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發展,煤炭企業在新技術、新設備廣泛的應用中,不斷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邁進。同時新時期市場及政策對煤炭企業安全生產、集約管理、技術更新、產品質量、服務保障諸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環境下,煤炭企業既要適應監管部門的要求,又要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必須加大精細化管理力度,在成本管控方面下足功夫?;诖耍疚慕Y合煤炭企業所處環境,探討了成本管控對煤炭企業的重要性及煤炭企業成本管控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煤炭企業成本管控的對策建議,以期提升煤炭企業成本管控效果,降本增效,從而實現煤炭企業經營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一、煤炭企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煤炭企業提高可持續競爭力
一方面,煤炭是自然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質,它的形成原因決定了它的化學構成,所以在商品種類上說,原煤產品為無差異化產品。在此前提下,煤炭企業要想完成自己的經營目標,只有在煤炭采掘、洗選精煤、運輸等環節強化成本管控,才能提高自己的行業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的發展,煤炭的能源地位受到威脅,由原來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市場需求決定了煤炭的售價,煤炭企業想要在能源行業的激烈競爭中,穩固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就必須加強企業成本管控,降低企業全流程鏈成本,從而以低成本策略提高企業可持續競爭力。
(二)有助于煤炭企業優化管理流程
在能源綠色發展的環境政策下,煤炭企業需要轉變經營模式,推進低碳發展理念。通過成本管控,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并創新管理模式,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在一系列新的理念下,找到企業所有環節的成本點,留簡去繁,重點集中,優化企業管理流程,以適應新時代的管理需求,從而提升企業價值鏈質量,并提高增值作業率。
二、煤炭企業成本管控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煤炭企業成本管控的基礎弱
煤炭企業投入巨大,大型昂貴的設備較多,隨著新技藝的不斷更新,智能化設備也需及時更新,才能提高生產效率。但由于換新代價大,很多煤炭企業在新老設備間難以找到平衡點,由于硬件設施跟不上,因此導致成本巨大。此外,煤炭企業屬于高危行業,且大部分位置比較偏僻、條件艱苦,因此導致員工高齡化、流動性大,且素質普遍偏低,這也是實施成本有效管控的攔路虎。
(二)煤炭企業成本負擔重
1.歷史成本負擔重
資源是煤炭企業的基礎,資源的獲取需要繳納大量的資源價款,雖然政府部門為了減輕煤炭企業的資金負擔,允許了分期繳納,但由此產生的資金占用費同樣讓企業的負擔不輕。同時煤礦大多座落于山村,有大量的村莊搬遷費、青苗補償等各種各樣的地區性費用。此外,煤炭資源屬于地下資源,開采前需要大量的前期工程,比如前期勘探、廠礦區的建設、主巷道的布置、采煤機械的大量投入等。這些費用,都需要在后期經營中按受益期間進行攤銷,且屬于前期決策形成的費用,在以后經營期間無法改變的歷史成本。
2.社會責任大,安全環保支出多
首先,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其他方面的經濟發展相對較弱,因此煤炭企業不得不承擔政府攤派的非煤項目城市綠化、地方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社會責任。
其次,煤炭企業因其井下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在安全方面的生產成本要高于一般企業,體現在安全設施投入大、安全知識培訓教育支出多、安全監督力度大等各方面。
最后,煤炭在開采過程中造成的地面破壞、土地塌陷等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復墾,所產生的矸石、污水等需要進行項目專項治理,這也大大增加了煤炭的非產品成本。此外,受“煤改電”政策的影響,空氣能取暖代替了煤炭企業以前使用的鍋爐,這大大增加了電費的消耗幅度。
3.人工成本高,材料、電費、設備維修費消耗大
煤炭開采是人工密集型產業,因其在井下作業,井下地質結構復雜,采掘區域分散,需要多工種隊伍的聯合作業,是一種勞動力多、組織復雜、勞動力度強的作業,其人工效率低、人工成本占比高。此外,在開采過程中,其他生產性成本,例如:材料、電費、設備維修費等,消耗巨大,但它們并不形成煤炭最終產品,只是輔助生產成本。由于井下的不可預見性,特別在工作面掘進的布置過程中,這些輔助生產成本的消耗與實際產量并不形成正比,因此造成整體單產消耗過大的事實。
4.運輸成本高
我國煤炭資源大部分在晉陜寧新蒙等北方省份,這些省份除了本省的能源供應外,還要為全國的各個省份提供能源保障。煤炭運輸有的需要跨越上千公里,運輸方式主要以汽運、火運為主,中間需要經過多個運輸節點的倉儲、裝卸搬運、轉運等,才能運至客戶手中。相對于火運,汽運人工成本較高,運費相對也高?;疬\的缺點在于不能門對門運輸貨物,只能站到站,中間需要汽運中轉,站臺服務費、代理服務費、裝卸搬運等雜費也相對較高。
5.稅費負擔重
煤炭企業稅費負擔重,一是因它的成本結構特點所決定的。煤炭企業的成本構成中資源價款、地方性補償、人工成本等無進項稅的成本項目占比高,而且目前適用較高的增值稅稅率13%,因此導致增值稅負擔重;二是煤炭企業的課稅項目比較多,特別是現在的政策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目前煤炭企業所涉及的稅費除了常見的增值稅及附加稅外,還有許多行業特點的稅種,比如資源稅、環境保護稅、水資源稅、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水土保持補償費,等等,因此導致煤炭企業的整體稅負遠高于其他制造企業。
(三)成本考核制度不健全,成本管控效果不佳
大多數煤炭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著重于利潤與現金流量的考核,而對成本很少有專項考核。成本體現在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要對成本進行考核,就要在管理上梳理各流程,難度相對較大。此外,很多企業忽視了成本管控理念,更談不上健全成本考核制度,以致不能充分發揮成本管控效果。
三、完善煤炭企業成本管控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成本管控的基礎條件
一是強化人力資源的培訓與宣傳,以提高煤炭企業全員對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認識。同時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操作技能,從思想上到行動上對成本費用做到厲行節約;二是制定人才激勵政策,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加入企業,從招聘環節提高整體員工素質,這有利于保證員工履職能力;三是加快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提高成本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從而為成本管控決策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加快智能化設備技術的引進,以推進作業自動化程度,減少不必要的操作流程,從而提高煤炭企業的生產效率,實現由勞動密集到技術集約的轉變,進而增加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增加成本管控途徑
1.合理配煤入洗,提高歷史成本效益
對于不可控的歷史成本,企業除了通過充分利用產能攤薄單位成本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洗配煤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洗煤是煤炭深加工的一個過程,從礦井直接開采出來的煤叫原煤,原煤在開采過程中混入了很多雜質,洗煤就是去雜質的過程。經過洗煤后的產品就是精煤,同時還會有中煤、煤泥等副產品的產出。精煤具有熱值高、灰分低、硫分低的特點,它是燃料的主要能源來源。通過洗煤,在源頭上剔除了不必要的成分,從而提高了煤炭的有效利用率,也節約了運輸成本。煤炭企業應成立專門洗配煤小組,根據市場需求,以及井下原煤生產的實際情況、選煤廠洗選工藝,及時、準確統籌協調內調煤,深入了解周邊煤礦煤質,并根據配煤指標的需要,加大外購煤購買力度。同時整合不同煤質資源,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和總結洗配煤技術參數,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力爭做到精準配煤,從而實現洗選煤效益最大化。
2.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加大安全環保先進技術的引進
在社會責任方面,煤炭企業應成立外部聯絡小組,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在自我生存與為社會做貢獻之間找到平衡點,以降低政府部門攤派費用。在安全環保支出方面,加大煤炭采掘工藝上安全環保先進技術的引進,從源頭上減少安全環保方面的問題,以降低安全環保的治理支出。
3.加強人工成本、材料、電費、設備維修費的管控
一是人工成本方面。通過優化工作面設計、施工方案、巷道斷面、支護參數等,減少掘進,從而減少材料使用量。同時優化采區布局,沿空留巷,節省掘進,將原回采工藝中煤柱進行回采,以增加產量及收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遇到陷落柱和黃泥帶時,嚴格控制采高。同時在拉架前,提前將后部運輸機前移,并要求支架尾梁插板全部伸出,嚴防矸石和黃泥進入煤流系統,以減少結算量,提高煤質,從而減少掘進人工費用。
二是材料方面。從計劃源頭嚴控材料投入,物資計劃按物資單耗定額報批。同時科學使用目標庫存,控制增量,合理降低儲備周期。此外,加大長期閑置積壓物資的調劑使用和處置力度,從而降低無效庫存。
三是電費方面。強化“消尖、避峰、填谷、用平”的節電措施,現場張貼供電高峰低谷時段及電價牌板,讓員工明白各時段電價,再根據主要設備運行時間表,合理安排設備檢修時間;嚴格按照峰谷電價差異開展生產作業。井下中央水泵房、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廠等處理時間,盡量控制在谷段期間,從而總體降低高峰時段電量在月度總計電量中的占比。同時提高設備的有效運行率,減少設備的空載運轉時間,并加強對設備無負荷空轉的考核力度。此外,加強變電所無功補償管理。冬季供暖根據室外溫度及時調整供暖設備功率,合理布局電力供應系統以減少線路損耗,并建立電能消耗臺賬等。
四是設備維修方面。首先,做好設備的定檢定修和維護保養工作,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設備備件的更換量和外委修理量。同時嚴格遵守設備修理外委審批流程,減少設備修理項目的單一來源,實行多廠家競談,從而降低備件材料消耗和設備外委修理費用;其次,加大修舊利廢力度和廢舊物資的回收復用。嚴格執行以舊換新的領用制度,在保證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堅決做到有舊不用新、能維修不新購、能自修不外委,從而提高物資綜合利用率,降低設備購置成本;最后,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設備和備品備件管理,每個工作面配置相應的備品備件設施,以提高設備檢修維護時間效率,從而保證系統安全高效穩定運行,并提高生產效率。
4.優化煤炭運輸成本
合理優化煤炭運輸方案,主要體現在運輸路線及運輸工具上。首先,原煤出礦后,采用智能化設備檢測煤質。秒出煤質檢測結果后,再根據洗配煤要求,各礦依靠皮帶運輸至洗煤廠進行洗選,盡量不使用汽運進行短倒,以減少裝卸搬運費及原煤的損耗;其次,各礦區集中建立鐵路運輸專線,雖然這解決不了鐵路運輸站對站的問題,但能實現門到站,從源頭上減少了中轉;最后,實施鐵路汽車聯合運輸系統,形成線路運輸網絡。火車運輸到站后,聯合汽運公司運輸到客戶手中,減少中間的倉儲環節,提高運輸效率,以降低運輸費用。
5.稅費優惠政策應用盡用
首先,特殊人員方面的政策。人力資源梳理企業人員中退役士兵及殘疾人員用工人數,企業與退役軍人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保的,定額每人每年按最高9000元,可依次扣減增值稅、附加稅及所得稅;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企業殘疾人員比例優惠50%、10%,殘疾人工資稅前100%加計扣除。
其次,固定資產方面的政策。使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及單價500萬以下設備器具一次性稅前列支政策,減少企業資金占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按投資額的10%抵免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最后,其他方面有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充填開采置換出來的煤炭減征50%資源稅、煤礦減量重組資產劃轉有關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由國家稅務總局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編形成的《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匯編(2023年版)》(對外公開)中收錄了許多這方面的優惠政策,煤炭企業應響應政策號召,按規定應用盡用稅收優惠政策,從而為企業減負。
(三)健全成本管控專項考核制度
煤炭企業應健全成本管控體系,建立健全領導組織機構,以成本責任中心為基礎,明確成本指標督導及考核部門。企業審核確定年度目標,各責任成本中心分解到月進行管控。增加可控成本考核項目,細化分解,量化考核標準,剛化獎罰兌現,切實做到目標分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考核標準具體化,獎罰兌現要及時。同時加大費用管控力度,對重點成本進行專項統計,動態分析,嚴格考核。此外,延伸可控成本管控的廣度。通過健全完善制度、規范工作流程、明確職責任務、強化過程監督,嚴格責任考核。
結語:
煤炭企業在新能源的沖擊及安全環保的強壓下,面對價格主導不占優勢的市場環境,想要實現新的利潤增長點,必須在生產組織得力的情況下,從巷道設計、采掘煤到煤炭銷售的整個鏈條上,深入剖析自己的優劣勢,分析成本的可控與否。以精細化管理價值鏈為切入口,精簡業務流程,重點向成本要效益,結合生產技藝、管理模式,加強可控成本的控制。同時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并健全成本管控制度,強化考核與薪酬掛鉤機制,以考核提升全員成本管控的積極性。此外,要深挖價值鏈上的每一個可以管控成本的環節,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