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19年從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引入岱酥梨在費縣進行區試,對其物候期、生長結果習性、果實經濟性狀及抗逆性等性狀進行觀察。經連續多年評價,該品種果形端正、肉質酥脆、汁液豐富、甜酸適口、風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品質上,果實8月中旬成熟;其結果早、品質優、抗性強、豐產穩產、綜合性狀優良。簡介了其優質高效配套栽培技術。
關鍵詞:岱酥梨;引種;栽培技術
岱酥梨是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以黃金梨為母本、碭山酥梨為父本雜交育成的中熟梨新品種,2018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費縣果茶服務中心2019年春從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引入,經連續多年觀察,該品種早果豐產,綜合性狀優良,發展前景良好。現將其引種表現與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試驗園概況
試驗園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磐石村,面積5畝。當地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年平均氣溫13.4 ℃,無霜期195天。土壤為沙壤土,pH值6.8,土層厚度100厘米,有機質含量15.5克/千克,堿解氮含量112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9.4毫克/千克,速效鉀含量51.5毫克/千克,排灌條件良好。2019年3月定植1年生杜梨砧苗木,株行距2米×4米,紡錘形整形,對照品種為黃冠梨。
2 引種表現
2.1 植物學特性
岱酥梨多年生枝條棕褐色,一年生枝條黃褐色,皮孔數量中等多,節間長度3.75厘米;葉片卵圓形,平展,葉背無茸毛,長10.7厘米,寬7.8厘米;葉尖急尖,葉基寬楔形,葉緣銳鋸齒;花冠白色,直徑4.0厘米,花瓣卵圓形,鄰接或分離,多數5瓣;每花序花朵數5~9朵,平均6.4朵;雄蕊21~30枚,平均22.6枚;花藥紫紅色,花粉量較大[1]。
2.2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圓形,果形端正,果形指數0.95,平均單果質量362.5克,果皮底色黃綠色或黃色,果點小、較明顯,無果銹;果梗長度2.7厘米,果梗直生,基部不膨大;梗洼中等深度,萼洼平滑、較廣,萼片多數脫落,少量宿存;果心中位,大小中等;果肉淡黃白色,肉質酥脆,汁液豐富,石細胞少,酸甜適口,風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可溶性糖含量8.9%,可滴定酸含量0.11%,維生素C含量41.5毫克/千克,果肉硬度5.2千克/厘米2,品質上(表1、圖1)。
2.3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中庸偏強,樹姿開張,萌芽力較強,成枝力中等;幼樹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長果枝具有一定的結果能力;花粉量大,坐果率高,豐產穩產,采前落果和大小年現象不明顯;栽后2~3年開始結果,第4年畝產達1350千克(圖2)。
2.4 物候期
在山東費縣地區,3月中旬花芽開始萌動,3月底初花,4月上旬盛花,花期持續7~10天,果實8月中旬成熟,發育期120天左右,10月底至11月初落葉(圖3、圖4)。
2.5 適應性
適應性較強,抗旱、抗澇、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山地、丘陵、平原地均可栽植。經連續多年觀察,未發現有嚴重病蟲危害,對黑星病、炭疽病等抗性較強。
3 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3.1 建園
山地、丘陵株行距2米×3米,平原地區株行距(1.5~2)米×4米。栽植前要盡量在土壤封凍前挖深度、寬度均為80厘米的定植溝,溝底填厚度20~25厘米的作物秸稈,隨后將挖出的表土與足量有機肥、化肥混勻后回填溝中。肥料用量:腐熟的農家肥3000千克/畝或商品有機肥1500千克/畝、尿素25千克/畝、磷肥和鉀肥各15千克/畝。待填至低于地面20厘米后,灌透水沉實。選擇枝芽飽滿、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嫁接口愈合良好的杜梨砧苗木,在秋季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或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栽植。栽植時扒開回填土,放直苗木,舒展根系,覆土、踏實、澆水,栽植深度以嫁接口高于地面5~10厘米為宜。栽植后在主干距離地面60~80厘米處定干,注意剪口下保留5~6個飽滿芽。適時修樹盤澆水,樹盤覆蓋地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3.2 肥水管理
加強肥水管理,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多施有機肥,配合施用復合肥。結果樹宜在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施入基肥,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過磷酸鈣各1千克,可結合深翻改土1次性施入;基肥施用量約占全年施肥總量的70%。根據土壤肥力、樹勢、負載量合理追肥,追肥一般在萌芽前、花芽分化期和果實膨大期進行,采用溝施、穴施等方式。萌芽前以氮肥為主,花芽分化期和果實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果實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追肥量可參照每生產l00千克梨果施純氮0.2~0.3千克,氮、磷、鉀質量比1∶0.5∶1計算[2]。新梢旺長和果實膨大期,樹體消耗養分較多,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追肥,葉面噴施0.4%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間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根據土壤墑情確定灌水時期,一般在萌芽前、花后、果實膨大期、土壤封凍前灌水,建議采用滴灌、微噴、水肥一體化等節水灌溉技術。
3.3 整形修剪
岱酥梨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花芽極易形成。幼樹注意刻芽促進發枝,牙簽開角;輕剪少疏,多留輔養枝,結合拉枝開張角度,促使及早結果。進入結果期后,及時回縮結果枝組,疏除弱的結果枝組,短截部分當年生枝,控制結果部位外移,保證樹體通風透光,維持中庸健壯的樹勢。
3.4 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是提高果實品質、減少養分消耗和持續穩定豐產的重要措施。岱酥梨坐果率較高,豐產穩產,采前落果現象不明顯。進入盛果期后,須嚴格疏花疏果,合理負載。結合冬剪,疏除過多、過密花芽;花序分離后及早疏花,間隔15~20厘米保留1個花序,每花序保留2~3序位花;疏花時堅持“疏弱留壯、疏小留大、疏下留上、疏內留外”的原則,氣候異常年份可不疏花。疏果于謝花后15天左右進行,疏除畸形果、病蟲果、殘次果、宿萼果等,間隔20厘米留1個果,畝產控制在2500~3000千克。一般花后25天完成疏果工作,即可套袋。套袋當日噴施1次廣譜殺蟲殺菌劑,待藥液干燥即可套袋,套袋時務必將袋口扎緊,不留喇叭口,以免害蟲入袋危害。果袋宜選擇外黃內黑或外棕內黑的雙層紙袋[2]。
3.5 病蟲害防控
岱酥梨主要病害有銹病、輪紋病、黑斑病、腐爛病等,主要蟲害有梨木虱、食心蟲類、梨莖蜂、蚜蟲類、葉螨等。生產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以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為基礎,合理采用化學防治措施,重點防控梨木虱、梨小食心蟲、銹病、腐爛病等病蟲害。
參考文獻
[1] 王少敏, 冉昆, 魏樹偉, 等.優質中熟梨新品種岱酥[J]. 園藝學報, 2018, 45(增刊2): 2709-2710.
[2] 冉昆, 魏樹偉, 王宏偉, 等. 梨新品種岱酥及其栽培技術[J]. 果農之友, 2019(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