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自古在治療咳嗽時就有其獨特優勢,除了內服藥物,可以通過按摩穴位的方式進行緩解和調理。下面就介紹一些常用止咳穴位:
1.咳證雖多,無非肺病 從中醫角度來看,咳嗽首先與肺相關,故按揉穴位時,首選肺經腧穴。
尺澤穴 本穴是治療氣喘的要穴。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肘橫紋中間處有粗腱,腱的外側處即是此穴。用大拇指彈撥尺澤穴100~200次,能防治氣管炎、咳嗽。
太淵穴 太淵穴是人體腧穴之一,屬于手太陰肺經之原穴,當掌后第一橫紋上,用手摸有脈搏跳動處的橈側凹陷中即是。對肺氣虛引起的咳嗽,可用拇指按壓此穴。每天揉按2~3分鐘太淵穴,能增強肺的呼吸功能,增大通氣量。
魚際穴 位于第一掌骨的中間,大拇指下肉肚最高點。以一手拇指指端垂直按揉另一手的魚際穴,以感覺酸痛明顯而能夠耐受為度,按壓2分鐘,左右交替,早晚各1次。
2.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在治療咳證時,配合非肺經穴位,療效更佳。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拇、食兩指并攏時,在肌肉隆起之最高處,是人體重要的穴位。指壓時,用對側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勻地用力,每次按揉10分鐘。
膻中穴 膻中穴在兩乳頭之間、胸骨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仰臥,用拇指或者中指按住穴位,另外4個指頭可握成空拳,在穴位附近揉動,按摩2~3分鐘,能理氣止痛。
內關穴 內關穴位于手腕部內側,取穴時,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其出現兩條筋,內關穴就在其間,腕橫紋上2寸處。以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穴,食指托住外關穴(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內關穴相對處),兩指相互按壓,一捏一松50下,換另一手再重復5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