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小新,給你看樣好東西!
色素、泡騰片,這些都很普通啊。
分開來看是很普通,但是放在一起就有意思了!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用這些材料做了一個“熔巖燈”,太好玩了!我的課堂表現最好,老師就將剩余的材料當作獎勵送給我了。我打算周末邀請朋友們來家里,給他們展示一下科學的魔力!
你的老師真厲害!我的老師也是一位奇才。他不僅會做各種神奇的實驗,還會親手制作玩具、教具,修理門鎖、水龍頭等。任何問題都難不倒他,他簡直是一個超人!
我的夢想就是當超人!用智慧和雙手解決所有的難題!
今年9月10日正好是第40個教師節,好多同學為他們的小學科學老師加油打氣,不如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說不定能找到你心中那款“超人”的原型,給你更多的靈感和動力。
溫柔“大哥哥”
夸一夸我的老師
潘老師的眼神透著智慧的光芒,頭腦里裝著我們永遠也學不完的知識。
潘老師的生活很簡樸,但他特別舍得給我們買圖書和學習用具。我們總能在節日里收到他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平日里也有小驚喜。
最好玩的一節課
講述者:錢欣妍
那是一堂“鬧哄哄”“亂糟糟”的照明電路實驗課。首先,我們以4個同學為一組,去潘老師的“百寶箱”里尋找材料,如導線、燈泡、開關、電源等。然后,根據各自設計的電路圖進行連接,讓燈泡亮起來。整個教室就像菜市場一樣,每個小組就是一個攤位,討論聲此起彼伏,潘老師說這就是“頭腦風暴”。最后,每個小組輪流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一堂課下來,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電路的基礎知識。
老師請答題:
為什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學生的作品整理、投稿?
當作品成功刊登,收到雜志與稿費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私下還會興奮地與朋友們分享。為此,我想為他們爭取更多機會,讓他們展現自我、實現夢想。
心中的完美老師
老師真牛
楊老師就像《魔發奇緣》中的公主,不僅外表美麗,還擁有許多魔法。她能將路邊的小花變成香香的手工皂,將樹葉變成美麗的書簽。她制作的環翼紙飛機能飛很遠!
印象最深的一次課堂
楊老師喜歡用視頻記錄課堂上的精彩瞬間,到期末時,再帶大家一起回顧這些視頻。看到視頻中的畫面,所有的記憶再次浮現在腦海中。在一種輕松歡樂的氛圍中,我們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對知識的復習。
我與老師的小故事
講述者:劉雨希
有一次,我因為無法掌握電路知識感到非常沮喪。這時,楊老師送給我一套實驗器材,還利用休息時間進行指導。最后,我終于將電路連接好,讓小電風扇成功轉起來!更讓我驚喜的是,快速轉動的小風扇上出現了楊老師的祝福語!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楊老師的關愛,也堅定了學好科學知識的決心。
老師請答題:
擔任科學老師的“小確幸”
當學生在作文中提到我,表達對我的喜愛時,我感到無比榮幸。當學生獲得獎牌后激動地沖向我,分享勝利和喜悅時,我感到無比自豪。當學生在課堂上發出“哇”的驚嘆聲,展現出旺盛的好奇心時,我知道這就是我前行的最大動力!
科學魔術師
老師真牛
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大皇老師”。大皇老師會做很多有趣的實驗,上過很多次電視。他還帶我們參加《科學達人秀》,進行科學實驗表演。
印象最深的一次課堂
講述者:黃驛棠
“丁零零——”科學課開始了!大皇老師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手里拖著一個酷似“火箭筒”的裝置。他一臉神秘,左手拿出一個裝滿酒精的噴壺,右手輕輕捏起一根點火棒。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一陣驚呼,同學們緊張又興奮。
大皇老師熟練地向“火箭筒”內噴了一些酒精,隨后邀請我上前,讓我將點火棒靠近筒蓋中央的小孔,看看點火后會發生什么。我緊張極了,心跳加速、牙齒打戰,手緊緊地握成一個拳頭。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我鼓起勇氣,心中默念:“3、2、1,點火!”
隨著“砰”的一聲巨響,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爆發。我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幾步,右手因緊張而顫抖不已……這次驚心動魄的實驗讓我體驗了一把“飛”的感覺,切身感受到了能量轉化的神奇與力量!
老師請答題:
教學過程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擔任科學老師的第三年,我第一次上公開課《材料與沉浮》。其實這節課以往的課堂效果并不理想,我猶豫是否更換主題,師父周友富老師的話激勵了我,他說:“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就選《材料與沉浮》!我就不信這節課‘浮不起來’!”
面對挑戰,我查閱了大量教學資料,最終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在于課堂導入的方式。以往,我傾向于采用“高大上”的實驗作為開場,以博眼球,但后續的實驗操作過于簡單,導致學生興趣驟減。
于是,我果斷調整教學策略,以兩個大小不同的土豆作為切入點,讓學生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會發生什么事情呢?”這個問題瞬間激發了大家的好奇心,大家討論熱烈,得出的答案五花八門。我沒有急于揭曉答案,而是引導學生使用多樣化的材料進行實驗,通過親自探索總結材料沉浮的規律。之后,學生運用規律再次預測大小土豆的沉浮情況,并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最后,我們還進一步探討了如何讓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來,以加深學生對沉浮原理的理解。
最終,這節公開課贏得了評課專家的一致好評,而我也成功克服了“公開課恐懼癥”。
心靈手巧的“工匠”
老師真牛
李老師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工匠”。我們上課用的鋼絲琴、音樂盒、日晷等學具都是由他制作的,若不是他告訴我們,我們還以為是買來的。
李老師太能干了!有一次,一位老師的遙控器壞了,李老師拿過去,不到20分鐘就修好了。
我與老師的小故事
講述者:吳相淳
去年,我有幸被李老師選中,與另一位同學開啟了電子制作的學習之旅。李老師舍棄周末的休息時間,手把手地教我們,耐心地叮囑我們安全事項。那些在他手中瞬間成形的小小焊點,我們卻用了兩個多星期的練習才熟練完成。之后,李老師帶我們深入學習了電路設計的邏輯,還通過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今年的勞動技能競賽中,我和同學相互配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獲得了一等獎。
老師請答題:
您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科學教師?
1992年盛夏,我從師范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一所小學。當時學校的實驗室無人管理,于是校長安排我暫時照管實驗室。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不僅把桌椅、實驗器材擦拭得煥然一新,根據教材要求將各類實驗器材分類擺放,還修好了幾件損壞的實驗教具和學具。校長看到后對我的動手能力大為稱贊,當即決定讓我擔任專職自然(科學)教師。于是,我在這個崗位堅守了30多個春秋,直至今日仍滿懷熱情。
老師請答題:
對即將上崗的青年科學教師,您想說什么?
實驗作為科學課的靈魂,其準備工作必須細致入微。教師應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并預做實驗以確保在課堂上一次成功。
課堂教學活動不在多而在精,扎實、真實、有效的活動才是一堂好課的標準。要勇于正視并改進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及時反思課堂中的突發情況,爭取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感、有所獲。
打造開放、合作、自主、高效的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和質疑,有充盈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并與同學開展合作。
家鄉代言人
老師真牛
我的學校在鄉村,同學們很少有機會接觸高科技產品,但是丁老師經常帶我們走出校門,去觀察、去采訪、去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實踐活動。
丁老師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帶我們認識當地的植物,了解周邊的鄉土文化,讓我們對家鄉多了一層了解,多了一分熱愛。
丁老師不僅傳授我們知識,還是引領我們成長的重要人物。雖然他自己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只要任何一個同學在經濟上遇到困難,他都會施以援手。
印象最深的一次課堂
講述者:丁岳清
在四年級的時候,丁老師帶我們開展了一次“為家鄉的古樹掛保護牌”的活動。我們走遍張谷英鎮的每一個村落,為每一株古樹拍照、掛牌,給它們制作“身份證”。這次活動不僅保護了古樹,更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科學、熱愛家鄉的種子。
老師請答題:
是什么讓您堅定地在科創教育的路上走下去?
這些年來,我帶著一群群孩子,走出學校的四方圍墻,將課堂搬到戶外,開展了“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家鄉河流水質及污染情況調查”“張谷英鎮土壤肥力特性及改良研究”等數十項科學實踐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性格開朗起來,笑容顯露出來,交流時能各抒己見,合作時能集思廣益……這些變化讓我深感欣慰,也讓我更加堅信科創教育能夠點亮孩子們的夢想,照亮他們未來的道路。
老師請答題:
一次難忘的參賽經歷
2012年,我組織學生參加第33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當時我剛做完手術,正在化療階段,身體十分虛弱。但為了學生的夢想與榮譽,我克服重重困難,連續多個夜晚和學生一起修改文稿資料,直至深夜。最終,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學生作品榮獲一等獎,并被推薦參加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發光發熱,照亮學生的前行之路。在這個特殊的教師節,讓我們親手制作一張賀卡,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吧!
(欄目編輯:李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