讓相關企業望而生畏,影響各方面的積極性。相關管理人員在場館建設進程中,要加強財稅風險控制意識。但不少管理人員對于財稅風險控制認識還停留在表面,認為財稅風險控制只是對提高財稅信息的準確性、保護資產的安全起到了作用,無法真正認識到財稅風險控制在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二)財務崗位權責履職不清晰
財稅信息化給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的財稅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其提供了很多高效的工具和方案,但是在場館財稅管理方面的執行主體依舊是人。在一線財務崗位,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工作責任感,雖有分工,但在工作中與其他各環節同事配合度不足,只關注自己分內的工作,可能會出現會計材料收納不及時甚至是遺漏丟失的現象,無疑會對場館建設的財稅管理工作帶來消極影響。在管理層方面,部分管理人員缺乏對各個環節溝通的重視,也不重視財務基礎檔案材料,在進行正式溝通時,沒有對相關文書進行及時歸納整理,為日后可能存在的糾紛埋下隱患,不利于日后問題的解決。
各個財務崗位之間職責劃分不清晰。可能會出現溝通不便,造成重復勞動,人力資源浪費,效率無法進一步提升,給體育場館建設帶來不必要的成本。同時,財務崗位的職責不明確,不僅會給一線財務工作者帶來困擾,也會給管理者帶來決策方面的不便,導致無法有效、及時地做出決策。體育場館建設周期較長,在投融資方面,財稅管理工作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往往需要多個環節,進行多方合作。而財務崗位履行職責不明確,各個環節的合作會起到負面作用,比如在財務報表方面,各方的報表進行合并工作不夠深入和具體,無法為財稅管理工作帶來應有的效益。
(三)財稅管理系統存在風險隱患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財稅信息化也得到進一步發展。通過互聯網應用實現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在大數據的加持下,使得財稅管理更加符合當今時代發展要求。然而,互聯網具有開放性,這就意味著存在著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等風險,會造成財務數據的泄露和篡改,這給財稅管理工作造成的負面影響極大,且難以在事后進行干預控制。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財稅工作人員都是財務專業畢業,對計算機知識較為缺乏,對于潛在的網絡風險缺乏判斷力,在意外發生時也難以采取有效行動進行處理解決,對信息系統風險控制能力有限。保障財稅信息安全完整,是在財稅信息化背景下,有效管理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財稅風險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四、體育場館投融資建設財務管理工作優化策略
(一)體育場館投融資各個環節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在體育場館建設工作中,財務管理各個環節人員要加強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充分認識到在體育場館投融資過程中,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要合理運用內部風險控制機制,積極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其應用在日常工作中,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風險的環境。利用互聯網對各個環節進行多方位、及時有效的監控,可以降低財稅風險,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財稅管理工作中,財稅人員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進一步完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制定更能順應時代發展的審批制度、標準流程,在管理方面積極向著現代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有效降低風險。與此同時,在對技術、平臺等的選擇上也要慎重,多方考察,精挑細選,為實現財稅管理信息化打下堅實基礎。
(二)明確財務崗位權責,建立履職管理制度
對財務各個崗位進行分工,完善責任制度,明確各個崗位之間的責任。同時建立履職監管制度,對于未能實現各崗位有效合作、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員進行處罰。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監督與考核,完善財稅信息化背景下的財務管理制度。對于財務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履行職責能力,要進行定期培訓,從而提升財務人員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視財務材料的收納整理工作。各方在進行書面交流溝通之后,要對涉及的相關文書進行存檔,便于以后參考使用。在做到積極履職的同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流程,簡化過程,提升財稅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財務報表進行合并的時候要做到規范性、專業性,最大限度展現財務報表的價值,也有利于項目合作和財稅管理工作的進行。
(三)提高財稅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財稅信息化潮流下的寶貴財富。在財稅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是影響財稅管理的最直接因素。在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相關的財稅管理人員在高校里學習的是財稅專業知識,對于計算機相關知識了解不多,不能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因此,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財稅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提升財稅人員的綜合素養。首先,進行計算機技術的相關培訓,拓寬財稅人員的知識面;可定期舉行信息技術知識比賽,讓財務人員之間取長補短;建立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考核機制,對財稅管理人員計算機技術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獎懲。作為財稅工作者,應該保持學習能力,對計算機信息技術主動接受并學習掌握,加強與同業人員之間的交流,定期對自己的知識庫進行及時補充和更新完善,進而提高財稅風險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南京市體育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