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夠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英語課程學習而逐漸形成的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等。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深入研究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掌握英語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自身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其次闡述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教學觀念落后。雖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沿用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單一的知識傳授,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缺乏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認識,沒有充分發揮自身在英語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科學習過程中無法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觀。
教學方法單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英語學科課堂教學時,要想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就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但是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初中英語教師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
評價體系不健全。隨著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教育部門不斷加大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體系改革力度。但是由于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體系不健全、評價方式落后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正確的評價方式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融入課堂教學中。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能夠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提供幫助。在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有效地歸納、整理和總結,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深入研究課程內容和課程標準,明確自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培養哪些核心素養。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備課、上課等形式進行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教師在設計課程教學活動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科核心素養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語言運用能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習英語知識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呈現,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選擇,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教師要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總之,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時代發展的具體策略。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在掌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現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都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