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對于人體的氣血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科學泡腳不僅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疲勞,還可以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質量。
三要素
1.時間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通常為15~20分鐘,最多不超過30分鐘。若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皮膚過度水合,引發皮膚病。
2.溫度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40~42℃。水溫過高可能會導致低溫燙傷。
3.時機 可在晚上7—9點,或睡前1小時進行,不宜空腹泡腳,否則易出現低血糖癥狀。
三細節
1.泡到微發汗 切不可大汗淋漓,傷陰耗氣。
2.泡完要擦干 可避免潮濕的腳趾縫滋生真菌,誘發足癬。
3.泡后再按摩 輕輕按揉腳部相應腧穴或反射區,可疏經通絡、行氣活血。
摘自《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