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小船以最短時間渡河,無論水流速度大小,船頭要始終垂直于河岸行駛;想要小船以最短距離渡河,船就要以與河岸呈一個夾角的方向行駛,形成一個垂直指向河岸對面的軌跡。”物理課上,王寬正在用《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游戲,講解主人公林克過河的問題。
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跟隨著老師的講解,他們露出了“get”的表情。這是王寬老師最有成就感的一刻:“他們聽懂了。”
2018年,大寬老師的物理課視頻在網上得到了網友們的熱烈反響,這也讓他迅速聚集了一批粉絲。有些粉絲不知道大寬老師的本職工作便是物理教師,等自己真正坐在大寬老師的課堂里,才驚喜地發現這個事實。
面對驚喜萬分的粉絲們,大寬老師擔上了“偶像包袱”,更加認真嚴謹地對待每一個知識點,遇到難點,他會使用一切辦法、利用多種途徑把知識點講透。他用模擬飛行游戲《X?Plane》講解“分速度”的概念。“很多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把速度‘分解’掉,實際上飛機的儀表盤上有一個豎直速度表,它就是一個分速度,通過它能夠快速地判斷飛機升降的快慢。”通過游戲模擬飛機飛行,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豎直速度表的變化,從而更準確地理解“分速度”的意義。在玩競速類游戲《GT賽車7》時,王寬靈光乍現,錄制了一則賽車過彎道的視頻,在課上給學生播放。“想要讓賽車過彎道花費的時間最短,就涉及‘向心力’的問題,通過不同路線的演示,讓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
很多學生因為入學之前就已經了解大寬老師,這大大減少了他和學生們互相了解需要的時間。
進入大寬老師的課堂,學生們學的可不只是物理知識點。“物理,萬物之理。生活中到處都是物理,要把生活融進去。”大寬老師把物理思維的教授作為終極目標。身邊有朋友開始用一種美容儀,其中的原理號稱微電流能夠促進臉部皮膚的新生。大寬老師便把這個案例拿到課堂上跟學生討論:有沒有相關的實驗能證明?有沒有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能證明?所謂的物理思維,就是當你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去思考能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或是你怎么說服別人這個問題是正確的、合理的。
“10年的教學生涯,您會有懈怠的時候嗎?”“會有一些emo(傷感)的時刻嗎?”“您覺得自己的創意會消失嗎?”面對這些提問,大寬老師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會,我是一個喜歡‘顯擺’的人。”從大寬老師在B站更新的速度來看,他確實是一個能量滿滿、行動力極強的人。“我特別喜歡上公開課,我特別想把自己的創意教學方式展示給別人看。”
和B站上的粉絲不一樣,公開課上的聽眾是教學一線的老師,他們評定一節課的好壞,不僅僅是考查創新點,更多的是注意你的教學模式有沒有真正意義上解決教學難點。在生活里,只要看到跟物理知識點相關的事情,大寬老師的“觸角”馬上就會被激活,開始設計課程,這樣的創新不是炫技,而是真正地想把課上好、上扎實。因為在公開課上得到了其他老師的認可,有些老師還來向大寬老師借教具,給自己的學生也上一堂這樣的課。
大寬老師說自己喜歡嘗試,說自己是一個不斷嘗試創新的人,而他的嘗試創新最終的目的是服務學生。作為年輕的老師,大寬老師有自己更先進的手段——技術。比如說,當教到“波的干涉”一課時,有的老師可能會用手搓信號發射器或信號發生器的方法去驅動喇叭,而大寬老師則會使用電腦聲卡制造出兩個通道來驅動喇叭。大寬老師說:“在物理這門課上加入了軟件,加入了技術,當了up主以后,對我的學生最好的一點就是,他們可以逼我去發現更新的軟件、更多的知識。”
Q=《中學生天地》編輯部
A=王寬
如果兩者只能選其一,您會選擇當up主,還是繼續做物理老師?
我肯定還是選擇當物理老師,因為當物理老師能跟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互動。當老師時,學生的每一個表情、眼神都在透露他有沒有聽懂,還能跟學生互動,但up主對著電腦錄課沒有現場感。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能不能聽懂課,和物理成績的提高是兩件事情。我盡可能提高我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把物理原理聽明白了,但是提高物理成績是另一碼事。因為考試和體育比賽一樣,是一種競技項目,需要大量的練習。如果想要提高成績,得大量刷題,掌握特殊技巧,熟悉固定套路。
AI會替代老師這個職業嗎?
去年GPT出來之后,我就購買了會員,一直在使用。AI用得越多,我越覺得人類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做一些真正具有獨創性的工作,比如做一個有創意的視頻、寫文案,構思一節好課、設計創新的實驗去解決學生的重難點,這些工作AI根本做不了。而且當它回答你的問題的時候,若是一些很難的問題,它會一本正經地跟你說一大堆,你還得一句一句去核實它說得對不對,反而更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