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1:判斷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判斷元素與集合關系的兩種常用方法: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給出的,那么只要判斷該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現即可;推理法,對于一些沒有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斷該元素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
例1 下列四個關系中正確的個數是( )。
①1/2∈Q;② 根號2?R;③0∈N* ;④π∈Z。
A.1 B.2 C.3 D.4
解:①1/2∈Q,正確。② 根號2?R,不正確。③0∈N* ,不正確。④π∈Z,不正確。應選A。
跟蹤訓練1:設集合A ={2,3,5},B ={2,3,6},若x ∈A,且x ?B,則x 的值為____。
提示:因為x∈{2,3,5},所以x =2 或x=3或x=5。因為x?{2,3,6},所以x≠2且x≠3且x≠6。故x=5。
題型2: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求參數
集合問題的核心是研究集合中的元素,在解決集合問題時,要明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構成集合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確定性),且是互不相同的(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沒有先后順序(無序性)。利用集合元素的互異性求參數問題時,先利用確定性求出參數所有的可能值,再利用互異性對集合中的元素進行檢驗,同時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
例2 設集合A={2,1-a,a2-a+2},若4∈A,則a=____。
解:若1-a=4,則a= -3,所以a2 -a+2=14,這時A ={2,4,14}。若a2-a+2=4,則a=2或a=-1,當a=2時,由1-a=-1,可得a=2,這時A ={2,-1,4};當a=-1時,由1-a=2,可得a=-1(舍去)。綜上得a=2或a=-3。
跟蹤訓練2:已知A 是由0,m ,m2 -3m +2這三個元素組成的集合,且2∈A,則實數m 的值為____。
提示:因為2∈A,所以m =2 或m2 -3m +2=2。當m =2時,可得m2-3m +2=4-6+2=0,這時不符合題意,舍去;當m2-3m+2=2時,可得m =0或m =3,其中m =0不符合題意,舍去。綜上可知,m =3。
題型3:集合中的新定義問題
對于這類問題,可根據題中所給集合的新定義,結合集合的相關知識,進行轉化求解。
例3 設集合P ={3,4,5},Q ={6,7},定義P?Q={(a,b)|a∈P,b∈Q},則P ?Q 中元素的個數為( )。
A.3 B.4 C.5 D.6
解:由題意知P ?Q = {(a,b)|a∈P,b∈Q}={(3,6),(3,7),(4,6),(4,7),(5,6),(5,7)},所以P?Q 中共有6個元素。應選D。
跟蹤訓練3:設集合A ={-2,1},B ={-1,2},定義集合A ?B = {x|x =x1x2,x1∈A,x2∈B},則A ?B 中所有元素之積為____。
提示:已知集合A ={-2,1},B={-1,2},因為定義集合A ?B =XaagMoCh9epgQ/rjFbrHuw== {x|x =x1x2,x1∈A,x2∈B},所以A?B={2,-4,-1},所以A?B 中所有元素之積為2×(-4)×(-1)=8。
題型4:子集與真子集的概念
集合A 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即由x∈A 能推出x∈B,這是判斷A?B 的常用方法。不能簡單地把“A ?B”理解成“A 是B 中部分元素組成的集合”,若A=?,則A 中不含任何元素;若A =B,則A 中含有B 中的所有元素。對于A ?B,首先要滿足A ?B,其次至少有一個x∈B,但x?A。
例4 已知集合A = {x|-1<x <3,x∈N},則A 的子集的個數為( )。
A.3 B.4
C.8 D.16
解:因為A ={x|-1<x<3,x∈N}={0,1,2},所以A 的子集的個數為23=8。應選C。
跟蹤訓練4:已知集合A ={x|x2 <3,x∈N},則A 的真子集的個數為____。
提示:因為A ={x|x2<3,x∈N}={0,1},所以A 有22-1個真子集,即A 的真子集的個數為3。
題型5:集合的相等與空集
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是理解集合相等的定義和空集的含義。
例5 下列集合與集合A={2022,1}相等的是( )。
A.(1,2022)
B.{(x,y)|x=2022,y=1}
C.{x|x2-2023x+2022=0}
D.{(2022,1)}
解:對于A,(1,2022)≠{2022,1},A 錯誤。對于B,{(x,y)|x =2022,y =1}≠{2022,1},B錯誤。對于C,{x|x2-2023x+2022=0}={2022,1},C 正確。對于D,{(2022,1)}≠{2022,1},D錯誤。應選C。
跟蹤訓練5:下列四個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0}
B.{x|x>8,且x<5}
C.{x∈N|x2-1=0}
D.{x|x>4}
提示: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選項B是空集。應選B。
題型6:集合間關系的判斷
判斷集合間關系的三種方法:列舉法,將兩個集合表示出來,通過比較兩個集合中的元素來判斷兩集合之間的關系;元素特征法,根據集合中元素滿足的性質特征之間的關系,判斷集合之間的關系;圖示法,利用數軸或Venn圖判斷兩集合之間的關系。
例6 已知集合M ={x|x=kπ/4+π/2,k∈Z}, 集合N ={x| x=kπ/2 +π/4,k∈Z},則( )。
A.N ?M B.M ?N
C.M =N D.M ∩N =?
解:集合M ={x| x=kπ/4 +π/2,k∈Z}={x| x=(k+2)π/4 ,k∈Z},集合 N ={x|x=(2k+1)π/4 ,k∈Z},當k∈Z 時,2k+1 是奇數,k+2是整數,所以N ?M 。應選A。
跟蹤訓練6:下面五個式子:①a?{a},②? ? {a},③ {a}∈ {a,b},④ {a}? {a},⑤a∈{b,c,a},其中正確的序號是____。
提示:a 是集合{a}中的元素,應表示為a∈{a},①錯誤。?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且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所以??{a},②正確。“∈”用于元素與集合的關系,③錯誤。任意非空集合是其本身的子集,所以{a}?{a},④正確。a 是集合{b,c,a}中的元素,⑤ 正確。答案為②④⑤。
題型7:利用集合間的關系求參數
當集合為連續數集時,可借助數軸建立不等關系求解,此時應注意端點處是實點還是虛點;當集合為不連續數集時,可根據集合包含關系的意義,建立方程求解,此時應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
例7 已知集合A = {-2,3,1},集合B={3,m2},若B?A,則實數m 的取值集合為( )。
A.{1} B.{3}
C.{1,-1} D.{3,- 3}
解:已知A={-2,3,1},B={3,m2},若B?A,則m2 =1 或m2 = -2(舍去),所以m =1或m = -1,故實數m 的取值集合為{1,-1}。應選C。
跟蹤訓練7:設集合A = {x|0<x <2019},B ={x|x<a},若A ?B,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
提示:已知集合A ={x|0<x<2019},B={x|x<a},因為A ?B,所以a≥2019。故a∈[2019,+∞)。
題型8:集合的運算
集合運算應關注三點:集合是由元素組成的,從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構成入手是解決集合運算問題的前提;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簡的,先化簡再研究其關系并進行運算,可使問題簡單明了,易于解決;注意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常用的數形結合形式有數軸、坐標系和Venn圖。
例8 (多選題)設集合A={x|a-1<x<a+1,x∈R},B={x|1<x<5,x∈R},則滿足A∩B=?的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 )。
A.{a|0≤a≤6}
B.{a|a≤2或a≥4}
C.{a|a≤0}
D.{a|a≥8}
解:因為A ={x|a-1<x<a+1,x∈R},B={x|1<x<5,x∈R},滿足A ∩B =?,所以a-1≥5或a+1≤1,解得a≥6或a≤0,所以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a|a≤0}或{a|a≥6}。應選CD。
跟蹤訓練8:(多選題)設全集U ={0,1,2,3,4},集合A ={0,1,4},B ={0,1,3},則( )。
A.A∩B={0,1}
B.?UB={4}
C.A∪B={0,1,3,4}
D.集合A 的真子集個數為8
提示:因為集合A ={0,1,4},B={0,1,3},所以A∩B ={0,1},A 正確。?UB ={2,4},B錯誤。A∪B={0,1,3,4},C 正確。集合A 的真子集個數為23-1=7,D 錯誤。應選AC。
題型9: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及充要條件的判斷
先分清條件和結論,然后判斷p?q、q?p 和p?q 是否成立,最后得出結論。若p?q,則稱p 是q 的充分條件,q 是p 的必要條件;若p?q,則p 是q 的充要條件;若p?q,且q/? p,則稱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若p/? q,且q?p,則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若p/? q,且q/? p,則稱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例9 已知p:0<x<2,那么p 的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是( )。
A.1<x<3 B.-1<x<1
C.0<x<1 D.1<x<3
解:因為(0,1)?(0,2),所以p 的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是0<x<1。應選C。
跟蹤訓練9:已知a,b∈R,則“ab≠0”的一個必要條件是( )。
A.a+b≠0 B.a2+b2 ≠0
C.a3+b3 ≠0 D.1/ a+1/b≠0
提示:對于A,令a=1,b=-1,推不出a+b≠0,A 錯誤。對于B,由“ab≠0”,可得a≠0且b≠0,則a2 +b2 ≠0,反之,由a2 +b2 ≠0,推不出ab ≠0,如a=1,b=0,所以a2+b2 ≠0是ab≠0的必要不充分條件,B正確。對于C,令a=1,b= -1,推不出a3 +b3 ≠0,C錯誤。對于D,令a=1,b=-1,推不出1 /a+1/b≠0,D錯誤。應選B。
題型10:由充分條件、必要條件求參數的取值范圍
根據充分、必要條件求參數的取值范圍時,先將p,q 等價轉化,再根據充分、必要條件與集合間的關系,將問題轉化為兩個集合之間的包含關系,最后建立關于參數的不等式(組)求解。
例10 若“1≤x≤4”是“a≤x≤a+4”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____。
解:因為“1≤x≤4”是“a≤x≤a+4”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所以{a≤1,a+4≥4,可得0≤a≤1,即實數a∈[0,1]。
跟蹤訓練10:已知條件p:-1<x<1,q:x>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實數m 的取值范圍是( )。
A.[-1,+∞) B.(-∞,-1)
C.(-1,0) D.(-∞,-1]
提示:已知p:-1<x<1,q:x>m ,若p是q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x|-1<x<1}?{x|x>m},所以m ≤-1。應選D。
題型11:全稱量詞命題與存在量詞命題的真假
要判斷一個全稱量詞命題為真命題,需要進行推理證明,或用已經學過的定義、定理進行證明,而要判斷其為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判斷存在量詞命題“?x∈M ,p(x)”的真假的關鍵是探究集合M 中x 的存在性,若找到一個元素x∈M ,使p(x)成立,則該命題是真命題;若不存在x∈M ,使p(x)成立,則該命題是假命題。
例11 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n∈N* ,2n2+5n+2能被2整除是真命題
B.?n∈N* ,2n2+5n+2不能被2整除是真命題
C.?n∈N* ,2n2+5n+2不能被2整除是真命題
D.?n∈N* ,2n2+5n+2能被2整除是假命題
解:當n=1時,2n2+5n+2不能被2整除,當n=2 時,2n2 +5n +2 能被2 整除,ABD錯誤,C正確。應選C。
跟蹤訓練11:下列四個命題中的真命題為( )。
A.?x0∈Z,1<4x0<3
B.?x0∈Z,4x0+1=0
C.?x∈R,x2-1=0
D.?x∈R,x2-2x+2≥0
提示:由1<4x0<3,可得1/4<x0 <3/4,所以x0 ?Z,A 錯誤。由4x0 +1=0,可得x0=-1/4,所以x0?Z,B 錯誤。由x2-1=0,可得x=±1,C 錯誤。x2-2x+2=(x-1)2+1≥0恒成立,D正確。應選D。
題型12:根據命題的真假求參數
全稱量詞命題的常見題型是“恒成立”問題,全稱量詞命題為真時,意味著命題對應的集合中的每個元素都具有某種性質,所以利用代入可以體現集合中相應元素的具體性質,也可根據函數知識來解決。存在量詞命題的常見題型是以適合某種條件的結論“存在”“不存在”“是否存在”等語句表述。解答這類問題,一般要先對結論作出肯定存在的假設,然后從肯定的假設出發,結合已知條件進行推理證明,若推出合理的結論,則存在性隨之解決;若導致矛盾,則否定了假設。
例12 (1)若命題p:?x0>0,x0+a-1=0為假命題,則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____。
(2)已知命題p:?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實根。若p 是真命題,則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____。
解:(1)因為p 為假命題,所以﹁p 為真命題,即?x>0,x+a-1≠0。由x ≠1-a在x>0上恒成立,可得1-a≤0,則a≥1。故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1,+∞)。
(2)命題p:?a∈R,一元二次方程x2-ax+1=0有實根,若p 是真命題,則命題p 是假命題,所以一元二次方程x2 -ax +1=0沒有實根,即Δ=a2-4<0,解得-2<a<2,所以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2,2)。
跟蹤訓練12:(1)若“?x ∈ [-1,m ](m >-1),|x|-1>0”是假命題,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 )。
A.(-1,1) B.(-1,1]
C.[1,+∞) D.[0,1]
(2)若命題“?x0∈R,x20+(a-1)x0+1≤0”的否定是真命題,則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____。
提示:(1)因為“?x ∈ [-1,m ](m >-1),|x|-1>0”是假命題,所以“?x ∈[-1,m ](m >-1),|x|-1≤0”是真命題。由|x|-1≤0得-1≤x≤1,所以-1<m ≤1。應選B。
(2)命題“?x0∈R,x20+(a-1)x0+1≤0”的否定是真命題,所以“?x∈R,x2+(a-1)x+1>0”是真命題,所以Δ =(a-1)2 -4<0,解得-1<a<3,則實數a 的取值范圍是(-1,3)。
作者單位:1.河南大學附屬中學
2.河南省開封高中
(責任編輯 郭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