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兩周年。兩年來,在RCEP政策紅利推動下,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不斷深化,助力區域經濟發展。2022年RCEP正式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自貿區由此誕生,成員國包括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覆蓋世界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貿易量。RCEP生效后,關稅減免、原產地累積規則等政策落地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及產業鏈構建帶來重大利好。
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動能強勁
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以及東盟上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RCEP的生效實施,中國一東盟開放合作動力愈發強勁。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東盟仍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5.8萬億元,同比增長0.1%。
處于RCEP覆蓋區域重要位置的廣西,擁有區位、交通、政策、資源等多重疊加優勢,在打造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RCEP的生效實施,正在為廣西自貿區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高地持續注入新動能。
近日,中越邊境的廣西友誼關口岸內一派繁忙:一輛輛中國和越南的貨車排隊通關,一批批來自東盟國家的榴蓮、山竹等農產品通過這里進入中國,滿載電子元件、大型機械設備的貨車從這里出口至東盟國家。
友誼關口岸是中國通往東盟國家便捷的陸路大通道,也是中越進行水果貿易的重要通道,跨境車輛川流不息。RCEP生效后,越南榴蓮獲準輸華,2022年9月起,大量越南榴蓮經友誼關口岸進入中國。
廣西運多多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越南的果園、包裝廠進行戰略合作,已簽署將近3000公頃的榴蓮果園合作協議,滿足中國榴蓮愛好者的消費需求。該公司董事長王正波表示,多年來,公司一直在廣西的口岸和東盟國家開展業務,切身感受到和東盟的合作商機越來越多,跨境貿易的貨物需求、數量、種類越來越廣,貨運量也一天天增多。
當前,獲批從東盟國家進口的水果有芒果、龍眼、榴蓮、百香果等。依托豐富的東盟進口商品及本地周邊優勢原料,廣西憑祥市大力發展水果、堅果、中藥材等落地加工產業。
憑樣市市長賈耀鋒介紹, 目前憑樣市進口落地加工企業有19家,多家知名企業相繼落戶憑祥,初步形成了以東盟進口及本地周邊水果、堅果、中藥材、農副產品為主的落地加工產業聚集,有綠豆、木薯淀粉、水果干片等30余種主要產品。
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作為中國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近年來廣西積極依托中國(廣西) 自由貿易試驗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開放發展平臺,加快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一批批企業在廣西沿邊、沿海等地扎根,產業合作紅紅火火。
為著力構建與東盟國家園區、企業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廣西依托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百色、崇左7市現有各類開發區、 自貿區、產業園區,整合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隨著RCEP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不斷向縱深推進。
坐落于憑祥產業園區的東南亞優勢原料落地加工產業集群示范園,由廣西中果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依托穩定的東南亞原材料采購體系、智能化生產設備,大力發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產業,提高邊境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中果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淑娟表示,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總投資約1.5億元,已于2023年11月竣工投產,建設有椰漿、芒果漿生產線及果蔬烘干車間,主要生產青檸果醬。預計達產后產值可超過3億元。
南寧(深圳)東盟產業合作區、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中馬“兩國雙園”……一批跨省跨境產業園區扎根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一批臨港工業和邊境特色產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與東盟跨境產業合作注入強勁動能。
便捷的倉儲物流設施和服務是中國與東盟跨境協作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南寧國際鐵路港一角,一個個集裝箱整齊堆放在場地內,不久它們將搭乘中越班列前往越南河內。作為廣西最大的鐵路物流中心,南寧國際鐵路港項目預計投資130億元,分4期建設。目前南寧國際鐵路港已完成農產品加工企業、電商物流快遞企業以及成件貨物倉庫建設。
一列滿載工程機械貨物的中越快速通關班列,從南寧國際鐵路港駛出,約15小時即可抵達越南安員站。“海關、鐵路等部門通力合作,為企業制定運輸方案,有效提升了跨境化工產品運輸載重能力,降低了運輸成本。”廣西泛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霞說。
2023年6月,中越快速通關班列實施常態化開行,南寧至河內的快速通關班列實現貨物“當天開車、當天到達越南安員、當天完成清關提貨”。班列的開行,有力促進了中越兩國的貿易往來,為兩國生產企業提供了穩定的貨物流通通道。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睦國華說,在系列開放平臺的推動下,廣西不斷把獨特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高水平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建“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勁頭十足。
龍頭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在印尼金光集團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旗下的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內,化機漿生產線和高檔白卡紙生產線白天黑夜連軸運轉,倉庫出貨作業繁忙。白卡紙產品在東盟市場很受歡迎,廣泛用于藥品、日用品、化妝品等的包裝。
“公司從東盟國家進口原材料如木片、木漿、淀粉等,符合RCEP出口產品增值40%的原產地累積標準,讓客戶更容易享受到優惠關稅。”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物流部關務負責人周菊說,RCEP生效后流通環節效率顯著提升,通關更快捷,企業對生產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中國和東盟產業鏈互補性越來越強,為區域內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在南寧市青秀區的美斯達工廠,生產車間一片繁忙,企業開足馬力向東盟客戶提供南寧本土制造的機械設備。近年來,工程機械產品進入泰國、印尼、柬埔寨、老撾等東盟國家,受到當地客戶的一致好評。
“許多東盟國家正處在快速工業化時期,對中國的先進技術、產品和資本有著較大需求,隨著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走向縱深,我們對中國企業開拓東盟市場充滿信心。”美斯達集團董事長黃康華說。
近年來,一批企業看中東盟市場的潛在優勢,持續深化與東盟的產業合作。在柳州、玉林等地,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玉柴等一批龍頭企業正加快“走出去”,積極打造與東盟更加緊密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說,中國-東盟已有深度的產業分工,雙方均有推動經貿合作升級的意愿。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RCEP的深入實施,中國與東盟區域產業鏈有望進一步深度整合,雙方交流合作將邁上新臺階,有助于在共贏合作中打造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圖文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