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越南農業出口總額達到530億美元以上,科技應用在這一成就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科學技術為越南農業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顯著的突破與發展。
出口額超過30億美元的農產品有六大類,分別是咖啡、大米、水果蔬菜、腰果、蝦和木材。越南在保持既有市場的基礎上,成功拓展了新市場,其出口業務取得了顯著成果。同時,國際合作伙伴對越南農業的綠色生產及增長給予了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
使用無人機在水稻生產中噴灑農藥
技術成果
在2023年的最后幾天,越南農業部門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在國際世界大米大會峰會期間,在菲律賓宿務舉行的一場大米貿易商舉辦的競賽中,越南大米榮獲世界最佳大米獎。作為擁有兩個水稻品種參與并為越南水稻的榮譽作出貢獻的Loc Troi集團,率先實現數字化轉型,并在生產過程中采納先進技術。
Loc Troi集團董事長胡恩范通表示,該公司在開發Loc Troi 28和Nang Hoa 9水稻品種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Loc Troi 28是自2014年以來從LocTroi 1和巴斯馬蒂香米的2000多個個體雜交種中選出的品種。這一品種具備抗病蟲害特性,且顆粒修長呈白色,煮熟后口感糯軟,風味甜美。Nang Hoa 9則是華天種子公司農業工程師黎洪蘭的研究成果,Loc Troi集團獲得其所有權,并于2023年5月將其投入生產。依據歐盟一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 , Nang Hoa 9成為出口至歐盟并享受優惠關稅的9個茉莉花大米品種之
在水果的生產、加工及出口領域,越南火龍果的碳足跡追溯技術也為消費者及全球諸多嚴苛的進口商提供了滿意度和信心。
該協作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共同推進,旨在對平順省火龍果種植及加工過程中的碳排放進行監測。消費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火龍果生產過程中綠色實踐的實施程度。
除農作物生產外,越南在海水養殖領域亦取得了諸多成果,其致力于成為東南亞海水養殖領先者的目標迎來了新的突破。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副部級官員馮德田表示,越南擁有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面積,因此在海洋養殖及新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越南已成功建立了一批工業化養殖農場,為應對新的形勢挑戰,有必要進一步挖掘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
2023年,越南海水養殖產量達到80萬噸。據預測,至2045年,該行業將發展成為該國漁業部門的核心組成部分,貢獻漁業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以及出口額40T乙美元。這將進一步推動實現減少自然捕撈和提高閉鏈養殖的目標,為越南漁業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位于芹苴的中安農業高技術公司正在包裝出口到歐盟的大米
出口增長
2023年,越南大米出口量逾800萬噸,收入達到47.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此外,越南大米出口價格亦超越泰國,躍居全球首位。
越南正致力于成為全球首個生產和出口低碳大米的國家,從主要大米生產國轉型為世界優質大米出口國。得益于持續運用先進科技,越南大米產業有望實現顯著變革,在全球大米出口領域樹立領先地位,同時在產量、品質和價值方面取得突破。
與大米類似,2023年越南水果和蔬菜出口額達到56.9億美元,這一成果對于關注越南農業發展的人士而言無疑是個亮點。其中,百香果和榴蓮的產量及價格在全球市場上具有主導地位。然而,水果和蔬菜領域的發展并未止步,因為其仍具有巨大的潛力。
越南主要水果與蔬菜出口商之一的東橋食品出口公司董事長丁曹奎表明,倘若越南中部高地由低產短期作物的種植轉向菠蘿、百香果及香蕉等高產作物的栽培,僅嘉萊省的水果與蔬菜出口收益便有望超過50億美元,相當于目前越南的出口總額。然而,他強調,實現此目標的關鍵在于加強科學技術的應用,以及構建農民與企業間的緊密聯系。
越南可在咖啡、漁業等各領域發掘潛力,提升附加值,而發展核心依舊在于技術。這也是近年來農業和農業部始終關注科學技術的原因之一,旨在通過消除制度障礙、推進數字化轉型,以促進農業穩健增長。
推動實施多元化價值融合的行業發展戰略,在關鍵階段提升科技含量,特別是將高端技術應用于主要出口產品的生產與加工,是提高越南農產品價值的有效途徑。
來源:越南人民報
編譯:劉奕君