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海上畫派一代宗師吳湖帆誕生130周年,吳湖帆遷居上海100周年,也恰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近日,“海上奇峰——吳湖帆誕生130周年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
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為晚清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吳大澂嗣孫。他出身于吳門世家,傳承優秀的江南文人繪畫傳統,1924年遷居上海,經由上海開放繁榮的都市文化熏陶,開創出現代中國繪畫古典與時尚相結合的嶄新風貌,形成典型的雅俗共賞的海派新風格,成為海上畫壇當之無愧的一代領袖。吳湖帆的繪畫體現了海派繪畫的精神,在文人畫向大眾化轉向上取得了雅俗共賞的成果,這既是他自身藝術傳承創新的水到渠成,也是得到了社會環境和文化生態的正向影響。
20世紀初的中國,隨著社會大變革的浪潮,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在新文化運動興起和西洋畫傳入的背景下,中國傳統繪畫備受沖擊,有識之士積極推動中國繪畫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型。吳湖帆在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批判之時,堅持以全面的修養和高華的人格為立身之本,以極具自信自覺的文化意識和繪畫實踐,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和中國傳統繪畫的主體性,他的藝術成就以及影響力充分彰顯了中國傳統繪畫自我革新的強大生命內力,也開辟出一條傳統中國繪畫實現現代化轉型的有效途徑。吳湖帆的藝術之路,是從傳統繪畫藝術中取精用宏、推陳出新,完成向現代轉型的成功案例。

此展覽以吳湖帆為個案,厘清其是如何應對文人畫傳統在民國初期遭遇的沖擊,解決了三百年來因南北宗論的人為桎梏造成的認識僵化,傳承并更新了古老的江南畫傳統,開創出現代中國繪畫的嶄新風貌,進而表明中國傳統繪畫內在的強大生命力。集精品原作與學術文獻于一體,全面呈現吳湖帆的成就,充分挖掘吳湖帆精神的當代價值,為公眾呈現了一個更加立體、多元化的吳湖帆形象。80余件(組)作品,全面呈現吳湖帆早中期到晚期的繪畫作品,體現其在繪畫方面的個性、思想與技法,全面展示了他的繪畫發展歷程。
吳湖帆的繪畫,是傳統藝術與現代都市文明融合的結果,特別是色墨相融的用色方式極具特色。其中《云表奇峰》是吳湖帆的成名之作,也是其個人風格轉折的代表畫作,在這幅畫上,可以看出吳湖帆對傳統山水畫“南北宗”、青綠水墨的兼收并蓄,已經擺脫了流派的束縛,形成了自己的筆墨風格。展覽還首次將吳湖帆的新中國成立后的主題創作放到第一板塊呈現,結合文獻突出他在書畫、鑒定等方面的光環之下容易被人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一面,即作為文人的家國情懷。吳湖帆曾說:“學國畫而欲做大畫家者,必先愛吾家邦。”展廳中的《慶祝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躍進》等重要作品,都飽含著他的文人精神和家國情懷。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本次展覽學術顧問陳翔表示:“吳湖帆先生是典型的傳統文人畫家,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繪畫的真正魅力和中國文化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具體表現,以及吳湖帆先生赤誠的家國情懷和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這對于我們今天如何守正創新、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支援和靈感啟發。”
上海中國畫院2024年全新推出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之“我的路——張迪平藝術回顧展”于近日在程十發美術館向公眾開放。展覽分為“花鳥新語”“筆墨人間”“移情自然”三個單元,呈現藝術家張迪平60多年創作生涯里跨越中國畫人物、花鳥、山水多個題材的作品150余件。在上海中國畫院建院六十五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舉辦此次展覽,亦是從藝術家個案的角度對畫院發展脈絡一個側面的呈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