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四川過湖南去……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這是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質樸、恬靜,是沈從文為“邊城”織就的面紗。但“邊城”這兩個字,也曾與絕望綁定。
深居武陵山脈腹地的秀山,距重慶市中心城區387公里,距貴州省貴陽市418公里,距湖南省長沙市491公里,距湖北省武漢市656公里,是名副其實的“邊城”。縱有武陵山區最大的平原,秀山也長期在大山中煎熬。
今年7月,當我們走進這里時,看到的卻是一座通向世界的“邊城”——
中歐班列(成渝)“武陵山號”、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往來奔馳,集裝箱貨場年周轉能力提升至10萬標箱……這座深山小城的觸角早已跨越千山伸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大山之困
作為首趟中歐班列(成渝)“武陵山號”的見證者與推動者,秀山縣通道經濟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余偉小時候的夢想卻是:逃離秀山。
兒時,余偉家在秀山縣溶溪鎮,眼前一望無際的大山,并非美景,而是貧困的枷鎖。
“所有人都是看天吃飯,吃不飽是常態。”當余偉還是個放牛娃時,秀山還沒有通鐵路。那時人們要去重慶城區,得先坐大巴車到湖南,再坐火車到涪陵,才能乘上去重慶城區的船。
擺在余偉和同齡人眼前的,只有兩條路:打工或讀書。但不管走哪條路,最終目的都是走出秀山,“因為出去才能賺大錢,才能見到遠方”。
余偉不知道“大錢”是多少,但“出去”兩個字,已在心里刻下烙印。
2007年,余偉考上重慶文理學院,義無反顧地走出秀山。
在秀山外,他第一次看到進出口商品店,看到川流不息的車道。每次放假回家,余偉都會為家人講述那個“山外世界”。
2009年,秀山(武陵)現代物流園區落地,秀山希望借助鐵路運輸助推秀山物流產業發展,還喊出了“買武陵、賣全國,買全國、賣武陵”的口號。
聽到這句話,余偉與親友們只覺得是“天方夜譚”。
彼時,來往武陵山區的貨物大多需要到重慶中心城區、湖南懷化等地周轉,而秀山無一主流快遞公司入駐,如果要從秀山寄一張紙到重慶城區,都需要三四十元。
余偉一邊嘲笑著家鄉,一邊默默計劃著:“以后一定要帶家人走出這座‘邊城’,再也不要回來。”
突圍之路
畢業后,余偉一直從事銷售行業,跑遍了渝東南地區。他漸漸明白了“天方夜譚”背后,秀山欲將“邊界”變“腹心”的魄力與眼界——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秀山坐擁武陵山區最大的平原,同時毗鄰四川、貴州、湖南三省,擁有發展物流樞紐的獨特優勢。物流發達了,秀山的產業才能發展起來。
2013年,余偉入職一家秀山企業,協助政府推動當地物流產業發展。面對家人的不解,他說:“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相信家鄉,還有誰能改變秀山。”
他成為第一批助推秀山“突圍”的人。
余偉一方面跟隨團隊發展秀山農村物流、農村電商,一方面想辦法做活線下市場,以做商貿,促進物流發展。
最開始,余偉與同事邀請了幾家副食品代理商戶入駐物流園區,但物流園區人氣不足,商家經營困難。
為此,秀山特設了免費的“購物公交專線”,余偉便常在人流密集地引導居民和游客前往物流園區消費。
在他們的努力下,“物流園區東西賣得比超市還便宜”的消息傳開了。有了客流,就有更多商戶拋來橄欖枝。入駐的商戶逐漸增多,出貨量也逐漸抬升,一個空置的市場“活”了過來。
隨著物流園區中副食品、鋼材、五金機電、建材等批發市場相繼開發完善,秀山與外界的貨物往來漸漸活躍。
2018年,中通、韻達、郵政、順豐、京東等主要快遞品牌先后進駐物流園區。
2019年,武陵山區唯一具有區域分撥功能的快遞分撥中心落地秀山,3公斤以內包裹從物流園區發貨價格低至1.8元,快遞單票全程時效西部領先。
“買武陵、賣全國,買全國、賣武陵”一步步成為現實。物流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2022年,物流園區已有3000余戶專業批發市場商戶入駐;秀山茶葉、金銀花、藥品加工、紡織等產業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領跑渝東南,連續3年列入西部百強縣。
正當余偉滿足于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秀山時,秀山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另一個決定:成立以縣委書記和縣長任雙組長的秀山縣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今通道經濟發展中心)——志在推動秀山與國際物流通道鏈接,讓更多秀山企業借“道”出海。
此時,無人再說這是“天方夜譚”。
出海之道
2023年7月,一筆來自俄羅斯的訂單,讓返鄉企業家余兵刷新了對家鄉的認知。
這一單,是余兵打開俄羅斯市場的機會,不容輕視。但如果按照傳統運輸路線,從廣州出海轉運,只能虧本。
正當余兵決定“虧本賺吆喝”時,聽說此事的余偉連忙趕來:“你們可以通過中歐班列,從秀山出發直達俄羅斯!”
秀山,能直通俄羅斯?得知消息的余兵,心情久難平復,在他記憶里的秀山也只是一個“靠邊站”的“邊城”。
2021年,已在東莞開設塑膠公司的余兵接到家鄉的招商邀請。他很快便決定在秀山建設重慶市秀山縣振雄塑膠制品有限公司,但并未對振雄公司抱太大期望——秀山缺少配套企業,振雄公司主要是為了回饋家鄉,同時分擔一部分東莞公司的生產壓力。
直到余偉提醒,余兵才知道秀山已借助強大的物流集散能力和充實的產業支撐,與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竟然在家鄉搭上了‘一帶一路’的東風。”家鄉的變化令余兵喜出望外。借助中歐班列,余兵不但打敗了競爭對手,還能獲得不少利潤。
2024年2月28日,首趟中歐班列(成渝)“武陵山號”滿載著振雄公司制造的1.41億個玩具,遠赴俄羅斯。
振雄一舉成名,來自俄羅斯的新機會,接踵而至。
余兵的女婿楊天宇,挑起了振雄公司副總經理的重擔:“這里,將是我們擴大海外市場的新起點。”
財富之城
跟隨余兵回來的,還有曾在東莞公司工作的10多名員工。他們的家鄉,大多就在秀山。
得知能帶著工作回來時,每一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
汪桂仙就是其中之一。她與丈夫陳長付就在東莞的流水線上相識、相戀,一對孩子10多年前便回到秀山上學,從此一家人只有春節才能團聚。
如今她回到秀山,與家的距離從1200公里縮短到5公里。她終于不用再隔著屏幕為父母唱生日歌,終于能夠親自到女兒的教室出席家長會。
而她的身份則從一名負責給玩具上色的彩繪工人,變為了產品質量檢測組組長。丈夫更是成了振雄公司的股東之一,家庭收入不降反增。
山,還是那時的山;邊城,早已不是那時的邊城。
曾經以為翻不過大山的他們,早已翻過了山。
城因人而結,人因城而變。
以前出去,是為了尋夢;現在回來,也是為了尋夢。
從走出武陵到面向全國,從農村物流到國際物流,秀山不斷擴張的物流產業視野,讓這座曾充滿絕望的“邊城”,成為人們安居與發展的樂土。
2024年上半年,秀山實現進出口總額1.4億元,同比增長141.8%,增速全市第五。
去年9月,余偉參加了重慶市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專題培訓班。
在與重慶各部門、區縣相關干部的交流中,他突然發現,沿著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聚攏的方向,“邊城”不但位于武陵山區的中心,也可以在世界地圖的中心。
秀山,這座西部小城,正托舉著他不斷向上,站在更高的地方看武陵、看全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