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廣東理工學院校級科技項目“區塊鏈技術應用影響品牌農產品供應鏈協調和定價策略研究”(2023YBSK043)
摘 要:在這個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的社會,如何防止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假冒偽劣行為以及讓消費者能夠快速準確地辨別農產品真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區塊鏈具有記錄信息不可篡改、真實可靠的特點,用于農產品流通追溯過程,可以解決農產品假冒偽劣和問題農產品追責的難題。因此,本文提出將區塊鏈與農產品供應鏈各環節相結合,構建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防偽追溯體系,在生產制造、分銷銷售、配送零售以及簽收環節都嵌入區塊鏈,為農產品防偽追溯提供參考。
關鍵詞:區塊鏈;假冒偽劣;農產品;防偽追溯體系
農產品的防偽追溯一直以來都是食品質量安全和監督的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農產品假冒偽劣的行為更是屢禁不止,各式各類的假冒偽劣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著品牌農產品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損害農產品的聲譽,阻斷農產品的銷路,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嚴重的會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損害,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為遏制假冒偽劣現象蔓延,中國一直對假冒偽劣行為采取高壓態勢嚴厲打擊,不僅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以制止,并且發布政策以推進追溯體系的建設,比如在2015 年和2017年,國務院和商務部相繼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和《關于推進重要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但是短時間內難以奏效,長期來看也不能徹底解決農產品的假冒偽劣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消費者也越來越擔憂買不到有質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農產品信息、防偽碼容易偽造和更改是造成農產品假冒偽劣問題的直接原因,信息技術存在的弊端無法解決是農產品假冒偽劣的根本原因,建立完整不斷鏈、準確度高的追溯體系是防止農產品安全市場道德風險出現的關鍵,可以顯著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績效,區塊鏈時間戳的關鍵技術以及信息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特點使其在追溯上有很大的應用前景,記錄在區塊鏈上的信息真實可靠、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每一個區塊鏈都有時間戳打上標簽,易于追溯和識別,可以幫助構建信息真實可靠和不可篡改的農產品追溯體系,解決農產品的假冒偽劣問題。
因此,本文提出構建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物流防偽追溯體系,對農產品的生產、制造、加工、運輸物流、分銷全過程進行區塊鏈全程記錄,提高農產品生產過程的信息透明度、可追溯性和真實性,解決傳統農產品防偽系統的信息不對稱、虛假、被篡改等問題,為消費者識別正品與假冒偽劣產品提供最真實的數據信息,對打擊假冒偽劣,維護消費者利益和企業形象有重要意義。
一、理論背景
1.區塊鏈
區塊鏈起源于2008 年中本聰《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使用區塊記錄交易信息的賬本,一種基于密碼學原理構建的分布式網絡數據庫,一種運用點與點的傳輸,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實現數據區塊管理等的新技術,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優點可以解決信息的不對稱問題。
當有交易發生時,就會產生一個區塊,根據時間戳技術記錄交易信息的時間,然后在區塊中保存所有交易信息,隨著時間推移,區塊逐漸按照線性序列排序,由此連成鏈條即為區塊鏈。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對數據修改的抵抗力,區塊鏈的長度越長,就越難在以前的區塊中進行修改,因此信任水平越高,每筆交易都是通過發生時間的先后按順序鏈接,有效防止了偽造和篡改。
2.研究綜述
當前,最常見的是運用射頻識別(RFID)、條形碼技術和二維碼等技術,結合互聯網、物聯網來實現對農產品的追溯,但是對農產品追溯問題的解決仍然治標不治本。比如,Aysegul Sarac等使用RFID技術對已檢查信息進行數字化進行追溯;黃紅星等建立基于 RFID 和二維碼的果蔬全產業鏈追溯應用模式,融合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利用RFID、二維碼、條碼等追溯標識技術,打通入貨、出貨、銷售3個信息流節點的信息流,解決蔬菜流通鏈各環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實現蔬菜產品產銷全程追溯。
傳統的追溯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防止信息篡改和偽造,有利于生產,配送和物流的管理,但不能保證產品不被仿冒,不能保證能準確追溯到產品的生產、銷售等信息,農產品的假冒偽劣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因此,安全、準確、可靠的追溯體系對預防假冒偽劣和檢測產品至關重要,區塊鏈給當前的追溯體系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區塊鏈記錄產品信息不可篡改、真實可靠、公開透明且容易識別,正好可以用于建立新型農產品防偽追溯體系,在區塊鏈環境下,消費者交易風險大大降低,因此,本文運用區塊鏈構建農產品的防偽追溯體系,不僅對優化農產品防偽溯源體系和解決農產品假冒偽劣問題提供重要途徑,也為以后的追溯體系建立提供參考。
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農產品防偽追溯體系
區塊鏈從技術上優化了傳統溯源系統的信息隱蔽不透明、數據易被修改、系統難以管理等弊端,記錄到區塊鏈的數據信息在交易各機構間公開透明,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嵌入區塊鏈技術,各環節的相關信息記錄都公開透明且不可更改,在整個供應鏈上形成一條完整而流暢的信息流,建立起各機構間的相互信任,以幫助實現農產品防偽溯源、全流程質量追蹤。
1.基于區塊鏈的溯源體系
見圖1,以互聯網為依托結合農產品生產運行實際建立的防偽溯源系統,在整個供應鏈中嵌入區塊鏈技術,供應鏈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機構的信息都詳細記錄在區塊鏈當中,隨著時間推移,數據越來越多,越難被篡改,為人們提供安全消費的數據支撐,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企業根本利益和國內農產品市場秩序提供有效工具。
2.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物流防偽追溯過程
農產品從種植到消費者的過程主要分為以下六個步驟,每個階段都用區塊鏈詳細記錄信息,最后到消費者時可以查詢到商品任何環節的信息,見圖2。
種植生產階段:生產商提供農產品的基本信息,電商平臺與其合作,提供區塊鏈數據庫入口,每個節點接收其負責的農戶上傳的相關植株信息,進行運算共識操作后,將化肥、農藥、水土檢測、施肥時間、施肥量,以及天氣信息等記錄,并上傳云端保存到區塊鏈。
包裝加工階段:該階段主要負責采摘農產品,噴碼裝箱。區塊鏈記錄農產品的外觀、重量品名、產地等相關信息。給每個商品一張獨一無二的二維碼防偽標簽(一物一碼),以便終端消費者掃描二維碼進行防偽識別。在整個追溯體系建立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對農戶的培訓,規范農戶的信息記錄行為,加強對追溯質量安全的宣傳力度,加大對農戶生產信息記錄的檢查力度。
分銷階段:在產品入庫及出庫的過程中,區塊鏈可以記錄每一個分銷區的需求量,協調配送。入庫時為每一個外箱打上物流碼,出庫時掃描物流碼,管理庫存以及存儲信息。
配送階段:從供貨商到達零售商的過程,裝載物品時,需要記錄零售商家、貨品數量、運輸時間、貨車司機等。
零售階段:在交易過程中商家和用戶都可進行交易追溯查詢和用戶的交易信息認證,所有信息都被模塊化存入區塊鏈中,不可更改,信息保密,不會泄露隱私。當購物訂單生效時,區塊鏈存儲層記錄下商品下單、出庫時間、物流信息以及消費者個人身份、地址等信息,然后傳輸至區塊鏈網絡層,通過各認證節點的交易認證后進行交易發布,最后傳送至應用層將交易信息輸入接口,區塊鏈接受交易信息,在個人信息方面加入加密算法,當用戶通過交易信息驗證后即可追溯農產品全程信息。
簽收階段:消費者購買商品后,掃描外箱和單個農產品上的二維碼,可以看到種植時的施肥、農藥、天氣等詳細信息,商品的品牌、重量,以及商家信息等。
三、結語
本文基于區塊鏈的信息公開透明、不可更改和真實可靠可追溯等優點,提出將區塊鏈與農產品追溯體系相結合,構建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防偽追溯體系,將農產品供應鏈的生產制造、分銷銷售、配送零售及簽收環節都嵌入區塊鏈技術,實現對農產品的全程追溯,確保在整個供應鏈活動信息的真實可靠和易于識別,達到防偽追溯,打擊假冒偽劣的目的,并以云南農產品為例,構建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物流防偽追溯體系,整個防偽追溯系統分別用于農產品生產至消費者的6大環節,記錄相關信息,將整個防偽追溯系統區塊化、透明化,從而實現農產品的精準追溯,有效防止假冒偽劣行為的發生,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貨真價實的農產品。
本文構建的農產品防偽溯源體系與傳統溯源體系最大的不同是結合了區塊鏈技術解決農產品的防偽溯源問題,在區塊鏈情境下,農產品信息不能被隨意篡改和偽造,記錄的信息公開透明,消費者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農產品生產銷售的整個過程,提升農產品的真實可信度TPK63uRE5xPiva2wPs1GgHcYV/sCnINi5DNzl23uhUg=,從技術上也解決了傳統防偽追溯技術一直以來不能完全解決的產品信息更改和不對稱問題,讓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的風險大大降低,提高購買意愿,為農產品新型追溯體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對企業產品品牌的維護、防止偽劣假冒商品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謝慶紅.中國假冒偽劣商品成因及治理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0.
[2]張肇中,張瑩.食品安全可追溯與可追責的理論與仿真模擬[J].系統工程,2018,36(7):75-83.
[3]劉曉麗,李建標,劉彥平.食品供應鏈管理、可追溯性與食品安全管理績效[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37(8):102-109.
[4]TREIBLMAIER H.The Impact of the Blockchain on the Supply Chain:a Theory-Based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call for action[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18,6(23):545-559.
[5]JEIYOUNG LEE.Rezension.A decentralized token economy:how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y can revolutionize business[J].Business Horizons,2019, 62(6):773-784.
[6]范忠寶,王小燕,阮堅.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戰略應用——基于文獻視角與實踐層面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12):177-178.
[7]SARAC A,ABSI N,DAUZ RE-P R S S.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impact of RFID technologies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28(1):77-95.
[8]黃紅星,鄭業魯,劉曉珂,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應用展望與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215-220.
作者簡介:華衍偉(1995— ),男,碩士研究生,廣東理工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