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新發現
下雨天,媽媽開車來接我。上車時,我先收起雨傘再進入車內,這樣衣服難免被淋濕,還把雨水帶進了車里,對此我感到很苦惱。有一次,媽媽送給我一把奇怪的雨傘。我打開傘,發現這是一把反向雨傘。下雨天上車時,我先進入車內,再將反向雨傘收起。這樣,衣服沒有被淋濕,雨水也收集在傘布里,不會滴落在車內。
我的新想法
反向雨傘和普通雨傘各有優點,我想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做成一把正反向傘,這樣,只要一把傘就可以應對不同場合、環境。
小發明的誕生
為了避免創新作品與現有的產品、專利相似,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產品調查和網上查新。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作品設計思路也逐漸明晰。
普通雨傘只有一個手柄,而我設計了兩個手柄,分別安裝在傘桿的兩端。最重要的是,支撐傘骨相對主傘骨可以進行180°折疊,實現正反向撐傘。另外,傘布為雙層布面,無論正向還是反向使用,都可以有效保護傘骨架。
老師認為我的方案可行,于是,我們一起動手制作了一把可兩端開合的正反向傘。
小發明的使用場景
1.在雨天擋雨或晴天遮陽時,可正向撐傘。
2.在雨天上下車時,可反向撐傘。
3.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建議反向撐傘。傘的開口朝上,使用者不必將傘舉高,就可以避免戳到周圍的人。
4.遇到強風大雨時,建議反向撐傘。因為傘骨架均由多根主傘骨與支撐傘骨為樞接拉緊,且連接處采用了“T”字形結構,使得傘體更牢固,可以在強風環境下使用。
指導老師 吳劍輝 紀藝璟
專家點評
譚迪熬
中國發明協會院士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首任專家、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
這是一件富有拓展性的發明。許鈺涵同學根據生活實際,打破傳統框架,通過巧妙構思,完成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同學們在參與創新活動時,應當選擇具有一定原創性的項目,通過親自動手實踐,不斷激發好奇心與想象力。同時,積極擁抱新技術,熟練掌握各類基本工具的使用,如此方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