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老樹砍伐后在同一塊地又重新定植同一類果樹,或在大樹、老樹株行間、加密套栽同一種果樹的種植模式,稱為重茬建園。重茬蘋果樹往往會出現生長衰弱、產量品質下降,甚至生長幾年后突然死亡等異常現象,這種現象稱為再植病。一般要經過4~5年或更長時間合理輪作小麥-玉米等、土壤有效改良處理后才可以再植,否則后茬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長,給生產帶來極大損失,長期以來蘋果再植病一直是生產上的難題。針對蘋果再植病問題,分析發生原因,給出解決方法,以利于果樹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蘋果;重茬再植病;防治技術
我國作為水果生產大國,再植病是影響蘋果樹健康生長的病害之一,給果農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研究克服蘋果重茬地建園再植病技術,對果樹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再植障礙的癥狀及原因
1.1 再植障礙的癥狀表現
“再植障礙”是農業生產最常見的現象,我國農作物栽培史上很早就有“輪作倒茬”的實踐。蘋果也有明顯的再植障礙,蘋果栽植后在生長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病態現象,如植株矮小、葉片發黃、生長不良、抗逆性差、成活率低,甚至出現死亡等。重茬地育苗時,苗木也會出現葉片發黃、植株矮小、根系發育不良、死亡率高、不能成活等現象[1]。
1.2 主要誘發的病因
這種病可分為生理性和侵染性兩類,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其病變過程大同小異,都包括生理病變、組織病變、形態病變三個階段。其發生規律是多數先出現生理性病害,樹體衰弱致使抗性降低后,接著感染病菌而發生侵染性病害。據研究,其發病機理首先是前茬果樹的老根和落果、種子內的扁桃苷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后變成酸類和醛類有毒物質,使后茬幼樹新根的木質部和韌皮部發生褐變,影響其水分、養分的輸導,導致地上部枝條發生流膠,進而削弱樹勢,降低樹體的抗病性,然后引發潰瘍病、根腐病(圖1)、莖腐病、冠腐病等侵染性病害。最終葉片失綠,新梢變短,須根和開花量減少,產量降低,嚴重時樹體死亡。還有研究證明:重茬園秋季修剪和早冬修剪,易加重后茬果樹死亡。
2 主要防治方法
2.1 選用美國G系935抗重茬自根砧木建園
避開原來的栽植行,可在原來的兩行中間栽植一行美國G系935抗重茬自根砧品種,栽植前每株施1~2千克生物有機肥或微生物菌劑,并與適量土攪拌均勻,回填于根部。美國G系935砧木屬于半矮化自根砧,矮化性差,樹體生長旺盛,砧穗組合時,在935砧木上適宜嫁接短枝型品種或長勢弱的品種。美國935抗重茬砧木適合干旱地區栽植,也必須栽水泥樁、綁鐵絲,實行水肥一體化,果園投資大。
2.2 清園深翻
多數有害菌都寄生于前茬蘋果樹的殘體中,如根系及其周圍的土壤中、殘枝落葉內,這些有害菌如鐮刀菌多為土壤習居菌,一般在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所以,老果園要清理徹底,挖除時爭取把根系殘體清除干凈,集中帶出果園或燒毀。園地深翻至40厘米左右為佳,定植時要避開原行栽植。
2.3 休閑或輪作
老果園挖除后,一般要輪作倒茬4~5年,一年中至少深翻2~3次。可種植禾谷類、豆類、苜蓿、小冠花等作物。據試驗研究:連年種植大麥、青稞、小麥等禾谷類作物,經2~3年,可減輕再植障礙現象。
土壤管理上應該注意洼地排澇,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抑制有害菌滋生。
2.4 增施微量元素肥和生物有機肥
栽植前在定植溝或穴內,回填時施入華瑞牌 “賽眾28”微量元素肥。賽眾28微肥含有20多種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補充鐵、鋅、錳、銅等營養元素,平均每個定植穴用量是1千克,苗木定植時再用該微量元素肥蘸根(肥、水質量比1∶1),配合增施生物有機肥或菌劑,可大大減輕或消除再植障礙的發生。
據試驗研究:賽眾28肥不僅可以補充土壤中匱缺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可以對土壤pH值進行雙向調節,避免土壤酸化,疏松土壤,使土壤的透氣性得到明顯改善,抑制鐮刀菌(屬有害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另外,賽眾微肥中含有的多種微量元素還會對有害微生物起到吸附作用,使有害微生物失去活力,從而消除再植障礙。
微量元素還可誘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毛殼菌的繁殖。毛殼菌對鐮刀菌具有較強的拮抗作用,從而抑制蘋果圓斑根腐病(鐮刀菌)的發生。
2.5 土壤化學處理
使用廣譜消毒劑。常用化學土壤處理劑有氯化苦(22.5克/米3)、溴甲苯(100克/米3)等,可殺死土壤中的線蟲、真菌、細菌等有害生物。每棵樹在定植時,穴的深部均勻施入50克左右。
使用殺線蟲劑。常用的有克線靈(2.5~3千克/畝)、米爾樂(4~6千克/畝)、阿維菌素等藥劑,在開溝或挖穴時施入,可通過胃毒、觸殺等方式殺死根結線蟲等。也可用熏蒸劑,如二氯乙烯、二氯丙烯來熏蒸土壤(施入后用4絲厚地膜覆蓋,殺死線蟲)[2]。
使用殺菌劑處理。用克菌丹來處理土壤,也可減輕再植病的發生。
使用土壤微生物接種劑或生物有機肥,屬于生物土壤處理劑,施用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和有機質含量,拮抗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蘋果根系生長,增強蘋果樹的抗病性和抗逆能力,減輕再植病的發生。
2.6 物理處理方法
通常采用熱處理法。如在夏季晴天,地面鋪4~6絲厚的塑膜,地溫提高到45~50 ℃,可以使有害物逐漸消除。有條件的可在夏季高溫季節提早開挖定植溝(穴),曬土壤,利用陽光的紫外線殺死有害微生物,降解毒素。
2.7 客土法
“客土法”簡而言之就是挖去污染土壤換上原茬地新土壤,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濃度或減少污染物與植物根系的接觸,其優點是見效快,效果好。
重茬地建園,土壤改良是核心,合理輪作倒茬是關鍵。老果園更新建園切忌未經滅茬改土栽上小苗,也不能在老樹行間或株間又栽上小苗,這樣都不會成為好果園,結果得不償失。
3 普通蘋果苗抗重茬栽植綜合技術
3.1 泡根處理
栽植前,用木美土里根寶貝(或根寶貝升級產品根盾)200倍液泡根,泡根48小時后,再栽植(極限試驗:根系浸泡5天5夜,沒有出現問題)。
3.2 灌根處理
栽植苗木時,每株用木美土里生物菌劑(執行標準是GB 20287—2006,有機質含量40%以上,含有61種有益菌,每袋40千克)1~2千克,與土壤攪拌均勻,回填于根系周圍,用腳踩實土壤,然后再用根保貝300倍液澆灌,1棵樹澆15~25千克。
間隔2個月,再用木美土里菌原液50倍液的稀釋液灌幼樹,每棵幼樹澆灌20~25千克稀釋液,待菌原液稀釋液下滲完后,再埋土回填。用菌原液灌根,每畝地用量1桶(每桶20千克),也可根據土壤墑情靈活決定用水量配制稀釋倍數,土壤墑情差時,稀釋倍數大,土壤墑情好時,稀釋倍數小。一般灌根畝用水量1500~2500千克,則稀釋倍數為40~60倍。
在生長季節,每隔1~2個月灌根1次,每次灌根用1種產品,2種產品交替使用,用木美土里根寶貝和菌原液按照上面的稀釋倍數,全年2種產品分別各灌根2~3次。
按照上述方法,連續管理3年,即可解決再植病的問題,蘋果樹健壯生長。2013年通過這種方法試驗,2016年在陜西省延安市各縣多個果區,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2018年開始大面積推廣此項抗重茬技術(圖2)。
這種抗重茬方法也適合原茬地。在原茬地采用上述方法后,幼樹生長更旺盛,早進入結果期。這種方法不僅對蘋果樹,而且對梨、桃、李、杏等果樹的抗重茬病效果都非常好。
4 普通蘋果苗抗重茬病使用棉隆旋耕熏蒸技術
4.1 刨樹、整地、施肥
10月初刨除老樹。以矮化密植為例,確定定植行,避開原定植行,定植溝寬1 米,行距4米,把定植溝范圍旋耕、整平(最好在定植溝范圍旋耕前撒施優質生物有機肥),使其土壤松散、沒有較大的土塊[3]。
4.2 調節土壤濕度
土壤濕度是影響土壤熏蒸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濕度太小不能使土壤處理劑顆粒充分溶解, 濕度太大不利于土壤處理劑產生的氣體在土壤顆粒間流動。因此根據情況,要先在定植溝范圍灑水造墑,土壤濕度以手握土壤,握土成團、觸之即散為宜。為定植溝澆水,提高土壤濕度,或在雨前雨后施入土壤處理劑。
4.3 施用適量土壤處理劑(棉隆)
在整理好的定植溝范圍內均勻撒施土壤處理劑(98%棉隆制劑),用量為120克/米2(圖3)。
4.4 旋耕混勻
對撒施土壤處理劑后的定植溝再次旋耕,深度不少于30 厘米,充分混勻。為更好地混勻土壤和土壤處理劑,可旋耕2~3次[4](圖4)。
4.5 密閉熏蒸
土壤處理劑(棉隆)與土混勻施用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定植溝,薄膜的四周用土壓嚴,密封(圖5)。直到第二年3月份。使用的薄膜須無破損且不能太薄,薄膜厚度應在6 絲以上,保證熏蒸效果。
棉隆的弊端是:會將土壤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同時全部殺死,棉隆成本高,毒性大,操作要求嚴格。使用棉隆后,必須給土壤補充足夠的有益菌,多施生物有機肥或菌劑。
4.6 通風透氣
針對陜西地區,10月份開始熏蒸,在第二年3月份熏蒸完成后,去掉薄膜,通風15~20天后,用旋耕機旋耕一次,使沒有揮發的棉隆殺菌氣體充分散失。再間隔15天,旋耕第二次,目的是讓棉隆氣體再次充分散失,土壤處理劑具有滅殺性,如果通風不充分,會影響4月份新種植幼樹的成活。
4.7 連作幼樹
選取根系完整的大苗、壯苗、整齊苗,特別是優質的脫毒苗建園,對成功重建連作園有重要影響。
4.8 加強管理
加強建園后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控,特別是建園前3年,要重視腐殖酸和生物有機肥(或菌劑)及中微量元素的施入,同時重視幼樹的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
5 結束語
在生產實際中,對4.3和4.5中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兩種方法只選一種使用。畢竟4.5的方法成本高,也有一定的弊端。兩種方法只選用一種,就能起到顯著的抗重茬作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棉隆的毒性大,容易污染地下水,操作時要帶防護手套、口罩、護目鏡等,孕婦、哺乳期婦女禁止接觸。棉隆對綠色植物均有藥害,土壤處理時不能接觸植物。
參考文獻
[1] 周娟霞.王溝村重茬矮砧密植蘋果建園表現[J].北方果樹,2021(3):40-41.
[2] 張波丁,德寬,饒文軒,等.陜南柑橘老果園改造技術[J].浙江柑橘,2013,30 (4):15-19.
[3] 景香平,孫建春.棉隆旋耕熏蒸防控蘋果連作障礙技術[J].西北園藝(果樹),2021(4):47-49.
[4] 郝貝貝,瞿振芳,劉俊靈,等.豫西地區蘋果園重茬障礙改良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