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首先教師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學內容,通過強化基礎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其次教師要能夠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實施探究式學習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同時教師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當中的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合作研討,逐步形成物理觀念。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物理觀念;實踐研究
物理觀念是指學生在學習和應用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物理現象、物理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本質性認識和理解。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不僅是向學生傳授基本物理知識和技能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物理解決問題能力的需要。教師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基礎知識,而且要引發學生對物理世界運行機制的深層次思考。教學要結合學生現有物理觀念,巧妙選擇適合培養學生物理觀念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物理知識整合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與遷移。教師還要通過對學生物理觀念的培養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能夠用科學的方法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現象背后的規律和原理,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一、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學內容,通過強化基礎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學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對物理世界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的總體認識。這種觀念的形成,離不開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和深入理解。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學內容,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環節。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教師就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當中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構建初中物理教材知識體系,精準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要求。教師應注重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基礎知識的教學,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原理、規律等基礎知識生動、具體地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這些基礎知識。不同的教學單元不同的教學課時所涉及的物理基礎知識也各不相同。教師要把握不同教學內容當中物理觀念培養的不同側面,強化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去思考物理基礎知識,并學會運用物理基礎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在實踐中深化對物理觀念的認識和理解。如在《平面鏡成像》這一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以及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理解虛像的概念,分析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為了引導學生能夠在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物理觀念,教師可以通過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實驗來感受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知識的成功感,在實驗過程當中通過觀察平面鏡當中的虛像來感受虛像的含義,并逐步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二、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實施探究式學習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
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探究式學習培養物理觀念,學會在思考問題、收集數據、分析結果的過程中逐步認識物理世界。學生作為主動探索未知世界的主體,不斷嘗試和修正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逐步構建物理觀念體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物理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去思考現實生活物理現象當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在現實生活當中去探究物理知識的使用,不僅能夠有效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認知,而且讓學生在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當中感悟物理與日常生活當中的緊密聯系,促進學生對物理觀念形成的積極性,也就更容易培養學生對初中物理教材教學內容的認知和理解的積極性。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物理觀念,教師可采用如講解、實驗演示、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引發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式學習過程當中培養物理觀念。教師可采用多媒體PPT展示具有探究性的物理問題,為學生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物理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實踐,在探究中加深對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的理解。教師要鼓勵學生能夠不斷提出自己的假設和猜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如在《摩擦力》這一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斜面、小車、不同材質的接觸面來進行摩擦力的直觀演示,還可以利用PPT多媒體動畫視頻等來展示摩擦力的微觀機理以及作用效果,通過動態模擬幫助學生建立摩擦力的空間想象。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搜集現實生活當中的輪胎紋理、剎車片、滑動軸承等實物模型,讓學生親手觸摸、觀察、感受不同材質、結構對摩擦力的影響。
三、強化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合作研討當中培養物理觀念
教師可結合教材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相關的實驗探究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設計、數據記錄與分析等環節,在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當中感受物理現象背后的規律和原理,逐步形成物理觀念。在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模式,促進學生在共同交流當中進行實驗、觀察和數據分析。如在《串聯和并聯》這一節授課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盡快掌握串聯和并聯電路的核心概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串聯和并聯電路實驗教學感受串聯以及并聯電路當中電流、電壓的分配規律,理解串并聯電路的基本特性。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教學內容以及實驗教學要求,準備實驗器材,并通過合作完成實驗步驟,記錄實驗數據,最后在合作小組中通過研討形成實驗結論。實驗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掌握物理概念和基礎知識,而且能夠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全面發展需求,融合多學科知識來豐富物理教學內容,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讓學生通過多種學習手段和方法加深對物理現象和規律的理解,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物理觀念。
參考文獻:
[1]陳琴.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物理觀念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4(02):89.
[2]歐彥.淺析學生物理觀念培養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的重要性[J].華人時刊(下旬刊),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