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4年,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是中國第一次以官方名義正式參加的世博會。早在兩年前,美國政府便開始為這次世博會做準備,邀請了中國參加這次盛會。最終,清政府派溥倫率團前往,有了中國在世界上的一次重要亮相。
溥倫,生于1874年11月,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五世孫。同治皇帝去世后,溥倫本有希望登上皇位,但在慈禧太后的阻撓下,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作為皇親國戚,溥倫擁有貝子爵位,這在當時可是比較顯赫的宗室爵位。
溥倫接受過系統教育,眼界十分開闊,因此被選為清政府代表團的正監督,也就是總負責人,率領團隊前往美國參加世博會。


清政府對這次博覽會非常重視和支持,為了在圣路易斯世博會上展現中國的良好形象,特意撥款75萬兩白銀。作為代表團的總負責人,溥倫不僅要留心費用的使用情況,還要落實參加世博會的中國商品等各種情況,忙得不亦樂乎。
1904年3月4日,溥倫率領代表團離開北京,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終于抵達美國舊金山。代表團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到達那天,溥倫還到哥倫比亞劇院觀看演出,到華人聚集區與華人們交流。第二天,他前往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會晤,還接受了總統羅斯福的邀請,到白宮做客。
除了這幾個地方,忙碌的溥倫還訪問了紐約、芝加哥、印第安納波利斯等城市,參觀了當地的學校、博物館、港口、股票交易大廳、銀行等。這里的風土人情、商品物產與規則制度都讓他大開眼界。在美國期間,溥倫不但多次發表演講,還親自舉行宴會與美國社會名流交往,積極宣傳中國文化。



在這次世博會上,中國展品被放置在不同的場館中,另有一個中國建筑藝術展示區,被稱為中國館。
中國館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為了讓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溥倫甚至請人將他在北京的客廳和臥室復制到了世博會中國館中。
那些充滿中國風情的家具.字畫、中式大門、寶塔和金魚池等受到如潮好評,觀眾們大呼過癮。中國館還因此被媒體稱作“夏宮”“本屆博覽會上最美東方建筑典范”。
優秀的中國樂師在世博會現場演奏了傳統民歌《茉莉花》,代表團中的京劇演員與雜技演員則在現場為觀眾表演京劇、雜技,給觀眾們帶去了難忘的視聽體驗。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同樣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代表團帶去的茶葉、陶瓷等商品在世博會上被搶購一空,其中,紅茶榮獲該屆世博會的最高獎項。中國的一些民族企業也因此揚名海外,收獲了不少訂單。
讓我們再說說溥倫,這個人看上去十分平易近人,還在美國欣賞話劇,品嘗咖啡、漢堡……包容的態度讓他收獲了不少贊美,當地印有溥倫肖像的報刊一經發售很快便宣告售罄。
在美國停留考察的四個月中,溥倫多次表示要積極學習西方先進之處,尤其要推廣教育,保障女性的受教育權,還提出了種族平等的理念。回國后,溥倫受到重用,擔任了資政院總裁、農工商大臣等重要職位。
溥倫的這次世博會之行,自然也存在一些爭議,但這次出行在宣傳中國文化、推銷中國產品方面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與張騫、鄭和等中國旅行家“跨國旅行”促進人文、貿易的交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